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二战美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 [平装](重装集结)

2013-11-27 
《重装集结:二战美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集结国内知名军事作者,追溯陆战王者历史全貌。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二战美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 [平装](重装集结) 去商家看看
二战美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 [平装](重装集结) 去商家看看

重装集结:二战美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 [平装]

编辑推荐

《重装集结:二战美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集结国内知名军事作者,追溯陆战王者历史全貌。

作者简介

潘晓滨,北京科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经济学硕士,多年来,业余时间一直从事近现代军事历史和各国武器装备的相关研究,尤其对二战主要参战国家作战史和陆军装甲武器有特别爱好。从2007年起相继在《集结》、《深度战争》等专业军事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并著有系列著作。

目录

Part1 中型坦克

第1章 美国中型坦克的早期探索(1919-1939) 007
9 美国军械局主导的早期中型坦克项目
13 克里斯蒂系列轮履两用中型坦克

第2章 战时美国中型坦克早期型号的研制和使用(1939-1942) 023
24 美国轻型坦克的放大版——M2系列
31 美国中型坦克的过渡车型——M3系列的设计与生产
44 M3中型坦克的战场使用

第3章 M3中型坦克的战场使用——M4“谢尔曼”坦克(1942-1945) 057
58 M4系列中型坦克的基本车型
81 M4系列中型坦克的改进车型
125 M4中型坦克的战场使用

第4章 基于中型坦克底盘的特种坦克和全履带变形车辆 149
150 基于中型坦克底盘的自行火炮
166 基于中型坦克底盘的坦克歼击车
176 基于中型坦克底盘的其他用途车辆
204 小结

第5章 战后使用的美国谢尔曼中型坦克及其变形车辆
208 战后美军及其盟国使用的谢尔曼坦克
211 以军使用的谢尔曼坦克及其变形车
218 其他国家使用的谢尔曼坦克

Part2 轻型及重型坦克

第6章 美国轻型和重型坦克的早期发展 221
222 美国坦克车辆的仿制车型和早期设计
230 20世纪20年代研制的新式轻型坦克
233 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战斗装甲车与轻型坦克

第7章 战时美国研制的轻型坦克及其变形车辆 247
248 战时美国研制的主要型号轻型坦克
272 基于轻型坦克设计的特种坦克和全履带变形车辆
345 小结
345 战时美国轻型坦克及主要变形车研发体系图

第8章 T20系列和战时美国研制的重型坦克 349
350 战时美国研制的T20系列车型
382 战时美国研制的其他型号重型坦克
387 美国重型坦克的战场使用
395 小结
395 战时美国重型坦克及主要变形车研发体系图

Appendix
附录 美军装甲部队的组建与装备编制 397 
398 二战早期的美军装甲车辆编制(1941-1943)
402 二战中后期的美军装甲车辆编制(1943-1945)

序言

本书全景式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坦克及全履带底盘变形装甲车辆,主要内容包括美国中型\轻型\重型坦克的早期探索、战时的研制及其使用情况、战后使用情况等。
师从于英法等欧洲列强,美国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经历着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我创新的发展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刚刚组建并装备了英制Mkv菱形车体坦克和法制雷诺轻型坦克的美军第1坦克旅参加了攻打圣米西的战斗,当时该部队的指挥官正是后来二战中大名鼎鼎的乔治·巴顿将军,这次战斗也是美国装甲部队自诞生以来第一次参加实战。一战后,美国装备的坦克车辆基本都仿制自英法战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仿自法国雷诺坦克的M191 7型6吨轻型坦克,以及直接引进的英国Mk Vm型菱形车体重型坦克。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和平期内,这两款一轻一重的老式坦克构成了美国装甲部队的核心力量,直到二战爆发前夕。但这20年间,美国人并没有停止新式轻型坦克和中型坦克的开发研制,仅对重型坦克束之高阁。轻型坦克的研制始终是战前美国坦克装甲车辆发展的主线,并呈现出步兵用轻型坦克和骑兵用战斗装甲车的双轨研发体系。直到二战爆发,美国轻型坦克车辆已经发展成熟,可以较快形成战斗力。在二战进程中,美制M3、M5和M24系列轻型坦克构成了美军及盟军装甲部队的重要力量。而基于轻型坦克的变形车辆,如M18坦克歼击车和Ⅳ1_系列两栖战车同样是二战中出现的著名美制战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美制M4谢尔曼中型坦克成为盟军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其装备数量之多、使用范围之广完全可以和苏制丁_34中型坦克相匹敌,同时远远超过了轴心国对手们。追溯美制中型坦克的发展历程,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其最早研制的中型坦克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合作的坦克项目。美国人不仅借鉴了英国当时现有的坦克开发经验,大大缩短了其研发进程,而且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通过战场实践所提供的宝贵一手实战经验更是美国中型坦克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良好借鉴。在两次世界大战的20年和平时期内,美国人丝毫没有放松对中型坦克的研制,并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期。美国人开发了克里斯蒂悬挂装置的中型坦克系列,以及嫁接自轻型坦克的垂直螺旋簧悬挂装置(WSS)中型坦克系列,而后者逐渐成为了美制中型坦克的发展主流,美国M2、M3“格兰特·李”和M4“谢尔曼”系列中型坦克及其变形车基本全部是沿袭这一特征的装甲车辆,直至更加先进的交错扭杆悬挂装置被美国人采用。克里斯蒂悬挂并没有就此淡出历史舞台,墙内开花墙外香,苏制BT系列和T_34坦克以及英制“十字军”、“克伦威尔”等型号巡洋坦克都是借鉴克里斯蒂悬挂特征的著名二战坦克。
1942年2月美国M4谢尔曼坦克投入量产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该型坦克在保持相同车体设计样式的情况下经历了多次改进,由于战时对提高坦克车产量的迫切要求,生产部门对很多重要部件进行了变动,以M4坦克车所用发动机型号为例,坦克车已经被划分为5款标准子车型以及多种实验车型。同样迫于战场形势的变化,面对德国坦克防护能力的不断升级,M4坦克车的后期型号开始换装威力更大的战车炮,并进行了提升坦克装甲防护的多次尝试。坦克车的改进使得车体自身重量大增,进而导致其原来的悬挂系统不堪重负,因而最后生产的M4坦克全部采用了水平螺旋簧悬挂系统(HvsS)和更加宽大的履带。简而言之,1945年生产的谢尔曼坦克已经与1942年的量产型差异显著。除了作为坦克车使用外,美军M3和M4坦克底盘被改装为多种火炮载具,并以此生产了数以干计的全履带坦克歼击车和自行火炮。毋庸置疑,坦克底盘的通用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车辆的野战保养程序,同时实现了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和充足供应。
在二战战场上,美军的坦克部队以及其他兵种装甲部队都装备了大量美制M4中型坦克及其变形车。除美军外,根据战时租借法案,美国向英国、前苏联等同盟国军队提供了大批中型坦克。其中,英国人是美制坦克及其变形车的最大海外用户,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坦克的加入使得战争初期疲于应付的英国陆军迅速恢复了元气,并赢得了北非消耗战的决定性胜利。战争中后期,英军根据战争需要对获得的美制坦克进行了适合自己军队情况的相应改装,最为著名的就是英军装备的1 7磅高速炮“萤火虫”坦克。二战结束后,大量的美制中型坦克成为剩余军用物资,但在美苏争霸的冷战大背景下,M4中型坦克仍然活跃在朝鲜战场、印度支那战场、印巴战场和中东战场上。美国在中东的忠实盟友以色列成为战后美制中型坦克的最大用户,这批老式车辆被以军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后,其性能丝毫不亚于战后的苏式新型坦克。
重型坦克的发展似乎一直是美国坦克车辆发展的软肋,尽管美国人也曾在二战早中期搞出T。I/M6型重型坦克,但该车却因为众多的技术瓶颈而放弃。美国人真正的重型坦克反而来自其中型坦克改良型号的发展,即著名的T20系列研制项目。鉴于M4中型坦克的技术缺陷,美国人另辟蹊径开发出采用多种改良技术的新式坦克,这一车族从T20型开始,陆续诞生了T22、T23、T25、T26、T29、T30、T32和T34等多款战车型号,其中T26的实验子型号T26E3型最终成为了美国著名的M26型“潘兴”坦克。虽然在1945早期只搭上了欧洲战场的末班车,但潘兴坦克却在朝鲜战场上大显身手。必须强调的是,根据美国人自己的坦克重量分类标准,包括T26之前T20系列车族仍然在中型坦克范畴之内,虽然M26坦克在战术职能上更多具备重型坦克的特点,但战后却被美国人视为一款重量偏大的中型坦克,而重量超过50吨的T29、T30、T32和T34坦克则完全属于重型坦克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人也曾研制出类似于德国“鼠”式那样的超级重型坦克,即T28型或称为T95自行火炮,该坦克曾计划用于突破德国的大西洋壁垒,但未能投入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美国虽然参战较晚,但仍然快速组建起了规模庞大的装甲部队。利用成功投入量产的各式装甲车辆,战时美国陆军先后组建了16个装甲师、1 30个独立坦克营和73个坦克歼击营,美国海军陆战队拥有额外6个陆战9币属坦克营。美军装甲部队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德国装甲精锐部队,为此美军投入了全部16个装甲师和大部分独立坦克营和坦克歼击营,只有陆战队坦克营和少部分陆军独立战车营用于对日作战。
本书最后简要探讨了美军装甲部队的组建情况以及其主要型号装甲车辆的作战编制问题,内容涵盖美军装甲9币属装甲团、师属装甲炮兵营、师属装甲侦察营和机械化骑兵侦察中队、独立坦克营、独立坦克歼击营等美军装甲部队的战术编制和战场表现,车型涉及主要制式型号的美制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及其变形车辆。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为此军械局则计划采用114毫米厚的尖锐轮廓前变速箱装甲罩取代原部件。考虑到大型铸件的短缺,后来再次改为焊接装甲罩,但这款装甲罩由于重量过大影响了坦克车的机动性而最终取消。1943年5月,阿伯丁试验场接到命令继续从事可供野战改装的M4坦克三件分离式和一体式变速箱罩所用加强装甲的设计工作。其中针对分离式变速箱的附加防护装甲占到组件总重量的13.5 %,并采取可拆卸式设计;而一体式变速箱的附加装甲则与变速箱罩完全焊接在一起,重量占到总体的20.8 0%。尽管阿伯丁试验场极力推荐这两款改装设计,但前线美军很少采用。
1944年2月17日,克莱斯勒公司接到军方指令开始为M4系列和M5Al轻型坦克设计重型附加装甲,但是这一设计仅仅停留在木质模型阶段便被军方取消。
反攻西欧后,美军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空心装药德军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威胁,在德军“铁拳”(panzerfaust)和“坦克杀手”(RpzB54)火箭筒的攻击下,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很难幸存。
推荐阅读:
美食:各种美食类图书汇集 
世界名著:中外文学名著集锦 
数据库:各类数据库相关图书汇总 
图形图像:图像图形设计与处理汇集 
操作系统:各种操作系统相关图书集锦 
更多军事图书请访问:http://www.reader8.net/book/junshi/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网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net/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