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电工技术:工程电路分析(第7版) [平装] | ![]() |
|
![]() |
电工技术:工程电路分析(第7版) [平装] | ![]() |
《工程电路分析(第7版)》:《工程电路分析(第7版)》是作者长期教学经验的结晶,已被国外许多著名大学选为电子、电力工程领域入门课程的教材。作者从3个最基本的科学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推导出了电路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分析工具。作者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无论是例题、练习、章后习题还是文中涉及的应用实例都源自于业界的典型应用。
这本经典教材的标志性特色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电路分析的精髓为目的。在介绍专业术语时定义清晰,各章首先详细解释基本知识,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对基本结论加以说明。各章都有难度等级不同的习题,使学生能够定期自我检查知识掌握程度。基本概念的全面介绍以及不断重复的策略对巩固学习效果而言非常重要。书中通过各种要点、提示文字、精美图片、实物照片和表格等,充分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教育学理念,使读者阅读《工程电路分析(第7版)》时欲罢不能。
基本原理的提出总是伴随着适当的设计实例,并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检验设计结果。纵观《工程电路分析(第7版)》,作者以一种非常常规的方式提出电路分析中用到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突出了作者的一个理念——电路分析充满乐趣。
《工程电路分析(第7版)》特色:
第1章给出解题基本策略,使学生最初就能建立有条不紊的电路分析方法。后续各章环环相扣,加 上精心挑选的例题,反复强调解题方法的重要性。贯穿全书的实际应用实例将理论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联系的纽带是设计和解题时的基本概念。用PSpice和MATLAB实例仿真了相应章节中的具体电路性能,如直流分析、瞬态分析、变量控制和方程求解等。通过某些章节后所附的基于设计的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复杂的设计过程。
教学辅助支持:
《工程电路分析(第7版)》的在线ARIS作业管理系统提供了eProfessor录像、算法题、解题手册、网络分析指南、考试复习资料、PSpice手册、状态变量分析补充内容以及教材内容更新..教师可以得到Word格式和COSMOS格式习题解答以及Power Point文件。
作者:(美国)海特(William H.Hayt.Jr.) (美国)凯默利(Jack E.Kemmerly) (美国)德宾(Steven M.Durbin) 译者:周玲玲 蒋乐天 等
第1章 概论
1.1 引言
1.2 本书概要
1.3 电路分析与工程的关系
1.4 分析和设计
1.5 计算机辅助分析
1.6 成功解题策略
深入阅读
第2章 基本元件和电路
2.1 单位和尺度
2.2 电荷、电流、电压和功率
2.3 电压源和电流源
2.4 欧姆定律
实际应用-线规
总结和复习
深入阅读
习题
第3章 电压和电流定律
3.1 节点、路径、回路和支路
3.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3.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3.4 单回路电路
3.5 单节点对电路
3.6 电源的串联和并联
3.7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3.8 分压和分流
实际应用-非地理学的“地”
总结和复习
深入阅读
习题
第4章 基本节点和网孔分析
4.1 节点分析
4.2 超节点
4.3 网孔分析
4.4 超网孔
4.5 节点分析和网孔分析的比较
4.6 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
实际应用-基于节点的PSpice原理图创建
总结和复习
深入阅读
习题
第5章 常用电路分析方法
5.1 线性和叠加
5.2 电源变换
5.3 戴维南和诺顿等效电路
实际应用-数字万用表
5.4 最大功率传输
5.5 Y转换
5.6 选择一种方法:各种方法的总结
总结和复习
深入阅读
习题
第6章 运算放大器
6.1 背景
6.2 理想运放:生动简介
实际应用-光纤对讲机系统
6.3 级联
6.4 电压源和电流源电路
6.5 实际考虑
6.6 比较器和仪表放大器
总结和复习
深入阅读
习题
第7章 电容和电感
7.1 电容
实际应用-超级电容
7.2 电感
7.3 电感和电容的组合
7.4 线性推论
7.5 带电容的简单运放?路
7.6 对偶
7.7 用PSpice对电容和电感建模
总结和复习
深入阅读
习题
第8章 基本RL和RC电路
第9章 RLC电路
第10章 正弦稳态分析
第11章 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第12章 多相电路
第13章 磁耦合电路
第14章 复频率和拉普拉斯变换
第15章 S域电路分析
第16章 频率响应
第17章 二端口网络
第18章 傅里叶电路分析
附录1 网络拓扑简介
附录2 联立方程求解
附录3 戴维南定理的证明
附录4 PSpice指南
附录5 复数
附录6 MATLAB使用简介
附录7 拉普拉斯变换补充定理
版权页:
插图:
1.3 电路分析与工程的关系
不管学完本课程后是否还要进一步学习电路分析,我们都必须注意这些概念包含许多深层次的内容。除了电路分析技术本身,还包括能够学到的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明确具体问题的目标能力,收集对结果产生影响的信息的技巧,以及对问题准确性进行验证的实践。
熟悉诸如液体流动、机车悬置系统、桥梁设计、供应链管理和过程控制等工程题目的学生将会发现,许多描写各种电路行为的方程与其他课程中的方程具有共同的形式。只需学会怎样“翻译”有关的变量(例如,用力替换电压、距离替换电荷、摩擦系数替换电阻等),就可知道怎样处理其他类型的问题。事情往往是:如果有了解决类似或有关问题的经验,直觉会引导人们找到一个全新问题的答案。
我们将要介绍的有关线性电路分析的内容是许多后续电气工程课程的基础。电子学研究建立在对二极管和晶体管电路分析的基础上,用二极管和晶体管可以组成电源、放大器和数字电路。本书所要培养的技巧被电气工程师熟练而系统地应用,有时他们甚至不用笔就可以分析一个复杂电路!本书有关时域和频域的章节直接引出信号处理、电力传输、控制理论和通信的讨论。读者将会发现频域分析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很容易应用于时变激励下的任何物理系统。
推荐阅读:
美食:各种美食类图书汇集
世界名著:中外文学名著集锦
数据库:各类数据库相关图书汇总
图形图像:图像图形设计与处理汇集
操作系统:各种操作系统相关图书集锦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网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net/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