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水利 >

中国西北黑河流域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模拟(精装版)

2013-04-24 
山区气候寒冷,降水较充沛,冰川发育,径流系数较大,是西北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形成区。山前盆地降水量很少,蒸发量很大,是水资源的散失区,而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山前绿洲带,是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西北黑河流域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模拟(精装版) 去商家看看
中国西北黑河流域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模拟(精装版) 去商家看看

中国西北黑河流域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模拟(精) [精装]

编辑推荐

《中国西北黑河流域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模拟(精)》重点从水文循环和水资源模拟角度,介绍我们在黑河流域的部分成果,该成果可为流域管理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在科学研究方法上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的一个典型流域,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国务院2000年决定进行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整治之后,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流域水循环、水资源和水环境变化以及生态水文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流域管理应用价值。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水文循环的基本概念
1.2 西北干旱区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模拟研究进展
1.3 黑河流域概况

第2章 黑河流域同位素水文与水文循环
2.1 大气降水中同位素特征
2.2 河水与地下水中环境同位素
2.3 地下水及地表水中水化学分布特征
2.4 同位素示踪河流径流来源组分
2.5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地下水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特征

第3章 黑河流域盆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
3.1 黑河流域中游盆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
3.2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
3.3 黑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方式与水资源转化量
3.4 黑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及其变化
3.5 关于黑河流域下游古日乃盆地和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来源的讨论

第4章 黑河流域中游盆地水资源数值模拟
4.1 黑河流域中游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4.2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3 黑河流域中游盆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4.4 黑河流域中游盆地地下水流一盐分运移数学模型
4.5 黑河流域中游盆地地下水流-盐分运移耦合数学模型校正
4.6 黑河流域中游盆地地下水盐分变化预测及合理开发方案
4.7 黑河流域中游盆地水资源合理开发方案

第5章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水资源数值模拟
5.1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5.2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地质背景
5.3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含水层系统
5.4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含水层系统的概化
5.5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边界条件的概化
5.6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源汇项的概化
5.7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地下水均衡计算
5.8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地下水流系统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
5.9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地下水流数学模型的识别
5.10 地下水流预测
5.11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中国西北干旱区具有高寒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山系与山间盆地相间分布的地表结构,每一个内陆河流域分为四个基本景观带:高山冰雪冻土带、山区植被带、山前绿洲带和荒漠带。山区气候寒冷,降水较充沛,冰川发育,径流系数较大,是西北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形成区。山前盆地降水量很少,蒸发量很大,是水资源的散失区,而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山前绿洲带,是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山区冰雪融水、大气降水以及基岩裂隙泉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从出山口进入山前盆地后,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天然条件下大约有80%以上的地表水渗入到山前大厚粗粒冲、洪积层,在绿洲带(冲、洪积扇前缘细土带)大约有40%的水又以泉的形式排出成为地表水。在一个流域内这种转化有2次或3次;在人类活动条件下,由于引水工程、地下水抽取及农业灌溉等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使得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更加复杂。另外,西北干旱区地表的植被分布和生长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分布状况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干旱区植被生态的耗水规律、植被生长与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及地下水质(尤其是盐分)的关系,自然和人类活动条件下地表-地下水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地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等,是进行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流域水-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综合管理的基础,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意义。

文摘

插图:

中国西北黑河流域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模拟(精装版)



黑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近年来,在全球变化和强烈的人类活动作用下,流域生态与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为了遏制生态系统退化,2000年国务院决定进行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整治。从科学上认识黑河流域水文.生态一环境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①西北干旱地区第四系盆地含水层系统的空间分布状况如何?②第四系盆地浅层、中层、深层地下水系统特征,它们之间的水文循环及其与地表水的转化途径、方式及数量关系是什么?③自然和人类活动下流域尺度的地表一地下水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地表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等等。归根结底,核心问题是要解决流域水文循环和水资源系统模拟。本课题组从1998年开始,一直从事黑河流域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模拟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现场观测试验、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收集整理前人成果和相关资料,运用环境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用理论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了黑河流域的水循环规律,并进行了水资源系统模拟,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推荐阅读:

美食:各种美食类图书汇集

世界名著:中外文学名著集锦

数据库:各类数据库相关图书汇总

图形图像:图像图形设计与处理汇集

操作系统:各种操作系统相关图书集锦

更多水利图书请访问:http://www.reader8.net/book/shuili/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网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net/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