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建筑 >

杨励雅: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 [平装]

2013-01-21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史上永恒的课题,如何运用时代发展的最新技术管理城市、服务社会是城市管理最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问题。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杨励雅: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 [平装] 去商家看看
杨励雅: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 [平装] 去商家看看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 [平装]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杨励雅,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交通规划、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工程索引》)收录9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交通结构与土地利用形态的组合优化研究。

  池海量,经济管理学专科学历。曾在北京市朝阳区市容监察大队等单位工作,现任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科长,主要负责城市环境问题的调研与环境发展工作。

  目录

  第1章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背景及意义

  1.1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概念与特征

  1.2 传统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3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1.4 小结

  第2章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理论及模式

  2.1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特征与功能

  2.2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构成

  2.3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一般流程

  2.4 小结

  第3章 朝阳区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组织体系与多元化主体

  3.1 朝阳区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背景

  3.2 朝阳区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组织机构

  3.3 朝阳区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多元化主体

  3.4 小结

  第4章 朝阳区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数据库建设

  4.1 数据库建设的总体思路

  4.2 基础背景——GIS图层

  4.3 基础数据库——部件、事件数据库建设

  4.4 核心数据库——单位、人口数据建设

  4.5 数据库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4.6 小结

  第5章 朝阳区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5.1 标准化建设的内涵与依据

  5.2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维护、管理、评价的标准化

  5.3 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

  5.4 小结

  第6章 朝阳区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诚信评价体系

  6.1 基于诚信评价的综合绩效评价系统

  6.2 诚信评价指标体系

  6.3 诚信评价体系的应用

  6.4 小结

  第7章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总结与展望

  7.1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关键要素

  7.2 朝阳区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取得的成就

  7.3 我国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中待加强的关键要素

  7.4 我国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序言

  21世纪的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是城市化的世界,信息技术与城市化交融将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最为绚丽的篇章。

  在信息时代,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信息化成为2 1世纪人类社会谋求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的主要手段。“世界是平的”,世界竞技场被数字化夷为平地,大家在崭新的信息技术平台上全面展开竞争与合作,充分展示和交流独特的智慧与经验,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是时代的趋势。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史上永恒的课题,如何运用时代发展的最新技术管理城市、服务社会是城市管理最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问题。l/4个世纪的城市化高速成长,加上转型期特有的复杂制度背景,致使中国城市管理面临着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传统的“部门化”城市管理模式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监督制衡机制,导致如下三大弊病:第一,各职能部门“低成本、高效率”与整个城市管理“高成本、低效率”并存,给城市财政增加了巨大压力,大量的城市问题仍然无法解决;第二,突击式、运动式管理,导致政府管理部门与社会民众冲突不断,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第三,以“利益化、表面化、冷漠化”为特征的城市管理病长期存在,城市管理被视为城市发展中问题最多、公众满意度最低的领域之一。

  针对传统城市管理的弊病,充分运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理念进行城市管理流程再造和制度重构,建立全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中国所有城市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文摘

  插图:

  

杨励雅: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 [平装]

  第1章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的背景及意义

  市政公用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市政公用设施的概念,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认识,本章综合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观点,对我国市政公用设施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传统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为全书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1.1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概念与特征

  1.1.1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基本概念

  关于市政公用设施的概念,国内外学者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发展经济学家首先就市政公用设施的概念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价值的观点。

  发展经济学平衡增长理论的先驱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认为,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的先行资本,它为其他产业创造投资机会。社会先行资本包括电力、运输、通信等所有基础工业,其发展必须先行于那些收益较快的直接生产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构成了社会经济的基础和国民经济的分摊成本。

相关推荐:

地产销售经理必备修炼
中国商业地产蓝皮书
房地产人士的必备读物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net/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