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读书(2012年9月刊)(李学军著) | ![]() |
|
![]() |
读书(2012年9月刊)(李学军著) | ![]() |
《读书(2012年9月刊)》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金冲及 回忆六十年前的事
韦森 哈耶克与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同与异
朱民 德国马克和经济增长
冒天启 知识启蒙中所蕴含着的思想挑战
刘经富 治学不甘随人后
行龙 走向田野与社会:社会史研究的追求与实践
何朝晖 气候变化、宗教救赎与印刷术的诞生
品书录
冯天瑜 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渊源
高王凌 乾隆十三年,中外历史已打成一片
张晶 世纪的哲思
李玲李俊 道家思想和谐观与中国传统民居
丁帆 寻觅文学艺术的灵魂(一)
巫鸿 “不期而遇”:对书的记忆与记忆中的读书
刘禾 写在记忆的荒漠上
张春田 视觉政治与身份选择
孙郁 在德、俄版画之间
张晖 中国的“诗史”传统
傅谨 延安平剧研究院始末
赵汀阳 漫画
陈四益 黄永厚 画说
版权页:
插图:
我静静地站在阳台的一角,任雨丝轻拂,任灯光漫漫,沉浸在这德国深秋的细雨和柏林午夜的静谧中,感受着时间的飘移,历史的涌动。在一个小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对德国的历史着迷。是啊,古罗马东扩,柏林在沼泽地上的兴起,路德的宗教改革,腓特烈大帝的启蒙运动,普鲁士的军刀,战争,“一战”,“二战”,经济恢复,德国统一……德国有太多的历史和感慨。此时此刻,这一切在这同样是历史的勃兰登堡门前迷人地再现。
“朱民,你在想什么?”闻声回首,我的德国老朋友皮特一荣格先生正笑盈盈地走来。皮特一荣格先生是个传奇人物,他是商人,担任过多个德国大公司的总裁,目前经营他自己设在科隆的全球投融资公司。他也是学者,对德国货币政策有深刻的了解和见地,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兼职。他更是社会活动家,多次担任德国各种商会的主席,多次担任德国和美国、德国和亚洲以及德国和中东等地的商会的职务,奔走于世界各地,穿梭于政府、商业和学术界之间。我没有回答,只是对他指了一下广场,皮特进入阳台,也立即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好美。”他说。“好静。”我说。我们无言地站着。“好不容易啊。”也许是应景而发,也许是感到了我的感触,他低低地感慨。
“还记得我们上次在华盛顿G30会议上讨论过的近代德国的货币政策和德国马克的国际化进程,有关文献的搜寻,以及我想把它翻译成中文的设想吗,皮特?”我突然对皮特说,“当然。”皮特迷惑地应道,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突然从眼前的夜景中跳到这个问题。近年来,由于工作的原因和关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我对近代德国的货币政策和德国马克的国际化进程非常入迷,只是苦于不懂德文,常为叹之。两个月前在华盛顿,我曾听皮特谈起过德国马克的升值过程,也提出请他搜寻和推荐文献,并有翻译成中文的初步设想。此时此刻,也许是环境的感染,关于把这方面的德国文献整理翻译成中文的想法变得如此的清晰和强烈。“我们着手启动吧。”我说。皮特的眼睛亮了,但德国式的谨慎又使他迟疑了一下,“我们还要想一想细节,”他说。“这对弘扬德国经验,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新思考货币政策,对丰富人类经济学知识,以及对中国汇率改革的借鉴都会有意义。”我继续顺着我的思路说。
编辑推荐: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