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蓝莓丰产栽培实用技术(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 | ![]() |
|
![]() |
蓝莓丰产栽培实用技术(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 | ![]() |
《蓝莓丰产栽培实用技术》为科技服务林改实用技术丛书之一。
序
前言
概述
蓝莓主要品种及特征/3
主要栽培种类/3
主要栽培品种/5
苗木繁殖技术/12
硬枝扦插/12
嫩枝扦插/13
组织培养/14
其他繁殖方法/15
蓝莓的建园/17
园地选择/17
品种选择/18
栽植/18
防护林/21
授粉管理/21
蓝莓的整形与修剪/24
高灌蓝莓和半高灌蓝莓的整形与修剪/24
兔眼蓝莓的整形与修剪/26
矮灌蓝莓的整形与修剪/26
土、肥、水管理/28
灌溉/28
肥料管理/28
土壤酸碱度/32
杂草管理/32
覆盖/36
防止冻害/36
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37
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37
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41
蓝莓的采收与贮藏/44
采收/44
保鲜和贮藏/46
产品/47
主要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6.蓝莓急性坏死病
蓝莓急性坏死病在染病初期的症状上和蓝莓枯焦病非常相似,即在花期时出现花和叶片的急性坏死。但与蓝莓枯焦病不同在于其染病的植株会二次发芽,但不结实。其病因是由蓝莓急性坏死病毒引起的因此对蓝莓果实产量影响较大。
此病对不同的蓝莓品种,危害程度不同,其病症表现也不同。如较为敏感的蓝莓品种受到病毒感染后,其病症最长可持续4年,之后即使植株仍带有此病毒但植株和果实生长良好,不表现任何病症。而对此病毒抗性较好的品种,其受感染后则没有任何症状产生,其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并未受到影响,但其可成为感染源,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健康的植株。
该病毒的传染是在开花期通过花粉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是风和蜜蜂。
该病毒的有效防御措施在于建园时采用无病毒苗木,同时避免在由此病毒发生的地块附近建园。园内一旦出现感染此病毒的植株,应立即清除病株,以免发生扩散。
7.蓝莓坏死环斑病
该病在美国北部和加拿大蓝莓产区有零星发生。受感染症状表现为较老叶片上出现褐色环状坏死斑,有时可造成叶片畸形、皱缩,某些品种能引起枝条的向下坏死,植株一定程度矮化,产量降低。致病病毒为烟草环斑病毒。我国国内蓝莓生产中尚未有此病毒的报道,从国外引进新品种时应注意此病毒的检疫。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