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表现性的符号形式:"卡西尔-朗格美学"的一种解读(谢冬冰著) | ![]() |
|
![]() |
表现性的符号形式:"卡西尔-朗格美学"的一种解读(谢冬冰著) | ![]() |
《表现性的符号形式:"卡西尔-朗格美学"的一种解读》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谢冬冰,男,1969年5月生,江苏徐州人。现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副教授、系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1993年本科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考入徐州师范大学攻读文艺学专业研究生,1996年毕业后留本校中文系文艺学教研室任教,1999年秋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周宪教授,2002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2年,2004年夏调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工作至今。
绪论
一、“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文化符号学
二、符号:内感外化之桥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现状
第一章 艺术——文化圆周中的一个扇面
一、“先验图型”和“符号形式”
二、卡西尔一朗格符号论美学的整体观
三、“符号”还是“象征”?
第二章 表现的起源——诗性的语言与神话
一、语言生成于心灵的直觉
1.名称产生于直觉的聚合
2.“神圣化命名”——语词表现力的源泉
3.隐喻思维——语言的艺术品性
二、神话和艺术
1.神话符号中的艺术品性
2.作为象征形式的神话和艺术
三、《国家的神话》:一种政治的去魅
第三章 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卡西尔的形式论
二、艺术形式的构型
三、艺术形式的功能
四、“感性—理性”结构
五、克罗齐、卡西尔表现观的比较
1.两种功能的“直觉”
2.表现与艺术
第四章 苏珊朗格的表现论
一、苏珊朗格符号论的来源
二、艺术抽象与科学抽象
三、苏珊朗格的表现观
1.艺术幻像
2.艺术的表现性
四、苏珊朗格的直觉观
五、苏珊朗格的艺术形式论
六、艺术作为一种生命形式
第五章 艺术中的情感投射
一、概念性的情感
二、艺术中的情感投射
第六章 表象、意象和幻像
第七章 艺术幻像的基本分类
一、虚幻空间的意蕴
二、虚幻空间的表现形式
1.绘画艺术的虚幻空间——虚幻景致
2.雕塑艺术的虚幻空间——能动体积
3.建筑艺术的虚幻空间——种族领域
三、音乐符号——一种时间幻像
1.虚幻的时间意象
2.音乐符号中的完形
3.听觉符号
四、舞蹈艺术的基本幻像——虚幻的力
五、文学艺术——生活经验的幻像
1.诗歌符号
2.叙事文学——虚幻的记忆
3.散文体小说符号
六、戏剧、电影的基本幻像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艺术——文化圆周中的一个扇面
一、“先验图型”和“符号形式”
康德将其哲学的重要意义比喻为“哥白尼式的革命”,以凸显他的哲学思想在整个哲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的意义。这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康德之前,在哲学领域中盛行着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套学说。前者追求认识的普遍必然的真理性,认为一切真理、一切知识的来源和标准,都应归结于所谓先天理智中潜在的天赋观念和自明原则,这种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互柏拉图的“先验的理式”;后者则反对“天赋观念”,认为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如洛明确宣言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我们的全部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结底都是起源于经验的。由于双方都各自片面强调认识中的一个方面,而完全排斥另一个方面,因此理论上有着明显的漏洞。康德企图以自己的“批判哲学”将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以使人类的哲学认识有一个革命性的突破。
康德哲学主张“真实的世界”,即我们能够有意义的谈论的,经验上实在的世界,其本质是我们自己的直观能力和悟性的构成物。之所以强调是“我们自己的”,是因为以往的哲学,无论是唯物论还是经验论,在追求真理、追求真实的过程中,人总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在批判哲学中,对实在的认识,已不再是将超验意识的世界特性反映在我们的意识之中,相反,是我们的意识主动地构成世界。
康德哲学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主体性的问题,只有到他那里,有关这个宇宙的准确的而又不依赖于经验的陈述,才成为可以理解的。也只有到他那里,哲学的主题才从对知识真实的追求,转而为对人类认识的诸形式,即对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功能的判断与限定。从被动的符合转而成为主动的构造,这就是康德所谓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事实上,康德所引起的哲学研究的转向确实如同哥白尼用“日心悦”向亚里士多德一托勒密的地心说发动的攻击。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