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总体性的终结:从卢卡奇到阿多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1-06 
  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总体性范畴历史总体:人本主义总体性概念的初步建构总体性概念的个人转向“具体总体”的本体论回归总体性概念的结构主义置换等。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总体性的终结:从卢卡奇到阿多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去商家看看
总体性的终结:从卢卡奇到阿多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去商家看看

总体性的终结:从卢卡奇到阿多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

《总体性的终结:从卢卡奇到阿多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段方乐,1969年生,山东齐河人。1999年6月毕业干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现为德州学院政法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哲学、西方哲学方 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自2003年以来,在《社会科学研究》《湖南社会科学》《理论界》《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期刊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主持并完成省教育厅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省教育庁和校级课题多项。

目录

序言
导言 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总体性范畴
第一章 历史总体:人本主义总体性概念的初步建构
第二章 总体性概念的个人转向
第三章 “具体总体”的本论回归
第四章 总体性概念的结构主义置换
第五章 “无调式哲学”对总体性概念的终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第一节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的总体性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20世纪初期,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形势与思想领域斗争的状况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1889年,在恩格斯的指导下,第二国际创立了。创立初期的第二国际积极开展了反对英 国工联主义、法国可能派等机会主义的斗争,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处于比较和平发展的时期,右倾机会主义思潮在第二国际的各国党内日益滋长起来。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这种思潮迅速发展成为系统的修正主义。修正主义者们逐渐篡改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意旨,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使第二国际逐渐蜕化变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前的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迅速分裂。有的选择了社会沙文主义来支持自己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希法亭、鲍威尔分别参加了奥地利和德国的军队。而马 克思主义者梅林则坚决地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投降行为进行了斗争。

相关阅读:

《加拉太书》注释(马丁.路德著)

发现更强大的自己(梅尔.罗宾斯著)

外交外事知识与国际交往礼仪(李家发著)

漫长的告别(雷蒙德.钱德勒著)

没有死亡的命案(雷文科著)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