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港口物流学(李文锋著) | ![]() |
|
![]() |
港口物流学(李文锋著) | ![]() |
《港口物流学》: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第1章 港口概述
1.1 港口的概念
1.2 港口的构成
1.2.1 港口陆域
1.2.2 港口水域
1.2.3 港口腹地
1.3 港口的技术经济特征
第2章 港口物流概述
2.1 港口物流的内涵
2.2 港口物流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2.2.1 港口物流的特点
2.2.2 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
2.3 港口物流的地位与功能
2.3.1 港口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地位
2.3.2 港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3.3 港口物流的基本功能
2.4 有关港口物流的几个基本关系
2.4.1 港口与城市的关系
2.4.2 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4.3 港口与物流的关系
2.4.4 影响港口物流发展的经济因素
2.5 物流系统一体化与供应链管理
2.5.1 物流系统一体化
2.5.2 供应链管理
第3章 港口物流发展分析
3.1 港口物流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分析
3.1.1 政策环境
3.1.2 体制环境
3.1.3 政策与制度环境变化对港口物流的影响
3.2 世界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状况分析
3.2.1 世界主要港口物流的基本情况
3.2.2 世界典型港日的管理模式
3.2.3 世界典型港口物流经营发展模式
3.2.4 世界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的启示
3.3 国内主要港口发展状况分析
3.3.1 国内主要沿海港口发展的特点
3.3.2 沿海港口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分析
3.4.1 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3.4.2 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3.4.3 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
3.4.4 港口物流发展战略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3.5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选择
3.5.1 管理模式选择
3.5.2 经营模式选择
3.5.3 组织模式选择
第4章 港口物流企业与港口物流园区
4.1 港口物流企业
4.1.1 物流企业的概念及类型
4.1.2 港口物流企业的概念及类型
4.1.3 港口物流企业的职能
4.2 港口物流园区
4.2.1 港口物流园区的含义与特征
4.2.2 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
4.2.3 港口物流园区物流量预测
4.3 保税港区
4.3.1 保税区与保税区物流
4.3.2 港口与保税区的关系
4.3.3 区港联动
第5章 港口物流生产管理
5.1 港口生产计划与调度
5.1.1 港口生产作业计划
5.1.2 港口生产调度
5.2 港口生产统计指标
5.2.1 港口指标分类
5.2.2 港口吞吐量指标
5.2.3 装卸工作量指标
5.2.4 装卸效率指标
5.2.5 车船在港停留时间指标
5.2.6 港口生产设备运用指标
5.2.7 劳动工日指标
5.2.8 安全质量指标
5.2.9 其他指标
第6章 港口集装箱业务管理
6.1 集装箱运输基础知识
6.1.1 集装箱定义
6.1.2 集装箱类型
6.1.3 集装箱的标准化
6.1.4 集装箱标志
6.1.5 集装箱运输特点
6.1.6 集装箱运输货物交接
6.2 港口集装箱进出口业务
6.2.1 集装箱出口业务流程
6.2.2 集装箱进口业务流程
6.2.3 集装箱进出口单证
6.3 集装箱货运站业务
6.3.1 集装箱货运站的功能
6.3.2 集装箱货运站出口货运业务
6.3.3 集装箱货运站进口货运业务
6.3.4 集装箱货运站仓储管理
6.3.5 集装箱装箱技术
6.4 集装箱码头的检查桥业务
6.4.1 检查桥业务的主要内容
6.4.2 检查桥的工作流程
6.5 集装箱箱务管理业务
6.5.1 集装箱堆场箱区管理
6.5.2 集装箱堆场整理
6.5.3 在场集装箱管理
6.5.4 船公司集装箱的箱务管理
6.6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6.6.1 国际多式联运的基本概念
6.6.2 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
6.6.3 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
第7章 船舶理货业务管理
7.1 理货业务的演变
7.2 理货的业务范围
7.3 理货的工作程序
7.3.1 装船理货程序
7.3.2 卸船理货程序
7.4 理货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处理
7.4.1 衬垫
7.4.2 隔票
7.4.3 分票
7.4.4 理数
7.4.5 理残
7.5 各种主要理货单证
第8章 港口商务管理与口岸管理
8.1 港口市场及港口市场营销
8.1.1 港口市场的概念与特点
8.1.2 我国港口市场的竞争格局
8.1.3 港口市场营销策略
8.1.4 港口服务及合同管理
8.2 货运事故及其处理
8.2.1 货运事故的概念
8.2.2 货运事故的处理程序
8.2.3 货运事故的记录
8.3 港口费收管理
8.3.1 港口费收概述
8.3.2 港口费收的主要种类
8.3.3 货物港口费收计算
8.3.4 船舶港口费收计算
8.4港 口口岸管理
8.4.1 我国口岸管理制度
8.4.2 口岸检验检疫
8.4.3 海关货运监管制度
第9章 港口设备管理
9.1 集装箱码头主要设备
9.1.1 集装箱码头概述
9.1.2 集装箱装卸机械
9.1.3 集装箱堆场作业机械
9.2 散货码头主要设备
9.2.1 散货装船机械
9.2.2 散货卸船机械
9.2.3 散货堆场机械
9.3 港口装卸工艺
9.3.1 港口装卸工艺概述
9.3.2 影响港口设备配备的因素
9.3.3 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原则
9.4 港口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9.4.1 港口设备的正确使用
9.4.2 港口设备的检查和修理
9.4.3 港口设备的保养
第10章 港口库场管理
10.1 港口库场管理主要内容
10.1.1 港口库场的定义、功能与类型
10.1.2 港口库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10.2 港口库场堆存计划与作业
10.2.1 库场堆存面积的计算
10.2.2 港口库场堆存计划管理
10.2.3 港口库场的货物堆存作业管理
第11章 港口物流信息管理
11.1港 口物流信息概述
11.1.1 港口物流信息
11.1.2 港口物流信息管理平台
11.2 典型的港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11.2.1 货运代理信息管理系统
11.2.2 水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11.2.3 船务信息管理系统
11.3 港口物流信息管理支持技术
11.3.1 电子数据交换
11.3.2 地理信息系统
11.3.3 全球定位系统
参考文献
港口是现代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港口作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在现代综合物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理念的普及以及现代物流实践的要求,已促使港口抛弃以往单一的运输中转节点的定位,转而向集运输、工贸、金融、信息和多式联运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的方向发展。港口这种由运输中转节点到综合物流服务链中重要环节的定位转变不仅使港口功能发生了极大变化,而且也使港口在服务范围延伸、服务功能扩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港口物流系统。高效率的港口现代物流服务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
港口物流这一概念是近年来刚刚提出的,目前关于港口物流的内涵及其知识体系还没有公认的权威性理论结论,但港口物流的实践却在蓬勃发展,人才的需求亦与日俱增,这一现状使得许多港口城市所在学校将其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重心放在港口物流上。鉴于港口物流的迅速发展和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港口物流相关教材的编写已成为当前相关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急需进行的一项基础工作。
本书是在编者多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物流最新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尝试以港口物流基本概念和港口物流知识体系的研究确立与构建为突破口,以港口物流原理、港口物流实务、港口物流技术为知识主线,按照知识线条清晰、内容完整、条理性与实用性强的要求所编写的。
由于港口物流还是一个新的领域,整体研究还不成熟。因此,本书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尝试,力求能建立起港口物流的基本概念与知识体系。其实,随着编写的进行,到了完稿阶段,我们发现自己对这一体系又有了新的想法与观点,应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鉴于出版时间紧迫,我们拟将这些更加完善的想法与观点作为下一步的修订计划。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书的出版更大意义上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书由浙江海洋学院的汪长江教授和成桂芳副教授、浙江万里学院的谭卫平老师、宁波大学的赵丹老师、宁波工程学院的傅海威老师以及重庆交通大学的罗贯三副教授编写。其中第1、2、3章由汪长江编写,第4、10章由成桂芳编写,第6、9章由谭卫平编写,第5、8章由赵丹编写,第7、11章由傅海威编写,全书由主编汪长江总纂定稿。
插图:
2.范围经济特征
范围经济是指在提供两种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时,由于共向使用了部分生产设施而导致的成本节约。
港口是一种基础设施,港口的同一种设施,比如码头,可以在不同时间供不同业务企业使用,因而存在不同业务使用同一种设施而产生的范围经济。这与单一业务产生的规模经济不同,范围经济来自业务的范围扩大导致的成本节约。在一般行业中存在的范围经济,一个企业通常可以采用扩大生产范围的方式轻易实现,因而生产所使用的设施是企业自身投资实现的。如果其他企业想获得这种范围经济,只要采取相同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实现,而港口业范围经济是基于特定地点和位置——良好港口岸线的不可再生性,因此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业务经营的分离,并对港口基础设施的运营进行价格监管,可能是实现这种范围经济的一个必要的制度前提。
3.结构经济特征。
结构经济是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有与它相适应的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不是随意建立一种经济结构就是合理的。
港口是综合运输网的结合部,多种运输方式在这里聚集,并且需要完成技术作业、货物换装、辅助作业、船舶供应以及货物的改换包装、分拨、储存等多项服务活动。为此,港口必须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生产力系统,以满足多种多样的生产、服务活动的需要,而且这些生产、服务活动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研究与确定港口生产力系统,必须从结构经济的观点出发,确定港口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才能决定港口生产力的结构关系。港口生产力结构的特殊性,为研究港口结构经济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可惜的是至今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导致港口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力结构不配套,大量投资浪费,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项目屡见不鲜。暴露出结构经济理论在港口生产力结构的应用研究存在较大差距。
结构经济同生产力结构是密切不可分的。港口合理的通过能力结构是发挥港口生产力作用的保证,合理的经济结构是提高港口经济效益的保证。两者要求的结构合理化,是结构经济的研究内容。港口生产力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经济体系,它包括生产力要素结构、劳动对象结构、劳动资料结构、劳动者结构等。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