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应用图册(作者李学京) | ![]() |
|
![]() |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应用图册(作者李学京) | ![]() |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应用图册》可供一线现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能够快速地查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方便地参照应用图例、准确地判别应用的正误。
第1章 概述
1.1 图样的应用及图学的发展
1.2 国际制图标准化简介
1.3 中国制图标准化
1.4 本书导引
第2章 基本规定
2.1 技术制图字体(GB/T 14691 1993)
2.2 图线(GB/T 4457.4-2002)
2.3 剖面符号(GB/T 4457.5-1984,含GB/T 17453-1998)
第3章 图样画法
3.1 视图(GB/T 4458.1-2002,含GB/T 17451-1998)
3.2 剖视图和断面图(GB/T 4458.6-2002,含GB/T 17452-1998)
3.3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T 4458.2-2003)
3.4 管路系统图形符号的轴测图画法(GB/T 6567.5-2003)
第4章 尺寸标注
4.1 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
4.2 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GB/T 4458.5-2003)
4.3 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GB/T 15754-1995)
4.4 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GB/T 4457.2-2003)
4.5 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注法(GB/T 19096-2003)
第5章 图形符号及其表示法
5.1 形状和位置公差表示法(GB/T 1182-1996)
5.2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GB/T 131-2006)
5.3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GB/T 4460-1984)
5.4 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的简化表示法(GB/T 4656.1-2000)
5.5 焊缝符号表示法(GB/T 324-1988)
5.6 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GB/T 12212-1990)
5.7 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GB/T 5185-2005)
第6章 常用结构要素表示法
6.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GB/T 4459.1-1995)
6.2 齿轮表示法(GB/T 4459.2-2003)
6.3 花键表示法(GB/T 4459.3-2000)
6.4 弹簧表示法(GB/T 4459.4-2003)
6.5 扣心孔表示法(GB/T 4459.5-1999)
6.6 动密封圈表示法(GB/T 4459.6-1996)
6.7 滚动轴承表示法(GB/T 4459.7-1998)
第7章 应用实例
7.1 实例1 中间轴
7.2 实例2 滚珠螺母
7.3 实例3 滑动半离合器
7.4 实例4 踏脚杆
7.5 实例5 壳体
7.6 实例6 柱塞泵
7.7 实例7 齿轮泵
第1章 概述
1.3 中国制图标准化
1.3.1 中国制图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一个图形研究及应用的古国,例如,人面鱼形图、浑天仪图、水碾图等,都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品。但近代中国的图形学远远落后于世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制图领域更混乱,甚至连投影法都没有统一。新中国成立后,对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视。制图标准化工作也得以确立并发展。建国之初,我国的制图标准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制图标准体系。
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工程制图标准》草案,制定第一角画法、标题栏、明细栏等。1956年,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了《机械制图》部颁标准,其主要参照了前苏联1952年颁布的机械制图标准,结合中国的实际,作了少量的修改和增补,共21项。
1959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在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及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启发推动下,我国其他一些工业领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分别制定了适合本行业或专业的制图标准,例如“建筑制图标准”、“电气制图标准”等。
我国于1978年重新进入ISO,并积极地参与了ISO的多项工作。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加快了向国际标准化靠拢的步伐;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标准化工作更引起国家及企业等部门的极大重视,身为技术标准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图标准化当然首当其冲。
1989年,“全国技术制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后更名为“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它在“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的管理下工作,是SAC第146技术委员会,简称SAC/TC 146(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146技术委员会)。SAC/TC 146主管全国的“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工作,其主要职能之一是开展制定及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技术产品文件”的国家标准等工作。SAC/TC 146和ISO/TC 10在业务上相对应,并积极参与了ISO/TC 10的部分工作。
多年来,各类制图标准也都进行了若干次的修订和完善;例如,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就经历了1970年~1974年、1984年和1989年~2006年的3次修订和完善。
1.3.2 中国现行制图标准的体系
1989年开始至2006年底,SAC/TC 146及其前身不断地对我国的制图标准进行了复审及制修订,现该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形成一个新的“中国制图标准体系”,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技术制图国家标准。是将各类制图(例如机械制图、建筑制图、电气制图等)中共性的基础内容(例如图纸幅面、比例、图线、视图、字体等)统一起来制定的制图标准,比各专业制图标准高一个层次,技术制图标准一经颁布,各专业制图都应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