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技术(作者宗锦耀) | ![]() |
|
![]() |
中国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技术(作者宗锦耀) | ![]() |
《中国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技术》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及应用
第二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
第三章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及创新应用
第四章 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五章 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六章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七章 茶叶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技术
第八章 柑橘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九章 苹果生产实用机械化技术
第十章 薯类(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十一章 牧草机械化生产及加工技术
第十二章 节水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
第十三章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工技术
第十四章 畜禽养殖机械化及废弃物处理技术应用
第十五章 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应用
第十六章 农机具在生产中的节油降耗技术
附录 机具选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水平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创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做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劳动过程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对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坚强保证。
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需求,加速普及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的技术与机具,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和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写了《中国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技术》。
第二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
第一节 引言
保护性耕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是通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和秸秆留茬覆盖还田,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节水能力,以及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全过程工艺流程为秸秆(或残茬)覆盖一免耕(或深松少耕)一播种复式作业一化学(或机械)除草及病虫害防治一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综合性的集成技术应用体系,其中,根茬固土、秸秆覆盖是保护性耕作的核心;利用免耕复式作业播种机在留根茬和秸秆覆盖的农田进行免耕播种,是实现保护性耕作核心技术的关键手段;利用除草剂或表土处理机械控制杂草及病虫害,在病虫草害发生严重的地区或时节也是确保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的必要措施。
保护性耕作各个重点环节中,秸秆(或残茬)覆盖技术包括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整秆还田覆盖、留茬覆盖等形式。免耕(或少耕)播种技术又包括利用专用小麦(或玉米)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深松技术包括问隔深松和全面深松。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包括利用超低量喷雾机具实施化学药品防治病虫草害和辅助采用浅松和耙地等作业进行机械除草。目前,秸秆机械化还田、深松等技术和配套机具较有成熟,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不同类型区各类作物的免耕播种技术试验示范已取得成功,已经开发成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型免耕播种复式作业机具。高效、低毒、低残留除草剂及专用植保机械正在不断地开发和选择,并大力推广机械除草技术。
根据我国各地种植制度、自然生态条件等区域特点,保护性耕作技术可分为东北平原垄作区、东北西部干旱风沙区、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北绿洲农业区、华北长城沿线区、黄淮海两茬平作区技术类型。
第二节 主体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是土壤耕作范畴的技术。前提是秸秆覆盖、重点是免耕播种、关键是机械装备、配套是植物保护、土壤改良等技术。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免耕或少耕;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二是秸秆覆盖;利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三是免耕播种;采用免耕播种,在有残茬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复式作业,简化工序,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降低成本。四是杂草和病虫害防治;改翻耕控制杂草为喷洒除草剂或机械表土作业控制杂草。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