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地理 >

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经济科学译库之一) [平装]

2012-09-22 
库姆斯、迈耶和蒂斯为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学工具,为我的学生们提供了一本优秀的教科书。本书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角度提供了最新的、可比较的、综合性的研究内容。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经济科学译库之一) [平装] 去商家看看
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经济科学译库之一) [平装] 去商家看看

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 [平装]

相关阅读:

机械制造技术(以就业为导向)[平装]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平装]

笑猫日记:孩子们的秘密乐园 [平装]

动漫艺术基础教程:动漫素描 [平装]

编辑推荐

《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是经济科学译库之一。

媒体推荐

库姆斯、迈耶和蒂斯为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学工具,为我的学生们提供了一本优秀的教科书。本书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角度提供了最新的、可比较的、综合性的研究内容。
  ——西北大学 松山公意
这本书正是在地理经济学领域中我所期待的书。本书清晰、通俗易懂地阐述了目前的理论研究状况,且为我们提供了度量空间聚集和空间差异的方法。目前,在理论和实际相比较方面正面临着挑战。这本书是适合于经济地理学、区域发展、国际贸易以及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的理想的教科书。
  ——日本经济、贸易和产业研究所 藤田昌久
经济地理学在过去的50年问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目前可以对过去传统的问题建立正规的理论模型且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估计,但这众多进展留给我们的是缺乏逻辑的、不相干的或不连贯的文献。本书在补充这些结构方面作出了杰出的工作,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一持续发展的领域。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詹姆斯·马克森
库姆斯、迈耶和蒂斯共同推出了这一经济地理学方面的惊世之作。他们通过清晰而明了的写作方式,阐述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而这为那些刚步入此领域并正为寻找参考著作而发愁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书。
  ——哥伦比亚大学 戴维·温斯坦
库姆斯、迈耶和蒂斯为理论研究者和实证研究者提供了罕见的极有价值的著作。他们以容易理解的方式阐述了经济地理学知识,同时也强调了正规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研究。他们的框架完美地整合了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思想,这将会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兴趣,同样也将受到政策制定者的欢迎。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戈登·汉森

作者简介

皮埃尔·菲利普·库姆斯,埃克斯·马赛第三大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
蒂里·迈耶,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经济学教授。
雅克·弗朗索瓦·蒂斯比利时卢万基督教大学教授、法国国立路桥大学教授。

目录

第一篇 事实和理论
第1章 空间不平衡:简要的历史回顾
1.1 空间经济和产业革命
1.2 区域差异:古老的现象何时可以估测
1.3 结束语

第2章 经济思想中的空间
2.1 经济学与地理学:彼此忽视的历史困惑
2.2 将空间融入经济学中:重要的尝试
2.3 模型建立的约束条件
2.4 空间经济中竞争范式的瓦解
2.5 可选择的建模策略
2.6 规模收益递增与运输成本: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权衡
2.7 结束语

第二篇 空间、贸易和聚集
第3章 垄断竞争
3.1 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方法
3.2 垄断竞争:线性框架
3.3 结束语
3.4 相关文献

第4章 区域间贸易与市场规模
4.1 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贸易模型
4.2 本地市场效应
4.3 结束语
4.4 相关文献

第5章 引力与贸易成本
5.1 引力模型
5.2 贸易成本
5.3 结束语
5.4 相关文献
附录 引力方程的数据与方法

第6章 核心一边缘结构
6.1 收益递增与:工业化
6.2 区域差异:克鲁格曼模型
6.3 克鲁格曼模型的修正
6.4 结束语
6.5 相关文献

第7章 中间投入品和区域差异的演变
7.1 中间投入品的作用
7.2 制造业部门的空间分布
7.3 区域差异的演变
7.4 结束语
7.5 相关文献

第8章 空间发展的钟状曲线
8.1 线性核心一-边缘模型
8.2 钟状曲线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8.3 结束语
8.4 相关文献

第9章 空间竞争
9.1 霍特林框架下的空间寡头垄断
9.2 古诺框架下的空间寡头垄断
9.3 结束语
9.4 相关文献

第三篇 空间聚集程度和决定因素
第10章 空间聚集的度量
10.1 理想的空间聚集指数的性质
10.2 空间聚集指标
10.3 解释产业聚集度的指标
10.4 杜兰顿-奥弗曼连续方法
10.5 结束语
10.6 相关文献

第11章 空间聚集与地方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
11.1 空间聚集的决定因素
11.2 地方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11.3 结束语
11.4 相关文献

第12章 经济地理学的实证研究
12.1 一般框架
12.2 厂商区位
12.3 本地市场效应
12.4 要素价格与经济地理
12.5 人口迁移
12.6 空间模式的稳定性
12.7 结束语
12.8 相关文献

第13章 数字理论
13.1 基于dsk模型的预测
13.2 法国空间经济估计模型的模拟
13.3 结束语
13.4 相关文献

第14章 结束语
14.1 地球村怪事
14.2 经济地理学的目标
14.3 我们学会了什么
14.4 下一步我们将研究什么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译者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3.空间差异的形成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商品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因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框架。回顾一下,新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常把国家模型化为国际上不可流动的要素的汇集处,但这种国际上不可流动的要素在国内是完全自由流动的(也就是生产要素从某一产业转移到另一种产业或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不存在任何摩擦)。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框架下,新古典模型预测要素价格将趋同,因而得出经济规模差异不会影响空间差异的动态过程的结论并不令人吃惊。
如果在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框架下讨论,则不同于新古典的标准模型,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研究国家和市场规模的影响。这种规模差异是经济差异的主要的和突出的原因(见第4章、第11章和第12章)。反过来,如果考虑到技能劳动力的空间流动性和(或)中间投入品的空间转移,那么整个制造业部门总是聚集在少数几个地区,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区际差异将变大(见第6~8章)。尽管这种结论可能是很极端的,即便弱化这些结论也能说明正在不断扩大的空间经济差异。也就是说,贸易和要素流动性扩大区际差异。
因此,经济地理学的主张与传统的主张截然不同。例如,新古典模型主张区际差异收敛(以及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与现存的贸易壁垒强度反向变化,而经济地理学主张贸易成本较高时出现区际差异的收敛。在经济地理学框架中,尽管人们可以预测贸易成本较低时经济代理人整体上更加自由,然而区际差异在贸易成本较低时更容易出现。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当贸易成本低于某门槛值时,聚集力的下降速度比贸易成本的下降速度要小,但分散力的下降速度快于贸易成本的下降速度。经济地理学告诉我们,在贸易成本较低时,聚集力强度大于分散力强度,但在贸易成本较高时,分散力强度大于聚集力强度。也就是,尽管各种拥挤现象促使经济活动向边缘区重新布局,但这种现象只有在贸易成本很低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类似地,虽然发散阶段以区际GDP差异的扩大为主要特征,但在该阶段那些控制(或者甚至是消除)区际福利水平差异进一步扩大的力量逐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价格差异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逐渐消失。与此同时,福利水平差异持续扩大,且我们很难知道何时(或者是否)贸易成本达到某一门槛值以下,从而福利水平差异将缩小。此外,因劳动者之间和厂商之间存在异质性,名义工资差异可能持续存在,但在经济地理学框架下,最近才开始研究这些特征。当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时,将导致巨大的地区差异,而这种区际差异常表现为空间实体之间在政治上的紧张局势。

 更多精彩图书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net/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