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动态视角 |
 |
|
 |
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动态视角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4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43215748/9787543215740
·条形码:97875432157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文库
内容简介 《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动态视角》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和财富分配持续性不平等的动态演化问题,包括持续性不平等的收敛性和稳定性问题、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对经济中长期持续性不平等是否存在影响、经济在动态过渡和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变化趋势、以及持续性不平等产生的原因等问题。
作者简介 王弟海,1972年生,江西省德安县人。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10月起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兼任《世界经济文汇》编辑,同时担任《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等杂志的匿名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收入分配不平等、健康经济和经济增长。在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学季刊》、《经济学报》、《世界经济》、《管理世界》、《金融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世界经济文汇》和《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
编辑推荐 《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动态视角》: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文库
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1.3 本书的研究内容、基本框架和主要贡献及创新点
1.4 对两个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一篇 理论文献综述
2 持续性不平等的原因及其动态演化:文献回顾
2.1 不平等理论的演变和当代不平等理论的主要研究范围
2.2 收入和财富分布的随机过程模型
2.3 不平等的动态演化:偏好的差异、能力差异和初始不平等
2.4 人力资本投资和持续性不平等
2.5 不完全资本市场和持续性不平等
2.6 经济增长翔持续性不平等
2.7 社会制度对持续性不平等的影响
2.8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CGE模型
2.9 现有文献的不足以及今后可能研究的方面
第二篇 拉姆齐模型和持续性不平等
3 拉姆齐模型中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动态演化
3.1 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消费者行为
3.2 加总经济的动态行为
3.3 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动态行为
3.4 存在异质性偏好的经济
3.5 本章小结
数学附录
4 收入预期、技术进步和不平等的动态演化
4.1 模型的基本假设
4.2 短视性预期下加总经济和不平等的动态行为
4.3 完全理性预期下加总经济和不平等的动态行为
4.4 消费函数的讨论:短视性预期和完全理性预期
4.5 本章小结
数学附录
第三篇 有限生命周期和持续性不平等
5 遗产机制、生命周期储蓄和持续性不平等
5.1 基本模型: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5.2 利率外生经济中收入和不平等的动态行为:一般均衡分析
5.3 利率内生经济中收入和不平等的动态行为:一般均衡分析
5.4 本章小结
数学附录
6 职业分化、教育选择和工资不平等
6.1 工资收入分布和工资不平等:概论
6.2 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消费者行为一
6.3 利率外生经济中加总经济和工资不平等
6.4 利率内生经济中加总经济和不平等的动态演化
6.5 本章小结
数学附录
第四篇 代际联系和持续性不平等
7 代际联系模型中持续不平等的动态演化
7.1 利率外生经济中不平等的动态演化:基本模型
7.2 利率内生经济中不平等的动态行为以及税收政策的影响
7.3 基本模型的两个扩展
7.4 本章小结
数学附录
8 持续性不平等的动态演化和经济增长
8.1 利率外生经济中不平等的动态演化
8.2 利率内生经济中不平等的动态演化
8.3 内生增长经济中不平等的动态演化
8.4 本章小结
数学附录
9 人力资本投资、资本市场结构和不平等的动态演化
9.1 基本模型和假设
9.2 规模报酬递减的人力资本收益函数
9.3 规模报酬不变的人力资本投资函数
9.4 规模报酬递增的人力资本投资函数
9.5 本章小结
数学附录
第五篇 主要结论和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10 主要结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10.1 本书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关于不平等动态演化特征的总结
10.2 本书的不足点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0.3 本书研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中国不平等加剧的可能原因及其对策
10.4 结束语
11 数学附录
11.1 关于系统收敛性和稳定性的几个定理
11.2 CRRA效用函数下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动态演化
参考文献
致谢
……
序言 本书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和财富分配持续性不平等的动态演化问题,包括持续性不平等的收敛性和稳定性问题、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对经济中长期持续性不平等是否存在影响、经济在动态过渡和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变化趋势,以及持续性不平等产生的原因等问题。全书共分为5个部分,包括正文10章和1章数学附录。各个部分都可以独立于其他部分而自然成文。
第1章是本书的导言。在导言中,首先简单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然后对本书的主要内容、基本研究框架以及本书的创新点和理论贡献做了简要说明;最后,这一章还对与不平等动态演化有关的、且本书中经常要出现的几个概念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文摘 插图:

如果经济中不存在均衡的不平等状态,经济的不平等程度就会不断地变化,这时分析不平等的变化规律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均衡的不平等状态这个概念,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由于不平等程度的衡量可以采用相对不平等指标(如变异系数)和绝对不平等指标(比如方差),所以均衡的不平等状态有两种。如果不平等指标用的是绝对不平等指标,那么,上述定义的就是均衡的绝对不平等状态。如果用的是相对不平等指标,则定义的是相对不平等状态。一般来说,如果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保持不变,那么均衡的绝对不平等状态和相对不平等状态是相同的。但是,如果人均收入水平不断变化,除了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完全平等状态之外,不可能存在绝对不平等和相对不平等同时都处于均衡的状态。关于均衡的绝对不平等状态和均衡的相对不平等状态的区别,主要同这两个不平等衡量指标有关,更详细的说明可以参见关于不平等测度的文献。实际生活中,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公众更关心的一般是相对不平等程度,如当大家用基尼系数等指标衡量不平等时,都是一种相对不平等指标,所以,本书研究中主要关注相对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