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 |
 |
|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
·ISBN:7562920141
·条形码:978756292014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建筑结构检测、鉴别与加固》按照我国最新的有关建筑结构检测、建筑结构鉴定、建筑结构加固的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编写。重点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几种典型建筑结构的检测、鉴定和加固的基本原理,各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检测手段和方法,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和评估的一般方法与程序。对各种类型的结构加固介绍了设计计算、施工工艺以及工程实例等。书中还涉及到建筑结构的纠偏、建筑物的迁移、建筑结构加固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等。书中附有许多结构加固的实例。
《建筑结构检测、鉴别与加固》可供大专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房屋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结构检测、结构鉴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参考或用于继续教育的培训。
作者简介 张立人,教授,1967年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毕业,1982年获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曾先后担任湖南省煤矿基本建设公司副总工程、湘潭市建筑设计院(甲级院)院长、湘潭工学院建筑工程系系主任、湘潭大学建筑工程系系主任。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4项获奖。完成著作5部,发表论文38篇。主持完成了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的实际项目50多个。
现担任湘潭大学建筑工程系系主任、湘潭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负责人。主要兼职有全国现代结构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基建优化协会理事、湖南省混凝土协会副会长。
目录 1 绪论
1.1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必要性、原因及发展概况
1.1.1 建筑结构加固的必要性
1.1.2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原因
1.1.3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概况
1.2 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原则
1.2.1 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工作程序
1.2.2 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基本原则
1.3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的学习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2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2.1 概述
2.1.1 检测的作用和意义
2.1.2 检测的内容及分类
2.1.3 检测的原则
2.2 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及裂缝和变形检测
2.2.1 建筑结构的测绘
2.2.2 裂缝检测
2.2.3 结构变形检测
2.3 混凝土结构的损坏机理
2.3.1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机理
2.3.2 混凝土的碳化机理
2.3.3 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机理
2.3.4 混凝土裂缝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2.3.5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
2.3.6 混凝土的碱一骨料反应
2.4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2.4.1 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
2.4.2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2.4.3 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
2.4.4 拉拔法测定混凝土的强度
2.4.5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2.5 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
2.5.1 耐久性检测的内容
2.5.2 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的类别
2.5.3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测量
2.5.4 钢筋锈蚀的检测
习题与思考题
3 砌体结构的检测
3.1 砌体的损坏机理
3.1.1 荷载引起的裂缝
3.1.2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3.1.3 温度裂缝
3.2 砌体结构检测的一般原则
3.2.1 检测程序及工作内容
3.2.2 检测单元、测区和测点的布置
3.2.3 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
3.3 原位轴压法
3.3.1 一般规定
3.3.2 原位轴压法的试验步骤
3.3.3 试验结果的整理
3.4 扁顶法
3.4.1 扁顶法的测试装置与变形测点布置
3.4.2 试验方法及步骤
3.5 原位单剪法及原位单砖双剪法
3.5.1 原位单剪法
3.5.2 原位单砖双剪法
3.6 推出法
3.6.1 推出法的试验步骤
3.6.2 推出法测区砂浆强度的计算方法
3.7 筒压法
3.7.1 筒压法的适用范围
3.7.2 筒压法的测试设备
3.7.3 简压法的试验步骤
3.7.4 筒压法的数据分析
习题与思考题
4 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
4.1 建筑地基基础检验与监测的一般要求
4.1.1 建筑地基基础检验的一般要求
4.1.2 建筑地基基础监测的一般要求
4.2 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4.2.1 地基静力载荷试验
4.2.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4.3 桩基静载试验和动测技术
4.3.1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4.3.2 动力试桩技术
4.4 深基坑工程监测
4.4.1 监测设备及其功能与使用方法
4.4.2 监测项目和测点的布置
4.4.3 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利用
习题与思考题t
5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
5.1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的一般方法、程序及评定等级
5.1.1 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5.1.2 建筑结构鉴定分类及鉴定等级的划分
5.2 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5.2.1 鉴定方法
5.2.2 结构的鉴定评级
5.2.3 围护结构系统的鉴定评级
5.2.4 工业厂房的综合鉴定评级
5.3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5.3.1 民用建筑鉴定的基本规定
5.3.2 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的方法
5.3.3 构件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
5.3.4 子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
5.3.5 子单元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
5.3.6 民用建筑的可靠性评级
习题与思考题
6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加固
6.1 钢筋混凝土梁、板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及表现
6.1.1 梁、板承载力不足的原因
6.1.2 ,7E截面破坏特征
6.1.3 斜截面破坏特征
6.2 预应力加固法._
6.2.1 预应力加固工艺
6.2.2 预应力加固效应及内力计算
6.2.3 加固梁承载力计算
6.2.4 张拉量计算
6.2.5 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力损失
6.2.6 构造要求
6.2.7 计算步骤及设计实例
6.3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6.3.1 概述
6.3.2 刚性支点加固结构计算
6.3.3 弹性支点加固结构计算
6.4 增大截面加固法
6.4.1 概述
6.4.2 新旧混凝土截面独立工作情况
6.4.3 新旧混凝土截面整体工作情况
6.5 增补受拉钢筋加固法
6.5.1 增补钢筋方法简介
6.5.2 受力特征
6.5.3 加固梁截面设计
6.5.4 构造要求
6.5.5 计算实例
6.6 粘贴钢板加固法
6.6.1 概述
6.6.2 结构胶性能
6.6.3 粘贴钢板加固梁破坏特征及钢板受力分析
6.6.4 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及规定
6.6.5 构造规定
6.6.6 粘贴钢板施工要求
6.6.7 粘贴钢板加固工程实例
6.7 承载力加固的其他方法
6.7.1 梁的斜截面承载力加固
6.7.2 阳台、雨篷、檐板等悬臂构件的加固
习题与思考题
7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加固
7.1 混凝土柱的破坏及原因分析
7.1.1 混凝土柱破坏特征
7.1.2 混凝土柱承载力不足的原因
7.2 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柱
7.2.1 概述
7.2.2 构造及施工要求
7.2.3 受力特征
7.2.4 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7.2.5 计算实例
7.3 外包钢加固混凝土柱
7.3.1 概述
7.3.2 湿式外包钢加固设计
7.3.3 干式外包钢加固设计
7.3.4 构造要求
7.3.5 计算实例
7.4 柱子的预应力加固法
7.4.1 概述
7.4.2 加固柱的承载力计算
7.4.3 预加应力控制值及顶升量计算
7.4.4 构造要求
7.4.5 计算实例
习题与思考题
8 混凝土屋架的加固
8.1 混凝土屋架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8.1.1 屋架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8.1.2 各类屋架易出现的独特问题
8.1.3 屋架问题危险程度分析
8.2 混凝土屋架的加固方法及工程实例
8.2.1 混凝土屋架荷载计算及内力分析要点
8.2.2 混凝土屋架加固方法
8.2.3 提高混凝土屋架耐久性措施
8.2.4 工程实例
习题与思考题
9砌体结构加固
9.1 检查
9.1.1 砌体结构裂缝的类型
10 钢结构的加固
10.1 概述
10.2 钢结构加固方法
10.3 增加截面加固发的计算
10.4 连接的加固
习题与思考题
11 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加固
11.1 概述
11.2 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加固
习题与思考题
12 建筑物的纠偏技术
12.1 建筑物倾斜原因及纠偏原则
12.2 迫降纠偏法
12.3 顶升纠偏法
习题与思考题
13 建筑物的迁移
13.1 建筑物迁移技术的发展概况
13.2 建筑物迁移的意义
13.3 建筑物的迁移技术
习题与思考题
14 建筑物的抗震鉴定与加固
14.1 概述
14.2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
14.3 现有建筑地基基础抗震加固的技术要点
14.4 现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要点
习题与思考题
15 建筑结构加固新技术、新工艺简介
15.1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及施工要点
15.2 植筋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中的运用研究
15.3 喷射混凝土及施工工艺
15.4 膨胀混凝土
15.5 防锈混凝土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教材是为满足有关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建筑结构加固”、“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的要求编写的。考虑到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之间的密切关系,本书.将检测、鉴定与加固三部分内容融为一书,这不仅有利于开设选修课程的有关院校对上述内容进行选择,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系统自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物的检测、鉴定、加固与改造的任务日趋繁重,许多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迫切需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我们期待这本教材能满足他们的相应需求,成为他们工作中的“益友”。
本书结合国家和行业的最新规范,重点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几种典型建筑结构的检测、鉴定和加固的基本原理,各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检测手段和方法,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和评估的一般方法与程序。对各种类型的结构加固介绍了设计计算、施工工艺以及工程实例等。书中还涉及到建筑结构的纠偏、建筑物的迁移、建筑结构加固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希望能鼓励和帮助更多的工程界同仁去关心与开拓这些新的技术领域。
本书的编著者,特别是主编和副主编,他们不仅在高等学校长期执教,而且从事了大量的工程检测、鉴定和加固方面的实际工程,很多实例是他们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参加本教材编写工作的有:张立人教授编写第1、2、3、9章;卫龙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编写第6、7、8、13章;李飞副教授编写第4、11、14章;赵尚久副教授编写了5.1、5.2节的内容;陈永红工程师编写了5.3节的内容;卫龙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与李飞副教授共同编写了第12章;尹志明副教授编写了第10章;郭彤博士编写了笫15章。全书由张立人教授统稿并担任主编,卫龙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飞副教授任副主编。郭彤博士、徐志兵硕士还参与了本书的绘图、校对等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可能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