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整脊学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胸椎整脊学 |
 |
|
 |
胸椎整脊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页码:1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2775013/9787502775018
·条形码:978750277501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世纪全国整脊医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胸椎整脊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为指导,以生物力学和生物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整脊推拿手法和导引等方法对胸椎位置结构异常进行整复调理,治疗和预防胸椎及其相关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胸椎解剖学、生物力学、x线影像学为基础,有一整套规范、科学的整复手法。其目的为"调节平衡脊柱,治疗病理根本"。《胸椎整脊学》汲取了古今中外的整脊医学精华,博取众家之长,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旨在使胸椎整脊治疗有进一步的创新及发展。《胸椎整脊学》主要包括绪论、胸椎的解剖和生理、胸椎及胸椎间盘的生物力学、胸段脊柱病的病因病理、胸椎病变的诊断、胸椎整脊技术、胸段脊柱病治疗、胸段脊柱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等内容。整脊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它依据生物力学原理,应用特殊的推拿整脊手法,对脊柱异常进行调整,以恢复脊柱内的生物力学平衡关系,以此来治疗脊柱错位及继发的脊柱相关疾病。当今社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脊柱病变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青少年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因此,整脊学研究已成为当代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整脊已成为一个新的行业,对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消除疲劳、预防疾病起到了养生保健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将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医对脊柱劳损疾病的认识已有2000多年历史,并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整脊手法。《黄帝内经》已载有“脊柱法”、“按脊法”和“腰痛”等论述,以后又逐渐形成了牵引、旋转、悬吊、侧扳、过伸、屈曲、整盆和按摩推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整脊手法。20世纪80年代后整脊疗法在国内外迅速崛起,我国医务工作者对整脊理论和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
编辑推荐 《胸椎整脊学》为海洋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胸椎整脊学的基本概念
二、胸椎整脊学的基本内容
三、胸椎整脊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胸椎整脊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胸椎整脊学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近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胸椎整脊学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胸椎整脊学的适应证
二、胸椎整脊学的禁忌证
第五节 胸椎整脊学的原则和方法
一、胸椎整脊学的原则
二、胸椎整脊学的方法
第二章 胸椎的解剖和生理
第一节 胸椎的解剖
一、胸椎的解剖结构
二、胸椎的体表标志(注射疗法)
三、胸椎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第二节 胸椎脊柱区的软组织及其流变学特性
一、皮肤和浅筋膜
二、深筋膜
三、肌肉组织
四、血管
五、脊髓
六、脊神经
七、交感神经
第三节 胸椎问盘
一、椎问盘的结构
二、椎间盘的血管和神经
三、椎间盘的年龄变化
第四节 胸段脊柱的结构和功能
一、胸椎的结构
二、胸椎的功能
第五节 胸椎与全脊柱及肢体的关系
一、胸椎与脊柱的关系
二、胸椎与肢体的关系
第三章 胸椎及胸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第一节 生物力学概述
一、材料力学
二、骨和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征
第二节 胸椎生物力学及其特点
第三节 胸段脊柱的运动及其特点
第四节 胸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第五节 体位与胸椎负荷的关系
一、站立位
二、坐位
三、卧位
四、其他
第六节 胸段脊柱的变形
一、椎骨变形
二、椎间韧带变形
三、中枢神经系统变形
第四章 胸段脊柱病的病因病理
第一节 胸段脊柱病的病因
一、不良姿势
二、久坐
三、外伤
四、炎症
五、退行性病变
六、心理因素
七、代偿性因素
八、诱发因素
九、其他
第二节 胸段脊柱病的病理
一、概述
二、胸椎间盘变性
三、胸段脊柱滑膜关节运动障碍的病理机制
四、胸段脊柱区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
第三节 胸段脊柱病理变化的常见类型
一、半脱位及滑脱
二、过度前屈
三、后凸
四、侧凸
五、椎间盘退行性变化
六、椎体骨质增生
七、继发性病理变化
八、常见先天性疾病和畸形
第四节 胸椎损伤的生物力学
一、胸椎节段性不稳定
二、胸椎节段抵抗载荷的稳定功能
第五章 胸椎病变的诊断
第一节 胸段脊柱病的检查原则
一、全面系统,防止漏诊
二、四诊动量,循序检查
三、仔细对比,以常衡变
四、细致耐心,反复检查
五、综合分析,辨证施术
第二节 辨病方法
一、四诊
二、特殊检查
三、x线检查
四、其他检查法
第三节 脊柱病诊断要点及四步定位诊断法
一、诊断要点
二、四步定位诊断法
第四节 辨证方法
一、八纲辨证
二、气血辨证
三、脏腑辨证
……
第六章 胸椎整脊技术
第七章 胸段脊柱病治疗
第八章 胸段脊柱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
……
序言 随着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和发病年龄的逐渐年轻化,整脊医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进入2l世纪后,我国的中西医骨伤、中医针灸推拿等专业的医、教、研工作者在挖掘中国整脊渊源的基础上积极汲取和引进国外整脊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和国际先进诊疗水平的整脊医学体系,并在一定范围和层面上展开了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了总结经验,适应全国整脊医、教、研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组织全国40所高等中医院校及整脊医疗、专家机构的专家学者们编写了本套整脊医学系列教材。
本系列教材包括《整脊基础与脊柱病诊断》、《整脊技术学》、《颈椎整脊学》、《胸椎整脊学》、《腰椎整脊学》、《骶尾椎整脊学》、《整脊保健学》、《国外整脊技术》等八门课程。根据整脊专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我国目前整脊医、教、研的实际需要,我们在编写中尽量照顾到不同教学层次和读者的需要,尽量使教材既具有广泛适用性,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满足现阶段我国整脊医学发展的需要。在编写方法上,我们采用分工撰写、集体统稿、专家审定的模式,尽量使教材内容既符合医、教、研工作的规范,又充分反映目前整脊医学的发展水平。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胸椎整脊学的基本概念
(一)胸椎整脊学的概念和原理
整脊疗法是一门新兴的绿色医学——无药疗法整脊术,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迅速崛起,它是一门从脊柱力学角度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科学,是与内、外、神经、内分泌、妇、儿、五官科等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这门学科是在祖国中医经络学,骨伤科学,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脊柱与疾病相关”理论,“软组织外科学”、“脊柱病因治疗学”以及整脊矫正手法治疗等理论上产生的。
胸椎整脊学则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为指导,以生物力学和生物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推拿手法和导引等方法对胸椎位置结构异常进行整复调理,治疗和预防胸椎及其相关疾病的一门学科。
脊柱骨矢状面上正常的生理弯曲以及水平面上正常的垂直状态,是提供植物神经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多数慢性病患者都显示有脊柱骨解剖位置紊乱或脊柱排列的异常,从神经、解剖、运动、生理的种种现象显示,治疗运动障碍或慢性病,都应先从脊柱骨人手。现代神经生理学认为,脑神经、脊髓神经及植物神经通过脊柱分布于全身各处,它们与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各种生理反射活动的必经之路,承担着支配内脏、躯干和四肢的全部功能活动。所以,学者认为“脊柱是人体的调控器”。一旦不慎,如跌打损伤、不良姿势、用力不当等,均可造成胸椎位置结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