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小说密码:一位作家的文学课

2012-01-23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小说密码:一位作家的文学课 去商家看看
小说密码:一位作家的文学课 去商家看看

 小说密码:一位作家的文学课


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42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506347891
·条形码:9787506347891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小说密码:一位作家的文学课》内容简介:我下定决心在这个故事里不出现我。也许我只是其中的某个令读者可怜的角色,但那个角色必定也有几分可爱,那个角色不是我。著名作家、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马原,津津自道的文学课。历代文学大师之精妙,同辈优秀作家之特色小说的欣赏与创作,经验和技术那个写小说的汉人的自传性虚构,个人文学史这些文字,都在这本书里。
作者简介 马原,汉人。著名作家。现任教于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53年生于锦州。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前往西藏,1989年在西藏电视台任记者,后回到辽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2000年调入同济大学。
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
主要作品包括:短篇小说《拉萨河女神》《叠纸鹞的三种方法》《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喜马拉雅古歌》《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等;中篇小说《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游神》《旧死》等;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以及剧本《过了一百年》等。
编辑推荐 《小说密码:一位作家的文学课》:表与里
素材选择
切入的角度
记忆
时间与真实
虚构中的时问
探询对话的深处
虚构的意义
小说百窘
方法
哲学以外
杀人游戏
结局的十三种方式
经验
十字街头
两种深刻
批评的提醒
目录
理论篇
小说
表与里
素材选择
切入角度
记忆
时间与真实
虚构中的时间
语言的虚构
对话的虚构
探寻对话的深处
现实与虚构
虚构的意义
小说百窘
方法篇
方法
哲学以外
杀人游戏
结局的十三种方式
经验
十字街头
两种深刻
批评的提醒
记《比特亲情》
记《冈底斯的诱惑》
记《平凡生活的魅力》
记《上下都很平坦》
被误解的快乐
西藏的魔幻
关于《虚构》的信
关于《旧死》的信
作文之道
美国小说——独特的风景
聚焦当代篇
中国新小说的崛起
编辑家对中国新小说的贡献
新作家的集体亮相
话剧和诗歌
中国小说与诺贝尔
论马原
论陈村
论余华
论贾平凹
论苏童的《妻妾成群》
论辛晓征的《很远》
刁斗印象
诗人张子扬
西藏焕子一笑
马原写自传
马原访谈录
有马原的风景
一九八五年开始的中国先锋小说
……
文摘 小说
一我和小说
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小说写作之后,我仍然是个业余作家,这里面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比如在我们中国,作家这个行当似乎从没有职业化,我们有的只是专业作家,几乎没有职业作家。而在绝大多数国家里,作家这个行当都是高度职业化的,至少是半职业化的(有相当多的重要作家在大学里任职——驻校作家或教创作的教师),他们对这个世界,对他的国家、民族以及使用相同语言的读者担负的全部责任就是写出作品。
大概也是因为我一直没有进入专业作家行列的幸运,我可以相对自由地运用我的智能。我对我写小说这个事实颇感骄傲,因为我喜欢这个行当,也自想有这方面的禀赋;我可以不必为了所说的职业道德方面的考虑修正自己,因为我只是个业余作家,我没拿别的专业作家在职务上拿的那份官俸。这并非意味着通常理解的自由,一个作家不可能享有绝对意义的自由,大多数作家也不会要求绝对自由。读过我作品的人都知道我不是个离时事政治很近的作家,但我确切地相信,一个出色的作家的基本点不会与他的国家以及他的民族的基本点相悖。同样道理,他的出发点不会只服从于应和,包括仅仅应和他的国家他的民族的政治需要和利益,也因为可以不必应和,一个作家才可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智能去思考和写作,作最大限度的发挥,以达到最佳效果。
长时间业余状态,持续的热爱和专注,使我在这个世界上只对这一件事着迷,我的全部生活(包括家庭生活)的重心也都在这一件事上面,全部与此有关的方面也是我唯一的津津乐道的话题。换一种说法,还在我是个业余作家的时候,我早就进入了典型的职业心态,我不是专业作家却是个职业作家。不是很怪吗?应该也很有趣。
我自以为是这方面的行家,我对小说这东西非常熟悉,我有我的价值判断尺度,有我的极端个人化的想法。许多搞小说的人改行干别的去了。这个世界提供的可能性太多,不只有小说才更有干头儿,只是我有点执迷不悟。由于我的一些极端个人化的想法,我受到称赞,许多读者喜欢读我的小说。同样由于我的另一些极端个人化的想法,我被指责,成了文学的罪犯,有趣的是在我被更多的读者喜欢和接受时发生了这种不幸。说我堕落为通俗小说写家,说我艺术生命早衰,也如我的朋友北岛曾经有过的遭遇,马原由单个的人忽然成了复数,成了马原们。
到底什么地方出了差错?是我还是我的批评人?我虽然也被误解甚至也被伤害过,但我不相信其中会有非学术方面的原因,我坚信是对小说本身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二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