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丁玲散文 |
 |
|
 |
丁玲散文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329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6月
·ISBN:7533916107
·条形码:97875339161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女性散文到丁玲,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爱”的主题的拓展。在她以前的女作家,无论冰心、绿漪、冯沅君,笔下的爱往往还只是有“情”而无“欲”的男女之情是不纯粹的爱,有了情与欲的爱或各市地才是完整的。
丁玲是一鸣惊人的女作家。她是在精神上苦极了的时因为寂寞,为造反和革命写起小说来的,于是,她的小说就不得不充满了对社会的卑视和个人的孤独的灵魂的倔强的挣扎。
丁玲的一生何尝不是一个“绝叫者”的一生。她这一生的悲苦命运,正可以说成是她笔下众多女性人物的一个综合写照。
本收入的散文有:仍然是烦恼着、我的自白、五月、离情、到前线去、彭德怀速写、我怎样来陕北的、秋收的一天、战斗是享受、“三八节”有感、风雨中忆萧红、田保霖、谈鬼说梦的世界、躲飞机、谈“老老实实”、青年恋爱问题、一个真实人的一生、中国的春天、粮秣主任、记游桃花坪、重庆——曾家岩、“牛棚”小品、向警予同志留给我的影响、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北京、访美散记、魍魉世界——南京囚居回忆、毛主席给我们的一封信、鲁迅先生于我。
作者简介 丁玲,1904年出生于湖南常德一个没落的封建望族家庭。1927年以《莎菲女士的日记》震撼文坛,奠定了她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32年加入共产党,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并担任左联党团书记。1936年赴陕北,发起成立中国文艺协会,被推定为中国文协主任。她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苏联部长会议颁发的斯大林文艺奖金二等奖。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中宣部文艺处长,《文艺报》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并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从1955年起,她受到长期的不公正待遇。1979年恢复党籍,在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上重新当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1986年3月4日病逝。
媒体推荐 书评
像许多现代作家一样,丁玲1949年以前的创作以小说为主,而1949年以后,特别是在摘掉“右派”帽子,获得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以后,则以散文创作为主。也许是散文这个体裁更适合经历过沧桑忧患的Atl'1抒发情感意绪、反思蹉跎年华的缘故,到了一定岁数的作家,像巴金、冰心、夏衍、萧乾、季羡林等等,他们晚年的散文,尤其是带有回忆录性质的散文,更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历史记忆的一部分,烙印下了特定时代的文学留痕。
丁玲也是如此,她说:“人不只是求生存的动物,人不应受造物的捉弄,人应该创造,创造生命,创造世界。”她在复出文坛以后,写了大量的散文,包括《访美散记》,以及两部散文回忆录《魍魉世界》和《风雪人间》,也写了小说《在严寒的日子里》。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写各种各样的人、事、心灵、感情,写尘世的纠纷,人间的情意,历史的变革,社会的兴衰;写壮烈的、哀婉的、动人心弦的,使人哭,使人笑,使人奋起,令人叹息,安慰人或鼓舞入的文章。”(《我的自传》)
短短千把字的《彭德怀速写》历来被认为是丁玲散文中的精品,它用朴素、大胆而准确的白描语言,勾勒出一位红军高级指挥员的剪影速写。正如诗人牛汉所说:“写他,正需要那些像泥土一样平凡、石头一样沉重的语言去写。这才能逼真地塑造好这个真实对象,完成一个血肉之躯的艺术生命。”
有至情有至性,才能成就真散文。《一个真实人的一生》以深沉的挚情、真诚的崇敬,追忆昔日的生活和革命情侣胡也频,是怎样矢志于文学事业,并从一个漂泊者迈向革命征途,献出宝贵的青春生命;《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将感情丰富,对爱情如醉如痴,有坚定信仰和勇敢气魄,最后慷慨就义,“乃是一个大勇者”的秋白,立体地塑造出来。“秋白的二生不是‘历史的误会’,而是他没能跳出一个时代的悲剧。”
在丁玲的内心世界里,胡也频、瞿秋白这两个精神伟岸的男性,也使她具有了一如他们的率真和坚定。劫后余生,她说:“我正是这样的,如秋白所说,‘飞蛾扑火,非死不止’。我还要以我的余生振翅翱翔,继续在火中追求真理,为讴歌真理之火而死。”
丁玲以为,“一篇散文也能就历史中的一页、一件、一束情感,留下一片艳红,几缕馨香。……能引起读者的无穷思绪,燃起读者的一团热情,给人以高尚的享受,并从享受中使人的精神充实、净化、升华。”丁玲从早期写《五月》、《河西途中》、《风雨中忆萧红》等散文篇什,到晚年写出厚重的《“牛棚”小品》、《魍魉世界》、《风雪人间》的过程,不啻就是从精神炼狱中的磨难到人格思想深呼吸的一次历练,一种升华。身陷牢狱也罢,蹲牛棚、下放北大荒也罢,孤独可以压迫她的呼吸,却无法窒息她的生命。她认定自己是无辜的“罪人”。“他们能夺去你身体的健康,却不能抢走你健康的胸怀。你是海上远去的白帆,希望在与波涛搏斗。”“我将同这些可恶的恶魔搏斗。”真诚、朴素,倔强、勇敢,乐观、悲壮,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和理想智慧的光芒。朴素中溢出高山流水的境界,冲淡处透发梅雪争春的清芬,酣畅里闪现粗犷豪迈的雄奇。这就是丁玲散文的显著特色。
……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女性散文到丁玲,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爱”的主题的拓展。在她以前的女作家,无论冰心、绿漪、冯沅君,笔下的爱往往还只是有“情”而无“欲”的男女之情是不纯粹的爱,有了情与欲的爱或各市地才是完整的。
目录 前言
仍然是烦恼着
我的自白
五月
离情
到前线去
……
文摘 书摘
然而我决不会麻木的,我的头成天膨胀着要爆炸,它装得太多,需要呕吐。于是我写着,在白天,在夜晚,有关节炎的手臂因为放在桌子上太久而疼痛,患沙眼的眼睛因为在微小的灯光下而模糊。但幸好并没有激动,也没有感慨,我不缺乏冷静,而且很富有宽恕,我很愉快,因为我感到我身体内有东西在冲撞;它支持了我的疲倦,它使我会看到将来,它使我跨过现在,它会使我更冷静,它包括了真理和智慧,它是我生命中的力量,比少年时代的那种无愁的青春更可爱啊!
但我仍会想起天涯的故人的,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着难的。前天我想起了雪峰,在我的知友中他是最没有自己的了。他工作着,他一切为了党,他受埋怨过,然而他没有感伤,他对名誉和地位是那样地无睹,那样不会趋炎附势,培植党羽,装腔作势,投机取巧。昨天我又苦苦地想起秋白,在政治生活中过了那么久,却还不能彻底地变更自己,他那种二重的生活使他在临死时还不能免于有所申诉。我常常责怪他申诉的“多余”,然而当我去体味他内心的战斗历史时,却也不能不感动,哪怕那在整体中,是很渺小的。今天我想起了刚逝世不久的萧红,明天,我也许会想到更多的谁,人人都与这社会有关系,因为这社会我更不能忘怀于一切了。
萧红和我认识的时候,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初。那时山西还很冷,很久生活在军旅之中,习惯于粗犷的我,骤睹着她的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真率的。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但我们都很亲切,彼此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我们尽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当然我们之中在思想上,在感情上,在性格上都不是没有差异,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会因为不同意见或不同嗜好而争吵,而揶揄。接着是她随同我们一道去西安,我们在西安住完了一个春天。我们痛饮过,我们也同度过风雨之夕,我们也互相倾诉。然而现在想来,我们谈得是多么的少啊!我们似乎从没有一次谈到过自己,尤其是我。然而我却以为她从没有一句话是失去了自己的,因为我们实在都太真实、太爱在朋友的面前赤裸自己的精神,因为我们又实在觉得是很亲近的。但我仍会觉得我们是谈得太少的,因为,像这样的能无妨嫌、无拘束、不须警惕着谈话的对手是太少了啊!
那时候我很希望她能来延安,平静地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