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散文随笔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刘心武散文随笔 |
 |
|
 |
刘心武散文随笔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页码:32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10600103/9787510600104
·条形码:97875106001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当代文坛名家作品自选自评集
内容简介 《刘心武散文随笔》收录了刘心武先生的自选作品散文随笔:丁香花开、炸酱面、人在风中等,并在每篇自选作品之前有作者本人介绍该文写作背景以及写作这篇名著的原因和动机;作家对小说、散文价值的提炼以及一些新的思考与论证。通过作者对写作背景、场所、心态等介绍,使广大读者读到原文所读不到的内容。这对于读者深入理解作者及著作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是其它所有已出版的同类书籍无法比拟的。通过这部书,可以达到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弥补作者对已成作品或读者读书时的某种遗憾,使作品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效能。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定居北京。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发轫作。短篇小说代表作还有《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泼妇鸡丁》等。长篇小说有《钟鼓楼》《四牌楼》《栖风楼》《风过耳》等。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1986-1987年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以小说形式发表,陆续出版多部专著,2005年修订增补为《红楼望月》;同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节目,至2008年前后播出45集;这期间陆续出版同名专著四部,产生强烈反响。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作品多次获奖,如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短篇小说《班主任》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此外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和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都曾获全国性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还曾获得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至2008年在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以不同版本计已逾160种。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
编辑推荐 《刘心武散文随笔》是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1960年-1965年
丁香花开
播种
桂花飘香
银锭观山
水仙成灾之类
1980年-1999年
炸酱面
默默想音容
人情似纸
高雅的话题
京二两海半两
恐怖
兔儿灯
起点之美
硬木棍
牧童短笛
松本清张一去不返
冰吼
隆福寺的回忆
五十自戒
羞涩
白桦林的低语
为你自己高兴
坐在门槛上的送煤工
听沃尔科特受奖演说
观故宫藏照
珍惜生命
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冬日看海人
点地
寸移
春冰
糖猪儿
为他人默默许愿
谁做
心里难过
等候散场
分享
窗含与门泊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父亲脊背上的痱子
早场电影
我的自行车
狼·蟒·牛·猫
在类别的边缘
“在场”的魅力
话说赵姨娘
2000年-2008年
人在风中
一件亏心事
框住幸福
跟陌生人说话
漫话厨房
给平凡以价值
太虚幻境四仙姑
“三十”与“云月”
扬铃打鼓的乱折腾
贾母论窗
见识狱神庙
独在花阴下穿茉莉花
沉湖·葬花·玉带
两代荣国公
缪大姐的门
何处在涌泉?
因为缺个杈
在柳树臂弯里
一把米有多少粒?
藤萝花饼
颠簸
你有淡淡的哀愁吗?
关于人性的思考
王子的舞步
端木先生的眼神
闲水野鹭
打地铺
看倒影
大碗
健康携梦人
小圆拢子
包房综合症
手机症候群
罗姆再吸一支烟
有糖大家甜
讲那照片的故事
随柳而动
……
文摘 1960年-1965年
1丁香花开
两年以前,到学校教课的第一天,当她走进教员休息室时,头一眼看到的就是供在她桌上的一瓶丁香花。瓶底下压着一张纸条:“敬爱的老师,在见面会上您说喜欢花,所以我们把这束花给您插在瓶里,好吗?您的学生们。”
她心头非常激动。
从此以后,保荣的桌上总会有一瓶鲜花。春天是丁香,夏天是野玫瑰、土茉莉,秋天是西番莲和野菊花,即使是冬天,孩子们也会细心地在瓶底铺上卵石。养上水仙。这些花,有的是孩子们家里种的,有的是他们到野地里采来的。每次花瓶里除了主要的花外,总还要点缀一些保荣叫不出名字的野草野花。保荣每天在这桌上备课、改作业、订班上的工作计划、写总结、批卷子……每当她累了的时候,只要一看见桌角的一瓶鲜花,就会忘记一切疲劳,更加努力地工作起来。有一次,保荣没把课文中的几个生词给孩子们讲懂,她一天都不舒服。学校里只有一个初中班,语文教师只是自己一个,问其他的教师。他们也说不清,查字典,字典上又说得太简单,怎么办呢?看来只有一个办法:到20里外县立中学去请教老教师。可是为了几个词,值得吗?正思索,她的眼睛转到了花瓶上。她好像看到了40颗渴求知识的孩子的心在她眼前跳动。她猛地围上围巾,顶着风沙一气跑了20里。当她在县立中学搞通了这几个词,满心欢喜地回来时,已经是晚上了。第二天,只用了几分钟,孩子们就完全搞通了这几个词的涵义,但为这短短的几分钟,保荣却花费了多少劳动备课啊!
后来,保荣发觉上自习课的秩序很乱。孩子们不但要在打铃十分钟后才勉强安静下来,而且有几个球迷还会偷偷出去踢球,留在教室里的也有看小人书的、弹纸飞机的……于是她决心和孩子们一块上自习。头一次,她提前五分钟到了教室,首先整理了一下桌面,把花瓶摆正,铃声一响,她就安静地坐下来,用心地备课、看参考书。起初,孩子们很紧张,以为老师一定会严厉地指责他们,可是看到老师也像个学生一样,默不作声地上自习,他们就再也不好意思偷跑出去玩了。
春天又到了。保荣从市里参加群英会回来,没有回宿舍,先跑到教室里去。孩子们都已散学回家了,可是教室前办公桌上的花瓶里,却依然插满刚开的丁香。保荣坐在桌旁,像第一次到学校一样,心里又翻腾起来。她想起两年来的种种事情。想着想着,她情不自禁地拿出自己心爱的记事本来,用笔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了几个大字:永远做一个尽职的教师!
1960年3月10日
【写作背景?自评】
写于在北京师范专科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