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贵州:余秋雨黔东南纪行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解读贵州:余秋雨黔东南纪行 |
 |
|
 |
解读贵州:余秋雨黔东南纪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20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221082435
·条形码:978722108243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解读贵州:余秋雨黔东南纪行》借用著名文化学者之眼,让读者从他的视野里去看黔东南。余秋雨将肇兴、隆里和西江等黔东南旅游的闪光点很好地提炼了出来,站的角度很高。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他都用独特的视角作了诠释。图文并茂是《解读贵州:余秋雨黔东南纪行》系的一大看点,余秋雨的黔东南之行图片生动有趣,有效地为读者弥补了从文字里想象的缺憾。短短的行程,让余秋雨专门为一个地区打造几篇文章,这是罕见的,说明了余秋雨对黔东南对原生态有着深厚的感情。
作者简介 喻帆,教授,天津大学天成城市形象策划公司创始人。著名城市形象策划专家。
编辑推荐 《解读贵州:余秋雨黔东南纪行》是喻帆编写的,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部分
黔东南原生态考察手记
伞下的侗寨
蚩尤的后代
我本是树
沿途漫谈(录音整理)
隆里
互生和谐的文化孤岛
肇兴
真正的公民社会
岜沙
人即树的生命哲学
三宝
谦恭自然和谐山水
西江
美丽超乎想象
镇远
诸神狂欢地
小结
原生态黔东南的力量
第二部分
日记/随笔
隆里
回忆
肇兴
鼓楼
岜沙
小黄
二玉
记忆
西江
银饰
镇远
河流
凯里
黔东南的微笑
跋
……
文摘 插图:


第一部分
黔东南原生态考察手记
伞下的侗寨
一
这是翠绿群山间的一个小盆地,盆地中间窝着一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寨。村寨的房屋全是黑褐色的吊脚楼,此刻正朦胧着灰白色的雾气和炊烟。把雾气和炊烟当作宣纸勾出几笔的,是五座俏拔的钟楼。
鼓楼底层开放通透,已经拥挤着很多村民和过路客人,因为在鼓楼边的花桥上,另一些村民在唱歌,伴着芦笙。
唱歌的村民一排排站在花桥的石阶上,唱出来的是多声部自然和声,沉着、柔和、悦耳。这些村民有一年被选到法国巴黎的一次国际合唱节里去了,才一开口,全场屏息,第二天巴黎的报纸纷纷评论,这是中国所有歌唱艺术中最容易被西方接受的一种。
村民们没有听过太多别的歌唱艺术,不知道法国人的这种评论是不是有点夸张。但他们唱得比平时更来劲了,路人远远一听就知道:咳,侗族大歌!
不错,我是在说一个侗族村寨,叫肇兴。地图上很难找得到,因此我一定要说一说它在地球上的准确方位:东经109°10’,北纬25°50’。经纬交汇处,正是歌声飘出的地方。
唱歌的村民所站立的花桥就像一般所说的“风雨桥”,很大,筑有十分讲究的顶盖,又把两边的桥栏做成两溜长椅。不管风晨雨夕还是骄阳在天,总有不少村民坐在那里观看河景,说说笑笑。此刻,桥头的石阶变作了临时舞台,原来坐在桥栏边的村民没有起身,还是坐着,像是坐在后台,打量着自己的妻子、女儿、儿子的后脑勺。
这些站在桥头石阶上唱歌的村民中,不同年龄的妇女都穿上了盛装。中年妇女的服装比较收敛,是黑色为底的绣花衣,而站在她们前面低一级石阶上的姑娘们,则穿得华丽、精致,配上一整套银饰简直光彩夺目。据说,姑娘们自己织绣多年的大半积蓄,父母亲赠予她们的未来妆奁,都凝结在这套服装中了。这里的财富不隐蔽,全都为青春在叮叮当当、闪闪烁烁。
领唱的总是中年妇女,表情比较严肃,但她们的歌声在女儿辈的身上打开了欢乐的闸门。我一遍遍地听,当地的侗族朋友在我耳边轻轻地介绍着歌曲内容,两头听下来终于明白,这样的歌唱是一门传代的大课程。中年传教给青年,青年传教给小孩,歌是一种载体,传教着人间的基本情感,传教着民族的坎坷历史。像那首《珠郎和娘梅》的叙事长歌,就在向未婚男女传教着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忠贞,为了爱情与忠贞应该作出什么样的抗争,付出什么样的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