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文学 >

人造天堂

2011-12-14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人造天堂 去商家看看
人造天堂 去商家看看

 人造天堂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08030098/9787108030092
·条形码:97871080300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文化生活译丛

内容简介 《人造天堂》中,渡德莱尔用极其细腻、抒情的语言,描述了酒、尤其是印度大麻和鸦片给吸食者带来的种种奇妙、精致、如梦如幻的体验,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他笔下那种时而美妙,时而混乱,时而庄严的迷醉感,恰似一座人造的天堂,一个辉煌但却虚假的世界,而作者自己也正是在这其中一步步走向毁灭。
“我要写的书不纯粹是生理学的,而是伦理学的。我要证明的是,那些追寻天堂的人所得到的是地狱,他们正在成功地准备着这个地狱,挖掘着这个地狱;这种成功,如果他们预见到的话,可能会吓坏他们的。”1864年,波德莱尔在布鲁塞尔演讲时如是说。
作者简介 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其诗集《恶之花》、散文集《巴黎的忧郁》、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现代生活的画家》、《1846年的沙龙》等均有中译本出版。
媒体推荐 在那些最适于刨造我腧胃的人造理想的麻醉品中……两种最有力的物质是印度大庥和鸦片。……对于这两种毒品所能产生的神秘结果和病态快乐进行的分析,其长期使用所不可避免的惩罚,最后,追寻一种虚假的理想所必然包含的不朽陛,就是本研究的主题。
  ——夏尔·波德莱尔
《人造天堂》是一首长篇散文诗。……这部道德的书本质上是-部诗学的书。
  ——法国批评家伊夫·福罗莱纳
编辑推荐 1860年,《人造天堂》刚一出版就广获赞誉,它是作者发表于1851年的《酒与印度大麻》和1860年出版的《人造天堂》两篇文章的合集。七年之后,波德莱尔,这位法国最重要的象征主义诗人之一,在度过了悲剧性的一生之后,死于鸦片依赖。
目录
前言:酒、印度大麻与鸦片

论酒与印度大麻——作为个性扩张的途径之比较

(1)
(2)
(3)
印度大麻
(4)
(5)
(6)
(7)

人造天堂——鸦片和印度大麻(1860年)给J.G.F
印度大麻之诗
(1)对无限的兴趣
(2)什么是印度大麻
(3)塞拉芬剧院
(4)人一神
(5)道德

鸦片吸食者
(1)婉转的措辞
(2)初步的自白
(3)鸦片的快感
(4)鸦片的折磨
(5)虚假的结局
(6)天才儿童
(7)童年的悲伤
(8)牛津的幻影
(9)结论

波德莱尔的生平与创作
……
序言 1851年,夏尔-波德莱尔发表了《酒与印度大麻》,当时他只不过是尝试过印度大麻一两次而已,他一生中没有成瘾;1860年,波德莱尔出版了《人造天堂》,这时他由于病痛而不得不经常吸食鸦片了。也许出于一种负罪感,他谴责印度大麻远远地超过了鸦片。在波德莱尔去世后出版的全集本和单行本中,都是在《人造天堂》的总名下,汇集了《论酒与印度大麻》和《人造天堂》这两篇文章的。
(一)
饮酒,服用印度大麻或吸食鸦片,可以程度不同地呈现陶醉、麻醉或迷醉的状态。它产生一种幻象,使人进入一种幻境。在这种幻象和幻境的作用下,人与对象的关系改变了,时间变得深不可测,空间成倍地扩大,物体异乎寻常地变大或变小,声音变得尖锐或沉闷,各种颜色都趋向极端,香气无孔不入。嗅觉、听觉、视觉彼此沟通,声音具有色彩,色彩具有曲调,音符成了数字,随着音乐在耳中展开,出现了千奇百怪的人,或兽,或物,纷纷做着匪夷所思的动作或形态。人的精神飘飘荡荡,不依不靠,一切苦难压力病痛斗争都消失了。
文摘 (1)对无限的兴趣
那些善于自我观察并记得他们的印象的人,那些像霍夫曼那样知道为自己建立精神晴雨表的人,在对他们的思想所进行的观察中有时候记下了美好的季节、幸福的日子和愉快的瞬间。有些日子,一个人醒来发现自己充满了年轻而有力的才华。他的眼皮刚刚从封闭它们的睡眠中挣脱,外部的世界就向他呈现出强有力的突起、明确的轮廓和令人赞叹的丰富色彩。精神世界打开了广阔的前景,一片新的光明。人满足于这种不幸是罕见而转瞬即逝的至福,同时感到更具有艺术的情趣和更为公正,一句话,更高贵。如果我把这种状态与普通的、日常的生活之沉重黑暗相比较的话,我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之为天堂状态,这种精神和感觉的非常状态有更离奇的地方,即它不是通过可见的、容易定义的原因创造出来的。它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聪明的饮食习惯的结果吗?这是呈现于思想上的第一个解释;但是,在这种奇迹,这种绝妙的景象滥用其肉体的能力之后,我们不能不承认,它的产生常常是一种超越于、不见于、外在于人的力量的结果。我们要说它是坚持不懈的祷告和精神的热情的一种回报吗?可以肯定的是,一种愿望的持久的上升,一种朝向上天的精神力量的张力,将是最适于产生这种如此辉煌如此荣耀的精神健康的状态;然而在想象力的罪恶的泛滥之后,在理智的无礼的滥用之后,这对于它的正常的、合理的运用来说正如解体的旋转对于健康的体操一样,它有时是根据什么样的荒谬的规律来表现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更喜欢把这种精神的不正常状态看做是真正的恩惠,看做是一面魔镜,人被要求自视为美,也就是说,他应该和能够成为的样子;在恭维的形式下的一种天使般的刺激,一种回归秩序的呼唤。同样,在英国和美国有其代表的某个唯灵论派别把诸如幽灵的出现和鬼魂一类的超自然现象看做是神的意志的表现,意在把看不见的现实的回忆唤回到人的精神之中。
在这种迷人的、奇特的状态中,各种力量达到了平衡,想象力虽然出奇地有力,却不能把道德感拖进危险的奇遇,一种美妙的感应力不再被作为罪恶或绝望的平常煽动者的病态的神经所折磨,我要说,这种美妙的状态没有先兆。它和幽灵一样是不可预见的。这是一种纠缠,然而是一种断续的纠缠,如果我们是聪明的话,我们应该从中获得一种更好的生活的信心,并且通过我们的意志的每日的运用能够达到这种生活的希望。这种思想的敏锐,这种感觉和精神的热情,应该每时每刻都显得是人的第一幸福;这就是为什么它只看即时的快感,不管不顾本身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