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技与新军事变革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军事科技与新军事变革 |
 |
|
 |
军事科技与新军事变革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34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9787309038613
·条形码:97873090386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军事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军事科技与新军事变革》讲站在2l世纪的战略高度,就不能不用新的视角去审视现代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就不能不用新的思维去研究新军事变革所引发的全新战争。正如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的那样,要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懂得高技术,缺乏高技术知识,是不行的。学习和掌握高科技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
知识是一种战争资源,而且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特别在军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知识所引发的变革,知识所带来的巨大驱动力,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军事世界的认识,大大地推动了军事技术领域的革命,军事理论的创新和军队结构的转型。高科技战争拉开了序幕,战争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作者简介 顾伟:1974年5月出生,1991年8月入伍,1998年3月毕业于空军导弹学院,获军事硕士学位。现任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教研室讲师。近年来,先后主(参)编著作4部,在《新民周刊》、《E时代》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参与的《分布交互式体系结构协议数据单元标准研究》课题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以军事专家身份担任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特邀军事评论员。
目录 第一章军事航天技术及应用
一、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军事航天系统构成
三、军用卫星
四、天军与太空战
第二章军用数字化技术及应用
一、数字化技术的基本内容
二、数字化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三、数字化部队
四、数字化士兵
第三章精确制导技术及其应用
一、精确制导武器的组成及分类
二、精确制导方式
三、弹道导弹防御
第四章电子对抗技术及应用
一、电子对抗的发展与作用
二、雷达电子对抗
三、无线电通讯电子对抗
四、光电对抗
五、未来电子战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核技术及其应用
一、核技术与核武器的发展
二、核武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三、核武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核裁军与核军控
第六章新概念武器
一、定向能武器
二、动能武器
三、非致命武器
四、气象武器
五、基因武器
六、纳米武器
第七章新军事变革
一、新军事变革的称谓
二、新军事变革的定义
三、新军事变革的构成要素
四、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五、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
第八章美俄新军事变革
一、诱发和推动美国新军事变革的动因
二、美国推进军事变革的整体思路
三、美国在军事理论方面的变革
四、美国在军队建设方面的变革
五、美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变革
六、俄罗斯的新军事变革之路
七、俄罗斯对未来战争的认识
八、俄罗斯推进军事变革的具体措施
第九章新军事变革推动下的伊拉克战争
一、伊拉克战争简要经过
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战略战术
三、伊拉克战争的几点启示
后记
重要参考文献341
……
序言 站在2l世纪的战略高度,就不能不用新的视角去审视现代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就不能不用新的思维去研究新军事变革所引发的全新战争。正如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的那样,要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懂得高技术,缺乏高技术知识,是不行的。学习和掌握高科技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
知识是一种战争资源,而且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特别在军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知识所引发的变革,知识所带来的巨大驱动力,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军事世界的认识,大大地推动了军事技术领域的革命,军事理论的创新和军队结构的转型。高科技战争拉开了序幕,战争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全新技术装备如雨后春笋,“聪明弹药”、“灵巧武器”、“隐身飞机”、“消声潜艇”、“机械蚂蚁”等功能各异的兵器琳琅满目,幻想中的神奇武器变成了现实;“知识战争”、“信息优势”、“数字化战场”、“光电对抗”、“水声对抗”等新术语层出不穷;“非线式”作战、“非接触”作战、“非对称”作战、“网络中心战”、“效果中心战”、“行动中心战”、“全维作战”、“信息战”等理论,已经成为制胜理论的新军;“点穴”、“休克”、“斩首”、“致盲”、“致聋”、“震慑”、“瘫痪”、“群岛”、“奔袭”、“蛙跳”等战法,不断加入到作战样式的行列;“军队转型路线图”、“目标部队”、“海上盾牌”、“联合特遣”、“主宰机动”、“全维保护”、“集中后勤”、“决策优势”、“跨越一代”、“聪明花费”等成为军队结构转型的全新目标。所有这些变化,都与知识相关联,都是新军事变革给人们带来的收获。了解、认识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和新军事变革,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必定会不断丰富我们的头脑,把我们打造成一名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知识型军人。
文摘 基于市场竞争,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动力。缩小特征尺寸从而提高集成度是提高产品性能/价格比最有效手段之一。只有特征尺寸缩小了,在同等集成度的条件下,芯片面积才可以做得更小,同等直径的硅片产出量才可以提高。当然,加入硅片直径,同样也可以提高产出量,而集成度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产出量,而且可以使产品的速度、可靠性都得到提高,相应的成本可以降低。
基于上述原因,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集成电路自发明以来的40年间,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3年提高4倍。这就是由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的Gordon.E.Moore博士1965年总结出来的规律,被称为摩尔定律。
大生产的硅片直径以200ram为主,但300mm直径的硅片已在2000年前后开始出现。2015年左右有可能出现400mm一450mm直径的硅片。目前的芯片主要采用光蚀刻技术制造,即让光线透过刻有线路图的掩膜照射在硅片表面以进行线路蚀刻的技术。当前主要是用紫外光进行光刻操作,随着紫外光波长的缩短,芯片上的线宽将会继续大幅度缩小,同样大小的芯片上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从而推动半导体工业继续前进。但当紫外光波长缩短到小于193nm时(蚀刻线宽0.18mm),传统的石英透镜组会吸收光线而不是将其折射或弯曲。
后记 笔者对高技术战争性质、规律的思考和新军事变革的认识与研究,始于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不久。但那时囿于材料太少,一直停留在预研的状态。后来,随着人们对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进而对整个高技术战争和新军事变革研究的深入,各种专门的、全面的、系列的材料与学术成果愈来愈多,才使得对新军事变革有了相对系统、全面的认识。因此,本书的写成,首先应感谢有关专家、学者和领导在军事科技、高技术战争与新军事变革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为我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基础。
同时,《军事科技与新军事变革》一书的写成是一回事,能不能顺利地把它呈献给广大读者又是另一回事。在这里,首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的领导给了我实现愿望的机会,感谢南京政治学院领导和上海分院领导对我的信任。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沈国权教授,训练部部长、博士生导师张克难教授,基础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毛林根教授,上海国防研究所所长方敏教授,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教研室领导、专家和各位同事的指导、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真挚的谢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掌握的资料和自身水平有限,书中可能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恳请各位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