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机械 >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

2011-11-2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 去商家看看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 去商家看看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20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7504570923
·条形码:97875045709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丛书

内容简介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各业务部门的专家,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部署编写的。全书内容共分六章,从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生产与事故的特点人手,精选了有关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事故隐患治理的规章制度,讲述了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知识,重点介绍了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生产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防范措施,并精选了全国典型的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丛书”之一,可作为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的指导用书,还可作为全国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从业人员和班组学习的安全培训教材。
编辑推荐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讲述了: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事故滋生的土壤,是事故的前兆;事故是隐患的必然结果。隐患不除,事故难绝。国务院办公厅在2008年2月16日发出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中,明确要求各地区、各行业(领域)的全部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一些高危行业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商贸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决不是一时性的、临时性的工作安排,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不断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与监督”。
目录
第一章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与事故特点
第一节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第二节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事故特点与原因

第二章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事故隐患治理有关规章与管理制度
第一节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节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的相关规章
第三节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事故隐患治理的相关制度

第三章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检查
第一节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检查的依据与要求
第二节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

第四章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
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简介
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与管理监控
第三节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事故隐患治理经验与做法

第五章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节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第二节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参考

第六章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节 机械伤害典型事故案例
第二节 起重伤害典型事故案例
第三节 灼烫伤害典型事故案例
第四节 触电伤害典型事故案例
第五节 物体打击伤害典型事故案例
第六节 其他伤害典型事故案例

附录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
附录2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
序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阶段,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社会管理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必然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问题。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中,由于一些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装备陈旧,安全条件落后,历史欠账较多,再加上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进一步加大了安全风险。因此,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安全事故多发、高发、易发时期。突出表现为全国重特大伤亡事故不断发生。
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事故滋生的土壤,是事故的前兆;事故是隐患的必然结果。隐患不除,事故难绝。国务院办公厅在2008年2月16日发出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中,明确要求各地区、各行业(领域)的全部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一些高危行业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商贸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决不是一时性的、临时性的工作安排,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不断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与监督”。
文摘 插图:


二、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事故原因分析
1.机械设备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四种类型
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使用的机械设备类型繁多,所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也各异,但是可以将机械设备产生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1)机械性伤害危险因素。这类伤害是由设备、构件、硬性物体直接与人的肌体发生作用而引起伤害,如碰撞、打击、切割、磨削、冲砸、跌落等。
(2)火灾爆炸性危险因素。由可燃物引起火灾、爆炸,或因设备爆炸而引发的事故伤害,如易燃、易爆物爆炸危害,锅炉、压力容器爆炸,气焊火灾危害等。
(3)电气危害性危险因素。由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引发的事故危害,如电击,值得指出的是,在爆炸危险环境下,电气危害还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危害。
(4)职业毒害性有害因素。如尘、毒、噪声、辐射等危害因素。
根据产生的危险因素和引起的事故灾害特点不同,以及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重点不同,可以将机械设备(设施)划分为四类:机械类设备,如各种加工类机械、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等,它们主要引起机械性伤害;电气设备,如变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电焊机等,它们主要引起电气性伤害;受压容器类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反应器类等,它们主要引起爆炸事故;燃烧爆炸危险设备设施,如化学危险品库、油库、乙炔发生站、制氧站等,主要事故是火灾与爆炸。
2.机械制造与加工事故的直接原因
机械制造与加工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两个方面。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如: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体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
(2)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违反操作规定,注意力分散,忽视个体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不安全装束等。
3.机械制造与加工事故的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