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欧洲微笑的建筑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让欧洲微笑的建筑 |
 |
|
 |
让欧洲微笑的建筑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69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ISBN:9787108027719
·条形码:978710802771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在欧洲有千百年历史积淀的古典端庄的建筑群中,有着一些宛如天外来客般的新潮设计,这一座座梦幻般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怪诞建筑,会让你忍俊不禁。弗兰克·盖瑞的建筑会让人有吸毒一般的感觉,建筑居然还分“科幻派”和“奇幻派”斗个不停,变成博物馆群的鲁尔区旧工业基地类似于北京的798工厂……而在不计其数的严肃说教的建筑书籍中,建筑旅行家朱沛亭先生以带有台湾气息的幽默文字来调侃建筑,讲解它们的“酷毙”和“闷骚”,这样一本建筑书本身同样会让您微笑甚至捧腹的。
作者简介 朱沛亭,1968年生于台北,成功大学建筑系、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毕业,建筑师高考榜首,现任职南亚技术学院建筑系讲师,城市设计师事务所共同主持人。以上冠冕堂皇的学历和职称完全是无趣的官方说法,认识的人就知道,其实作者是典型的O型双子座个性,表面上是乖乖牌,内心极不想受传统制度束缚;对很多事物都很有兴趣,像是摄影、音乐、阅读、电影、旅行、咖啡、汽车等等,乍看之下多才多艺,骨子里却都只有五分钟热度,最近的兴趣及工作重心放在室内设计。建筑旅行的计划仍在持续进行中,相关文章陆续发表在《家饰杂志》(Interior World)上,著有《建筑,在旅行的路上》。
编辑推荐 在欧洲有千百年历史积淀的古典端庄的建筑群中,有着一些宛如天外来客般的新潮设计,这一座座梦幻般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怪诞建筑,会让你忍俊不禁。弗兰克·盖瑞的建筑会让人有吸毒一般的感觉,建筑居然还分“科幻派”和“奇幻派”斗个不停,变成博物馆群的鲁尔区旧工业基地类似于北京的798工厂……而在不计其数的严肃说教的建筑书籍中,建筑旅行家朱沛亭先生以带有台湾气息的幽默文字来调侃建筑,讲解它们的“酷毙”和“闷骚”,这样一本建筑书本身同样会让您微笑甚至捧腹的。
目录 自序
扭曲形体之旅——弗兰克·盖瑞在欧洲
建筑的追星族
弗兰克·盖瑞牌安非他明
古城里不甘束缚的风骚女子
到欧洲最长的酒吧买醉
……
序言 这几年来,只要稍有空闲,心底就会传来这样的声音:“去欧洲旅行吧!“就像村上春树在《远方的鼓声》这本书里写的:“心里那个声音像是远方传来的大鼓,不时隆隆地响起,驱使着你向欧洲前进。”后来虽然经过多次的欧洲自助旅行,心底的声音仍然没有消失,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如此沉迷于到欧洲旅行?如此无法自拔?我自己也非常纳闷。直到最近才让我归纳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本书的书名——“让欧洲微笑的建筑”。
乍看之下,你一定很好奇,急着想知道是什么建筑这么厉害,能让欧洲微笑。很抱歉,它不是哪一间大教堂,也不是哪一栋美术馆,甚至连个标准答案也没有!有没有搞错7那这个书名到底是在讲什么,搞了半天不是在胡闹吗? 且让我从头说起。你一定听人家说过:“学设计的人一定要去欧洲旅行。”一开始,我也对这个讲法深信不疑,可是第一次跟着“走马观花旅行团 ”去欧洲之后,我就有了小小的疑问:在巴黎,跟人家挤破头去埃菲尔铁塔、去香榭丽舍大道:在罗马,也是人挤人去斗兽场、去许愿池:回来之后,心中只充满着兴奋的心情,到处想向朋友炫耀说:“我真的去过那里喔!” 完全看不出这和学不学设计有什么关系。不过喜欢出去玩,毕竟是人的天性。(废话!连我们家的狗都喜欢出去玩。)我又在不明所以的状况下,被某种不明所以的东西所吸引,开始第二次、第三次的多次欧洲自助旅行。随着次数愈来愈多、玩得愈来愈深入,对当初那句话又有了不同的体会。说到这,要先感谢亲爱的老婆大人,当年牺牲自己到人生地不熟的比利时工作一年,让我从“走马观花的观光客”摇身一变成为“住在那里的人”。这种经验和以往“背行李赶火车游欧洲”的自助旅行大大不同,尽管后来辞去工作搬回台湾,当有机会再去欧洲旅行时,虽然同样是背着行李赶火车,但和当初“ 青涩时代”的境界早已大不相同,因为住过那里,才能对欧洲人、欧洲事有更深入的观察。
扯这么多,到底和“让欧洲微笑的建筑”有什么关系?回到“学设计的人一定要去欧洲“这句话,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于对此有了自己的结论。原来去欧洲,不一定只锁定在卢浮宫或大英博物馆,当然那里有欧洲历史的精华没错,但就算你每间博物馆都进去闭关一个星期,也不见得对设计功力有什么帮助!走出户外,新一代设计者可以看的东西更多!现在欧洲街上就有许多世界最新的设计,不论是服装也好,居家用品也好,乃至商家的店面、招牌,样样充满实验性的美感,而且都不是随便乱做的。这些新玩意儿大多是经过重重竞争,从众多具有深厚美学基础的高手中脱颖而出,才能在寸土寸金的欧洲土地上被实践出来,而且常常一出现就成为其他国家模仿的对象。套句从前念研究所时指导教授的一句名言,那种感觉真的是“俯拾遍地皆黄金!”就建筑物来说,我现在最着迷的是那种在古老唯美的旧建筑中,神来一笔、插入其中的怪异新建筑。这些建筑的造型与背后的设计想法都新潮地不得了,却又能和周围环境形成一种亦古亦今、新旧交融的奇妙搭配。同样身为设计者,我深深佩服欧洲人如此的美感和创造力。这些新建筑,我相信能让欧洲人在面对世界各国人士的时候,都露出骄傲的微笑,也让我们面对它们时,露出赞叹和崇拜的微笑:更重要的是,她们是身在严肃端庄的古典建筑群中,自己会发出微笑的可爱新建筑!这些”让欧洲微笑的建筑”,就是让我萦绕心头、念念不忘要去欧洲旅行的动力来源。
这本书其实是在几个非常幸运的条之下,才能完成的。别人欧洲拍了一大堆照片回来,多半看过一次就锁在柜子里,好多珍宝可能从此不见天日。
我比较幸运,因为在教书,不时要拿出来放给学生看,每多看一次,自己就有些新的体认,还能因此从照片中看到一些当时没注意到的东西,这是幸运之一:后来自己也投入设计工作,不消说,这些东西也变成设计灵感的来源,三不五时就拿出来端详一番,又会有新的发现,这是幸运之二,之后更阴错阳差,被杂志社相中成为专栏作者,为了写出每一篇文章,还要针对个案去找相关资料,看看原设计者怎么说,国外评论家怎么说,而不能只是我一个人自言自语,因此对他们的了解又更多了,这是幸运之三。以上这些条件凑在一起,才变出这本书,少了任何一项,我就会和其他人一样,变成单纯的背包旅行者。所以所有和上面相关的人士,我都要在此好好感谢大家! 当然,任何事情“有趣”、“好玩”才是最重要的,去欧洲如此,这本书也是如此。如果你是那种平常上班、上课老是提不起劲,一讲到旅行,精神就来了的好奇宝宝,相信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一起分享。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