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现代分析仪器原理 |
 |
|
 |
现代分析仪器原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489 页
·出版日期:2000年12月
·ISBN:7307027178
·条形码:97873070271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现代分析仪器在许多学科和高新技术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分析仪器原理》一书,将向我们全面、系统地介绍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主要技术原理及应用特性,使读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现代分析仪器最基本的原理和基础理论知识,确为一本高价值的教材。
《现代分析仪器原理》的编者们,突破了以往各类仪器分析的论著和教材中大篇幅地叙述仪器的分析方法、很少综合介绍仪器原理的局限,收集了国内外大量有关现代分析仪器方面的资料,并在长期从事大型仪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教材。本书以现代分析仪器最基本的带共性的功能部件为框架,以信息激发源、信息产生、传递系统、检测转换、信号处理及记录显示为线索,系统地讲述了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各功能部件的基本理论概念、技术原理以及常用器件的性质和特点。读完此书,你会发现书中着重加强了分析仪器设计思想的现代理论基础,突出强调了分析仪器带共性的主要功能部件的技术原理和基本概念,集中论述了每种功能部件的相关知识,使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加强,理论阐述加深,可以启迪你的联想,拓展你的思路。
媒体推荐 前言
现代分析仪器在许多学科与高新技术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广泛地需求推动了现代分析仪器的研制与生产,使之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仪器产业。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掌握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主要技术原理及应用特性,已成为本专业必修课的重要内容。
现代分析仪器几乎都是从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现代分析仪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形成了彼此独立的体系。实际上,以分析为目的的各类仪器仍然包含有基本的共同原则。在目前出版的各类仪器分析的论著和教材中,以叙述仪器的分析方法为主,综合介绍仪器原理的书籍甚少。为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现代分析仪器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与技术,为开发、应用研究现代分析仪器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编写了这本系统论述现代分析仪器基础理论、技术原理和概念方面的基础性教材。
本教材筹备始于1987年。在收集国内外大量有关现代分析仪器方面的资料,并在长期从事大型分析仪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适应仪器仪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方向教学要求的教材。之后,在专科生、本科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对教材内容取舍、编写方式、理论表述等进行改进和补充。这次重编对教材结构体系进行了调整,改写了部分内容,补充了部分章节,使之更加完善。
本教材以现代分析仪器最基本的带共性的功能部件为框架,以信息激发源、信息产生、传递系统、检测转换、信号处理及记录显示为线索,分章逐一论述。第一章为现代分析仪器概论,介绍了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应用及发展趋势。第二、三章为激励源,介绍分析仪器中所用的主要激励源的形成理论与概念及常用器件的结构、原理与技术性能。第四、五章为物质的相互作用,论述由激励源发出的辐射、粒子(电子、离子)与物质(分析对象)的相互作用规律。第六章为分析器,主要讲解对信号的分解知识,介绍了辐射分析器、能量分析器和质量分析器。第七、八、九章讲述传递信号的光学系统和电子、离子分析系统知识。第十、十一、十二章分别介绍对信号的检测原理、技术,讲述了常见的辐射、射线、电子、离子探测器及现代传感技术。第十三章简要介绍了信号测量系统中的传感器接口电路、信号加工、处理技术和信号记录方法。
本书加强了分析仪器设计思想的现代理论基础,突出了分析仪器带共性的主要功能部件的技术原理和概念,集中论述每种功能部件的相关知识,使知识系统性加强,理论阐述加深,这将有益于启迪联想、拓展思路。
本书为仪器仪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础教材,可作为应用化学、应用物理、材料分析、工业分析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研究生参考书。它也适用于从事现代分析仪器研究、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各类科技工作者阅读。
本书系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大学出版社教材基金资助,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关怀与支持使我们深受感动,王春林工程师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编排体系和内容选取方法,是对现代分析仪器基础知识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限于编者水平,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 者
1998.10
编辑推荐 现代分析仪器在许多学科和高新技术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分析仪器原理》一书,将向我们全面、系统地介绍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主要技术原理及应用特性,使读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现代分析仪器最基本的原理和基础理论知识,确为一本高价值的教材。
《现代分析仪器原理》的编者们,突破了以往各类仪器分析的论著和教材中大篇幅地叙述仪器的分析方法、很少综合介绍仪器原理的局限,收集了国内外大量有关现代分析仪器方面的资料,并在长期从事大型仪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教材。本书以现代分析仪器最基本的带共性的功能部件为框架,以信息激发源、信息产生、传递系统、检测转换、信号处理及记录显示为线索,系统地讲述了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各功能部件的基本理论概念、技术原理以及常用器件的性质和特点。读完此书,你会发现书中着重加强了分析仪器设计思想的现代理论基础,突出强调了分析仪器带共性的主要功能部件的技术原理和基本概念,集中论述了每种功能部件的相关知识,使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加强,理论阐述加深,可以启迪你的联想,拓展你的思路。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分析仪器概论
第一节 分析仪器的作用
第二节 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分析仪器的分类
第四节 分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文摘 书摘1
第一章分析仪器概论
第一节分析仪器的作用
现代分析仪器以准确地表征物质的特性及其变化过程为目标,为人们提供了不断深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保证。分析仪器的制造、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分析应用工作三者密不可分。分析方法必须在仪器化之后才能被人们用于各个方面,从而促进分析仪器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运用分析数据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表征产品的质量。食品和药物的质量监测是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保证。近年来,分析样品已由原来微量级减少到超微量级。要测定的组分浓度由10-6级降低到10-12级甚至更低。现已有监测极限低到10-18级以下的技术。这就意味着对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分析方法的选择性、针对性也要求更高。对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既要考虑分析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影响,又要求尽可能提供生物样品的深层次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因而,许多分离方法和鉴别技术以及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应运而生。
分析仪器的作用大致可以归结为两方面:(1)分析仪器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必要条件。如认识自然界各类元素及资源、天体及物质变化过程,认识生物体中分子级的结构等;(2)分析仪器对人类生活及生产起着保证作用。如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测与控制,产品的质量检查,药物质量的规范,环境质量的监控等。
分析仪器既适用于固体、液体或气体样品的测定,又适用于实验室分析及生产流程中的分析。分析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价态分析、状态分析、微区分析、形貌分析及各种物理化学数据的测定等。
分析仪器在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认识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17世纪,牛顿发现的光谱现象,曾在物理学和化学的应用中取得惊人的成就。当时用棱镜分光镜陆续发现了新元素,如铷、铯、铊、氦、铟和镓等。根据原子光谱的信息,从实验上证实了玻尔原子模型,并进一步了解到原子内部的运动状况。根据谱线的精细结构,1925年发现在原子内电子除了绕核运动之外,还存在电子自旋运动。用分辨率更高的仪器又进一步发现了光谱的超精细结构。研究表明,在原子内部还有原子核效应,包括核自旋效应和同位素效应。光谱仪器的分辨率达到106~108,可以从实验上研究分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如果仪器分辨率达到109~1011就可以了解分子中电子的轨道运,动和原子核自旋之间的磁相互作用。如果分辨率再提高到10”~1015,则可进一步研究分子中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