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交通 >

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技术

2011-11-0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技术 去商家看看
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技术 去商家看看

 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页码:19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113092665
·条形码:9787113092665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技术》是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众多研究和建设成果的集成,反映了黄土隧道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认识与经验。书中归纳总结了黄土围岩工程特性,提出了黄土围岩的细化分级、围岩荷载特征、锚杆和支护结构受力特征、隧道结构设计方法等关键设计技术;阐述了黄土隧道稳定性、施工变形控制和下穿构既有铁路、公路等建筑物快速安全施工技术;揭示了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的形成机理与裂缝规律,提出了防止有害地表裂缝的施工控制标准、地表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等。
编辑推荐 《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技术》为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黄土隧道建设技术背景
一、黄土隧道建设技术现状
二、黄土隧道建设技术特点
三、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
四、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技术的意义
第二节 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的主要成果
一、黄土工程特性的深化认识
二、大断面黄土隧道设计理念
三、大断面黄土隧道安全施工技术
四、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构(建)筑物安全施工技术
五、施工地表裂缝形成机理与处理技术
第三节 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展望
一、盾构(TBM)法
二、隧道围岩变形控制分析工法
三、大断面少分步工法
第一章 黄土的特征及隧道围岩分级
第一节 我国黄土的分布及特征
一、黄土地区分布情况
二、黄土的特征
第二节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黄土工程特征
一、沿线黄土隧道黄土分布情况
二、黄土物理力学特性
第三节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黄土围岩分级
一、黄土隧道围岩分级的意义及分级原则
二、围岩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分析
三、黄土隧道围岩分级

第二章 大断面黄土铁路隧道设计关键技术
第一节 隧道衬砌内轮廓设计
一、隧道衬砌内轮廓控制因素
二、单洞双线和双洞单线方案选择
三、衬砌内轮廓的设计
第二节 隧道衬砌支护参数设计
一、衬砌结构类型选择
二、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
三、黄土隧道结构设计参数取值建议
第三节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设计
一、黄土隧道变形特征
二、施工方法的选择
三、施工方法适用性及综合评价
四、四种工法的技术关键
第四节 湿陷性黄土隧道基础处理
一、湿陷性黄土工程特性
二、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第三章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第一节 洞口工程
一、洞口防排水及边仰坡开挖
二、进洞施工
三、明洞、洞门施工
第二节 黄土隧道开挖方法
一、双侧壁导坑法
二、CRD法
三、弧形导坑法
四、弧形导坑二台阶四步开挖法
五、大断面黄土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黄土隧道预支护与初期支护技术
一、超前预支护
二、初期支护
第四节 黄土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一、排水盲管施工
二、防水板施工
三、止水带施工
第五节 黄土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技术
一、仰拱及仰拱填充施工
二、临时支护拆除
三、衬砌施工技术
第六节 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加固施工技术
一、加固方法
二、施工工艺
三、技术要点
四、施工实例
第七节 辅助坑道施工技术
一、斜井施工方法
二、斜井进入正洞的挑顶施工技术
第八节 施工通风与防尘技术
一、施工通风的特点与要求
二、大断面长隧道施工通风
三、施工防尘、降尘措施

第四章 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构(建)筑物施工技术
第一节 浅埋黄土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二、架空既有线、双侧壁导坑法方案
三、超前管棚、双侧壁导坑法方案
四、超前管棚、弧形导坑法方案
第二节 浅埋黄土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工艺
三、监控量测
四、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第三节 浅埋黄土隧道下穿构筑物(公路)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方法
三、施工监测
四、施工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第五章 黄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
第一节 黄土隧道施工监控的重点与方法
一、监控量测项目及重点
二、监控量测方法
三、监控量测频率
第二节 量测信息分析与反馈
一、洞内外观察信息分析与反馈
二、洞内位移信息分析与反馈
三、土工试验信息分析与反馈
第三节 黄土隧道变形控制基准及变形管理
一、变形判别标准
二、位移速率判别标准
三、变形管理等级
第四节 黄土隧道施工变形规律
一、地表沉降与工序及雨水的关系
二、地表沉降与拱顶下沉的关系
三、洞内收敛变形规律
四、中隔壁撤除变形规律

第六章 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成因与防治技术
第一节 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调查与测试
一、调查内容
二、隧道施工地表裂缝规律
三、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深度规律物探测试
四、坑探测试
第二节 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规律数值分析
一、黄土隧道施工裂缝趋势有限元分析
二、黄土隧道施工地层裂缝发展规律离散元分析
第三节 黄土隧道施工地层裂缝规律室内模型试验
一、模型试验相似比的确定
二、模型试验装置
三、模型试验相似材料选择
四、室内模型试验工况
五、室内模型试验成果
第四节 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对隧道长期稳定性影响
一、分析模型
二、计算结果
三、一般认识
第五节 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防治技术
一、隧道施工时地表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二、有害地表裂缝施_亡预防控制
三、地表裂缝的处理措施

第七章 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管理
第一节 工程特点及初期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一、工程特点分析及对策
二、重、难点工程梳理及对策
三、初期建设管理中的技术难题
第二节 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组织管理
一、施工管理模式
二、施工方法和进度指标计划
三、机械设备配置
四、施工技术指导总则
五、主要施工管理制度
六、施工安全管理
七、施工安全抢险救援预案
八、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三节 黄土隧道施工塌方案例
一、某隧道进口塌方
二、某隧道斜井工区正洞塌方
三、某隧道出口塌方
参考文献
……
序言 我国是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我们祖先很早就利用黄土特性开挖窑洞。黄土具有不同方向的原生与构造节理,特别是垂直节理发育,并具有多孔性,结构疏松、密度低;黄土粒间结构使黄土遇水易崩解、剥落,多具湿陷性。过去已建的铁路黄土隧道多为小断面隧道,建设中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和坍塌、渗漏水、衬砌开裂等问题;大断面黄土隧道在施工时对土体扰动区域大,极易产生突然性坍塌和大面积的地面开裂等灾害。如何建成大断面黄土隧道是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
铁道部组织建设管理、设计、施工和科研院所等部门联合攻关,采用了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综合手段,对黄土围岩工程特性、设计理念、施工技术等众多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与监控技术”、“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合理支护参数及地表沉降控制技术”和“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地表裂缝控制技术”等一批研究成果。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黄土的特征及隧道围岩分级
我国黄土分布区域大,各地区厚度不一,形成年代、成因各不相同,工程特性相差较大。黄土具多孔性,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隧道易沿垂直节理面产生坍塌。针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大跨黄土隧道,须对黄土的特性、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进行针对性设计。另外,目前《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对黄土隧道分级以形成年代划分,对物理特性考虑较少,难以适应大跨黄土隧道的设计、施工需要,故针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黄土地层隧道,考虑其成因、形成年代、主要物理力学参数等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本线黄土隧道围岩分级设置亚级细化,以满足设计施工需要。
第一节 我国黄土的分布及特征
一、黄土地区分布情况
我国黄土以分布广、厚度大、地层层序完整、古土壤清楚而著称于世。自西向东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分布面积63.5万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6%。尤其是在西起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北起长城,南抵秦岭的黄河中游地区,地表几乎完全为黄土所覆盖,连续分布面积达44万km2,形成了地层连续、厚度大、面积广、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为世界所罕见。
各地区黄土总厚度不一,一般来说,高原地区较厚,而以陕甘高原最厚,可达100—200m,而其他高原地区一般可达30—100m,河谷地区的黄土总厚度一般只有几米到30m,且主要是新黄土,老黄土常缺失。
二、黄土的特征
黄土是第四纪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陆相沉积的一种特殊土。《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TB J12—96)根据成因将黄土分为黄土、黄土质土两大类,按成时代并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又将黄土分为老黄土、新黄土、非湿陷性黄土和湿陷性黄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