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禅宗大师马祖道一

2011-11-06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禅宗大师马祖道一 去商家看看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禅宗大师马祖道一 去商家看看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禅宗大师马祖道一


基本信息·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页码:49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
·ISBN:7801237285
·条形码:97878012372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作者简介 郑晓江,1957年6月生,江西万载人,专门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研究,尤擅生死哲学、生命教育的研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江西师范大学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哲学与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史学研究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已出版专著:《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穿透人生》、《传统——现代人的两刃剑》、《中国人生精神》、《西方人生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之源》、《拷问人生》、《中国死亡智慧》、《杨简》、《祸福之门》、《生死智慧》、《善死与善终》、《中华贤哲》、《超越死亡》、《生命终点的学问》、《寻找人生的真谛》、《八千里路云和月》、《神游千古》、《中国生命学》。
主编著作有:《宗教生死书》、《江右思想家研究》、《中国神秘术大观》、《中国死亡文化大观》、《中国生育文化大
媒体推荐 书评
宝峰净域,法雨源流,天下丛林从此启;
马祖道场,宗风广被,西来大意个中求。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宝峰寺方丈 一诚
马祖道一承传慧能法脉,将慧能的自性心诠释成平常心,并提出了平常
心是道、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的新理念,从而将心的佛教发展到了顶点,使
心的佛教在中国走到了其最成熟的形态。
——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刘泽亮  
马祖首创禅机跟公案来接引学人;马祖禅法中有很多语言概念是他第一
次首先用的,如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石头路滑、西来意、长
养圣胎等等;禅林中有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说,马祖是创丛林第一人
。——湖南佛教协会秘书长 法通
编辑推荐 即心即佛:心性一如,佛性平等,自信自立是修行者的思想基础;非心非佛:妄念生死,迷悟一念,应无所住是修行者的解脱关键。马祖是中国佛教禅宗史上最有声望的人物之一,他的禅风个性明快峻烈,不仅在当时影响广泛,而且一直影响到后世禅宗各派。后世的临济宗、沩仰宗都出于他的禅系。他阐扬的“顿悟”说,使禅宗的宗风愈振;他的弟子怀海创立的《百丈清规》,以致禅宗几乎垄断了佛教。马祖在促进佛教中国化方面其功至伟,永载史册,被誉为“唐代最伟大的禅师”之一,本书是关于“江西马祖”的禅宗思想,让我们在他的禅宗世界里追寻这位传奇式禅学大师的足迹。
目录
马祖道一与洪州禅
《马祖语录》释义
“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从释迦牟尼到马祖道一
一、释迦牟尼的佛教
二、“心”的佛教:佛教在中国的变式
三、“料简”
……
文摘 书摘
7、问:“和尚为甚么说即心即佛?”师日:“为止小儿啼。”日:“啼
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日:“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日
:“向伊道:不是物。”日:“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师日:“且教伊体
会大道。”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日:“即今是甚么意?”
止小儿啼,典出《涅盘经》卷二十。杨树黄叶似金钱,哄小孩不哭。这
里喻指即心即佛之言句,只是对应初根,不可执著。即心即佛,又作即心是
佛,即心成佛。是说无论凡夫心、佛心,其心之体与佛无异,此心即是佛。
此系由《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之思想而来,也是《楞伽经
》如来藏思想的概括。这一思想早在慧能时代便是共通的观念。
“即心即佛”是为了破除人们向外求觅而拟设的一种方便;但为了破除
人们执著于“即心即佛”,又施设了“非心非佛”的方便;但若执著于“非
心非佛”和知解,则仍是成佛的羁累,于是又施设“向伊道不是物”更加以
破除。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物”三句,既是对《楞伽经》思
想的进一步发挥,同时,显然又渗透了般若空宗以及会通佛老空无一路的牛
头宗思想的成分。可以说是以般若空慧会通《楞伽》如来藏思想而作的极具
创造性的中国化表述。
通过三句,破斥人们的言语、见解的执著,启示学人内省自悟。但此三
句,无论是“即心是佛”,还是“非心非佛”、“不是物”,均非究竟,都
只是指示当下本心的方便。正如三句内在的前后关系一样,都只是权宜之教
,不可视为绝对不变的教条。马祖与大梅法常的一段公案即是典型的例证。
《广录》载:
大梅山法常禅师,初参祖。问:“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
常即大悟。后居大梅山,祖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师,得
个什么,便住此山?”常云:“马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
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常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
心非佛。”常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
即佛。”其僧回举似祖,祖云:“梅子熟也。”
8、师问僧:“什么处来?”云:“湖南来。”师云:“东湖水满也未?
”云:“未。”师云:“许多时雨水尚未满。”[道吾云:“满也。”云岩
云:“湛湛地。”洞山云:“什么劫中曾欠少?”]又问:“如水无筋骨,能
胜万斛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