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庄子》的智慧:傅佩荣《庄子》心得 |
 |
|
 |
《庄子》的智慧:傅佩荣《庄子》心得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
·页码:16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46107695/9787546107691
·条形码:97875461076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傅佩荣讲国学
内容简介 《<庄子>的智慧:傅佩荣<庄子>心得》内容简介: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谈起道家,最难懂的当然是这个道字。道并不是我可以客观加以界定的对象,而是包含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整体是唯一的,我们身在其中,又怎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我们看待任何事物,只要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那么随着观点的提升与扩大,眼界与心胸也将不同凡响。如果抵达道的境界,亦即可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则将觉悟一切都很好。
人生的种种切切,无论悲喜顺逆,最后难免都是船过水无痕。这时是只能低叹三声无奈呢,还是可以放旷慧眼、穿透表象,直观道之本体,见出一切变化都是道的姿态,若有苦乐,则纯属人为造作呢?庄子由此入手,以令人惊羡的达观心态,把人生的烦恼与痛苦一一点化,成为连绵无尽的美好风光。
在庄子笔下,我们看到他如何梦见蝴蝶、欣赏鱼乐、曳尾于涂、笑傲江湖。他口中的比喻,有如连环之珠,晶莹剔透而闪耀慑人,能使听者驻足沉思、若有所悟,甚至自觉惭愧、若负平生。他擅长描写平凡人的不凡,如庖丁解牛、痀偻丈人承蜩、大马捶钩之绝技、梓庆鬼斧神工、轮扁得心应手,等等。任何一样小技艺,只要长期专注去做,心无旁骛而乐此不疲,最后皆可登至化境,如有神助,甚至形同通灵一般,可以自娱娱人。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
傅佩荣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出版作品逾百种,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等多项殊荣。
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
编辑推荐 《<庄子>的智慧:傅佩荣<庄子>心得》:品味《庄子》体悟道家的智慧与境界。CCTV百家讲坛主讲专家傅佩荣教授解读《庄子》更精彩!
傅佩荣说:“智慧来自对人生整体的观照与洞察,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才可以欣赏万物的多姿多彩。”
傅佩荣代表作品
傅佩荣细说孟子
傅佩荣细说论语
傅佩荣细说老子
傅佩荣细说孔于
解读易经
解读老子
解读论语
解读孟子
解读庄子
哲学与人生
易经与人生
心灵导师
用智慧重建心灵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一卷)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
目录 前言:庄子的智慧
庄子概述
从容的风度
辩论不必要
朝三暮四
梦中的蝴蝶
别相信算命
大鹏鸟的寓言
鱼的快乐
从困境中觉悟
人心的奇妙
修炼入门
层次的差距
龙的传说
书本只是糟粕
孝顺的阶段
浑沌的寓言
避免双重伤害
权力的倾斜
利益与危险
养护生命
福与祸之间
蜗角之争的序曲
蜗角之争的寓言
游刃有余
承蜩与捶钩
放下的妙用
算命不如修养
虚幻人生
双面儒者
君子固穷
穷困之至
食古不化
逆耳忠言
松柏之姿
真实与真诚
纷乱的世间
保存真我
何去何从
再谈何去何从
不受拖累
沉思死亡
面对死亡
无所不在的“道”
最高的智慧
天人合一
外化而内不化
天地之大美
无用之用
超凡的意境
精神最可贵
无限的向往
……
序言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谈起道家,最难懂的当然是这个“道”字。“道”并不是我可以客观加以界定的对象,而是包含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整体是唯一的,我们身在其中,又怎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我们看待任何事物,只要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那么随着观点的提升与扩大,眼界与心胸也将不同凡响。如果抵达“道”的境界,亦即可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则将觉悟“一切都很好”。
人生的种种切切,无论悲喜顺逆,最后难免都是“船过水无痕”。这时是只能低叹三声无奈呢,还是可以放旷慧眼、穿透表象,直观“道”之本体,见出一切变化都是“道”的姿态,若有苦乐,则纯属人为造作呢?庄子由此人手,以令人惊羡的“达观”心态,把人生的烦恼与痛苦一一点化,成为连绵无尽的美好风光。
在庄子笔下,我们看到他如何梦见蝴蝶、欣赏鱼乐、曳尾于涂、笑傲江湖。他口中的比喻,有如连环之珠,晶莹剔透而闪耀慑人,能使听者驻足沉思、若有所悟,甚至自觉惭愧、若负平生。他擅长描写平凡人的不凡,如庖丁解牛、疴偻丈人承蜩、大马捶钩之绝技、梓庆鬼斧神工、轮扁得心应手,等等。任何一样小技艺,只要长期专注去做,心无旁骛而乐此不疲,最后皆可登至化境,如有神助,甚至形同通灵一般,可以自娱娱人。
文摘 人生处处都是限制,为了活得自在,就须一一加以突破。庄子特别指出四种:空间、时间、生死、义利。
首先,在空间方面,他举一个例子,就是《庄子·秋水》所描述的:秋天到了,下很多雨,山上的水就流入小溪,小溪又汇流到大河里,河水暴涨,河神非常得意,认为天下之美,尽在于己。天下最美、最了不起的就是我了。河水继续向东而流,到了大海,河神发现大海居然没有边,就很崇拜地向海神说:你才真了不起!我以前像井底之蛙,以为自己是最大的,现在才发觉海最大。海神说:你不要羡慕我,海在天地中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洞而已,整个中国在四海中,也只不过是仓库里的一粒米而已。海神的这段话让人吓一跳,不免心想:庄子怎么会有这么特别的思想,居然把中国看成一粒米一样,难道他是从太空看到的吗?我们知道,坐飞机从天上往下看,飞得愈高看地面愈小,等你飞到月球再看地球时,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拳头。而庄子在二千多年前,居然可以提其神于太虚而俯之,把自己的精神提到最高层次,然后往下看。这说明了庄子真是有一种太空人的本事。所以,方东美先生就用spaceman(太空人)来形容道家;既然提到太空人,另外一边的儒家可以称为timeman(时间人);太空人跟时间人是不一样的,太空人是能超越空间的限制,时间人则是配合时间的发展往未来开创。
庄子在第一篇《逍遥游》里就特别强调空间的超越。他借一只大鹏鸟作比喻,这个比喻不能由字面去看,若从字面去看的话:北海有一条鱼叫鲲,这条鲲很大,有几千里那么长。这当然是跟我们开玩笑,哪有这么长的鱼?哪有这么大的海容得下呢?更奇怪的是,这条鱼一变变成大鹏鸟。事实上这完全是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所谓的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庄子·天下》)你如果认真去问:真的有这回事吗?就难免要失望了。大鹏鸟的背也是几千里,往上一飞就是九万里。换句话说,数字在庄子手中像魔术一样,可以运用自如,他就以这种大鹏鸟一飞就是九万里的广阔概念,来俯视人间。
说大或说小,只是人们相对的、主观的认定,我们也有类似的经验,假如你很在乎一件事时,这件事就是天下最重要的;另外一个人如果不在乎这件事,会说这件事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庄子第一步就是要我们突破空间的限制:他用《秋水》里的河神来比喻,再配合大鹏鸟作为说明,使整个空间突然开阔起来。这样的空间,绝对不是真实的空间,而是想象的空间。两者相较之下,当然是想象的空间比较重要。因为真实的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