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医学 >

伤寒六经求真

2011-10-30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伤寒六经求真 去商家看看
伤寒六经求真 去商家看看

 伤寒六经求真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时代联信贸易
·页码:24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10802059/9787510802058
·条形码:97875108020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时代联信

内容简介 《伤寒六经求真》内容简介:《伤寒论》一书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一,历代医家将其奉为辨证论治的圭臬,医方之鼻祖。解读《伤寒论》,是历代中医的不懈追求。《伤寒六经求真》为作者旧著《伤寒论六经求真》的修订版。作者潜心研究《伤寒论》多年,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伤寒六经本身的矛盾中认识伤寒六经,并以六经病理界说为据,对伤寒病理过程中的杂病做了医分整理,使《伤寒六经求真》成为条理分明、秩序井然的辩证论治的医学系统,是学习、掌握和运用《伤寒论》的一条捷径。
作者简介 郭生白,名春林,宁润物,1927年生,河北武强县人,为名医世家第四代传人。幼年过庭之训以医为重;稍长,涉猎群书。于北平受业于李荩卿先生学古文学,范湘谷先生学英文、物理、化学,相继开始对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研读,二十岁开始临床。先生临床六十余年,通凑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所长,勤求古训,主要著述有《伤寒六经求真》《医事得失集》《求真斋医话》《阴阳五行新解》《沦中医之生态观》《本能系统论》及《思考治未病》等。  先生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做推广中医的演讲,为中医的复兴摇旗呐喊。2008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中医师承拜师大典”上发言并招收弟子。在临床之余,坚持每周在郭生白中医研究院举行中医公益讲座,为广大中医爱好者说白、《伤寒论》。先生年过八旬,神完气足,耳聪目明,仍为中医之复兴孜孜以求。
编辑推荐 《伤寒六经求真》:什么是病?排异反应是病,障碍是病!什么是治病?就是顺势利导完成排异过程,自主调节恢复和谐生态。以这样的观念来读《伤寒论》,我想,我们的思想都会进入“伤寒杂病论”的思想体系当中,才能与先师对话,才能领悟先师的奥妙意旨和深邃道理,才能掌握先师的圆机活法,这是进入仲景思想的一张入境证。
中医的核心是顺势利导,生命本能法则,生命本能利导方法在伤寒论。
目录
前百
第一编 伤寒六经概说
第二编 太阳病篇
第一章 太阳病概说
第二章 太阳病纲领
第三章 太阳病有汗病势
第四章 太阳病无汗病势
第五章 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证

第三编 阳明病篇
第一章 阳明病概说
第二章 阳明病纲领
第三章 阳明病上越病势
第四章 阳明病里热病势
第五章 阳明病下夺病势
第六章 阳明病过程中的继发性杂病

第四编 少阳病篇
第一章 少阳病概说
第二章 少阳病纲领
第三章 少阳病气机失调病势

第五编 合并病篇
第一章 合病病概说
第二章 伤寒阳性过程的合并病

第六编 少阴病篇
第一章 少阴病概说
第二章 少阴病纲领
第三章 少阴病阳虚病势
第四章 少阴病阶段的继发证

第七编 太阴病篇
第一章 太阴病概说
第二章 太阴病纲领
第三章 太阴病阳虚里寒病势

第八编 厥阴病篇
第一章 厥阴病概说
第二章 厥阴病纲领
第三章 厥阴病势
第四章 厥利
第五章 热利呕哕
第六章 阴阳易病差后劳复
附录
《伤寒论六经》是本能方法系统
再说少阳病与厥阴病
……
序言 《伤寒论》的研究和整理,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发扬始于继承,继承终于发扬。这也是个深化和提高的过程。要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还有个思想方法问题。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而唯物主义的自然辨证是揭示自然规律的思想方法。
一部《伤寒论》,在中国医学史上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它的作者张仲景被尊为医圣,这不是无缘无故的。这完全是它的科学成就所取得的结果。《伤寒论》的成就是伟大的,它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奠基的著作。由于《伤寒论》的诞生,使祖国医学在临床学上产生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这样说决不是尊经崇古。如果我们看不到或不认识古代的科学成就,继承就无从说起。如果我们对它叹为观止,那么发扬又从何而来呢!厚古、薄古都不是正确的态度。科学的发展总是前者为后者之师而后来者居上。说来总归是个继承和发扬的问题。
略述《伤寒论》的研究整理概况: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建安年代,后经西晋王叔和整理流传。自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没有重要的发展。到宋代,由于理学的推动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伤寒论》的研究整理流传,自宋到金、元以来整理研究者有十余家之多。成无已首倡于前,韩祗、朱肱、郭雍等继踵于后。这一时期的研究整理工作主要是逐条注释,包括字句脉证、方药及病理的探索。到明清两代,伤寒病的研究整理有了显著的发展,而且在众多的医家之间出现了不同观点的争论。二十世纪初叶,由于西医在我国的传播,给《伤寒论》的研究整理带来了新的内容。如章太炎、恽铁樵、陆渊雷等先生均在不同程度上用西医的生理病理知识对《伤寒论》的某些条文作了新的探索。
文摘 插图:


第一章太阳病概说
太阳病是伤寒病理反应在体表部位的阳性病理阶段。仲景在太阳病提纲中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疼而恶寒。”这是仲景为太阳病所作的界说。提纲所表明的正是伤寒病病理反应在体表部位阳性过程的根据。实验证明,健康的机体接种细菌后出现的发热恶寒,是人体对致病生物病原体的抗御反应。在发热的过程中,新陈代谢增高,组织中进行着大量的物质交换,机体功能表现为亢进的病理反应。这种功能亢进、代谢增高的病理反应,正是阳性病的共同特征。脉浮是血管扩张浅出,血流充盈的表现。它是为适应体表组织的抗御活动而增强血液供应,以满足体表组织代谢增高的需要而产生的。在抗御反应中于由于大量的物质交换所产生的过高的热量的调节与废物的代谢,要通过体表组织的汗腺来完成,所以,体温升高而发热。体温调节中枢使汗腺开张以排汗、散热,肌组织则收缩、颤抖以提高体温促使汗腺开张,而伴随肌颤抖而来的是冷感。
汗腺的开闭,是受体温调节中枢节制的。在生理状况中,冷感发生肌肉收缩颤抖。肌收缩颤抖又产生体温,亦发生冷感。如打喷嚏或小便时的肌收缩颤抖中有冷的感觉。这可以证明:肌收缩与冷感是同时伴随而来的东西。在太阳病中,发热恶寒汗不出则颤抖,颤抖越强则发热越高,恶寒越甚;若发热次一等,颤抖亦弱一等,恶寒也轻一等。发热恶寒所以是表病的阳性过程,正因为它是在体表组织部位发生的功能亢进的抗御反应。
在太阳病中,脉浮、发热恶寒、头项强疼是一个整体,不是孤立的东西。唯有脉浮才能使体表组织血流增加,唯其体表组织血流增加才可能发热,唯其体表血流充足才有可能使其代谢增高。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