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南朝纪事 |
 |
|
 |
南朝纪事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ISBN:9787807207061
·条形码:97878072070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佛教往事实录系列第2部
·图书品牌:天津华文天下
内容简介 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佛学专家,王志远;《帝国政界往事》作者、历史学者,李亚平;畅销历史作家、著名赫连勃勃大王,梅毅;联袂推荐!
一个奇特的朝代:南朝·梁;一个奇怪的皇帝:菩萨皇帝·萧衍《佛教往事实录》第二部;一种奇妙的融合:佛学东渐·三教合流。
写一个硕学尚佛的帝王:英雄一世,萧衍引领大梁帝国走向辉煌,建庙兴佛,流播深远;学问千秋,菩萨皇帝终因妄语葬送江山,活活饿死,令人叹惋。
写一个佛学东渐的时代:魏晋以降,世事动荡,天下生灵涂炭,无数孤魂待慰藉;佛法西来,度人度鬼,几度兴佛灭佛,多少佛事烟雨中。
齐明帝一夜高卧入梦,见“神入”直飞殿前,大喜。遂派人前往竺圆梦,从而拉开了国人寻佛的序幕……佛教传入中国,似乎以此事件为契机。
事实上,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南北朝是一个不能不提的时代,梁武帝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作者通过对卷帙浩繁的佛教文献、历史资料的征引、梳理,通俗地为读者讲述了梁武帝萧衍从士族子弟到官场风云人物,从权臣到皇帝的过程。西去东来的高僧、蹒跚西来的佛教、兴佛灭佛的帝王们……渐次登场,佛学对于一个帝王、一个王朝、一个时代乃至千年历史的影响跃然纸上。一段真正的佛学东渐史,如实呈现……
本书是“佛教往事实录”系列图书的第二部。作者以传记体的叙事风格行文,文笔从容流畅,血肉丰满,是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能轻松阅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朱岩,男,浙江海盐人,1963年生。1987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商业美术系。现受聘于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讲授心理历史学、佛教东渐史等课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系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儒、释、道及先秦诸子的学说均有涉猎。1994年开始定向研究佛学,小有所成,多次应邀讲解大、小乘经典。近年开始钻研原始佛教,并致力于专著的写作。
近年作品:
《告诉你一位真实的佛陀》,台湾大地出版社,2006年6月
《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5月
编辑推荐 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佛学专家,王志远;《帝国政界往事》作者、历史学者,李亚平;畅销历史作家、著名赫连勃勃大王,梅毅;联袂推荐!
一个奇特的朝代:南朝·梁;一个奇怪的皇帝:菩萨皇帝·萧衍《佛教往事实录》第二部;一种奇妙的融合:佛学东渐·三教合流。
写一个硕学尚佛的帝王:英雄一世,萧衍引领大梁帝国走向辉煌,建庙兴佛,流播深远;学问千秋,菩萨皇帝终因妄语葬送江山,活活饿死,令人叹惋。
写一个佛学东渐的时代:魏晋以降,世事动荡,天下生灵涂炭,无数孤魂待慰藉;佛法西来,度人度鬼,几度兴佛灭佛,多少佛事烟雨中。
齐明帝一夜高卧入梦,见“神入”直飞殿前,大喜。遂派人前往竺圆梦,从而拉开了国人寻佛的序幕……佛教传入中国,似乎以此事件为契机。
事实上,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南北朝是一个不能不提的时代,梁武帝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作者通过对卷帙浩繁的佛教文献、历史资料的征引、梳理,通俗地为读者讲述了梁武帝萧衍从士族子弟到官场风云人物,从权臣到皇帝的过程。西去东来的高僧、蹒跚西来的佛教、兴佛灭佛的帝王们……渐次登场,佛学对于一个帝王、一个王朝、一个时代乃至千年历史的影响跃然纸上。一段真正的佛学东渐史,如实呈现……
本书是“佛教往事实录”系列图书的第二部。作者以传记体的叙事风格行文,文笔从容流畅,血肉丰满,是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能轻松阅读的好书。
目录 《南朝纪事》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从权臣到皇帝
牛刀小试,助人助己
救人要先救己
……
文摘 插图


引子
公元395年,欧亚大陆的另一端,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完成了将近十个世纪辉煌而颇具规模的称霸后,分裂成东、西两部分。同一年,驰骋于中国北方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北魏,与一个叫做后燕的国家,在内蒙古凉城,进行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决战,大获全胜。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96年,北魏政权的开创者,鲜卑人拓跋珪,大大方方地宣布称帝,向世人宣称,他本人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唯一合法的帝王。此后这个帝国在北方,逐渐完成了他的征服。中国历史也以这一事件为标志,进入了近200年的南、北分治状态(实际上,在晋帝国政府被迫迁都的时候起,已经形成南北朝的格局)。公元4世纪的最后几年里,发生在东、西方的两个类似的分裂事件,前后仅相差一年。
此后,汉人的政权就在建康(今南京)这个偏安之都,象走马灯一样“朝起朝落”地更换着不同的王朝。到了梁武帝时期,南中国已经经历了晋、宋、齐、梁四个朝代。南、北的各自为政,正好提供了一对可供对比的参照系,让我们更加方便地跨越交错的时空,以大历史的眼光,考察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相关情况。
历史总是这样惊人地重复着类似的故事,就在印度著名的阿育王,为自己举行登极仪式(公元前269年,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统治者阿育王,在首都华氏城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灌顶仪式,相当于中国皇帝的登极大典。)的772年后,公元502年,在南中国的都城建康南郊,也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登极大典。这场登极大典的主人,就是38岁的萧衍,他就是梁武帝。此后,他的统治一直延续了47年。这位寿命不短的梁武帝,被后世的中国人尊称为中国的“阿育王”。
两位相距七百多年的皇帝,虽然一位在印度,另一位在中国,但最大的相同之处,就是他们在位期间,都极力地推崇佛教,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阿育王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将佛教奉为国教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曾不遗余力地将佛教从地区推广到全国,并由他亲自组织将佛教传播到西亚、中亚和南亚,使佛教在短短的几十年后,成为了国际性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