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地理 >

神奇龙里

2011-10-10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神奇龙里 去商家看看
神奇龙里 去商家看看

 神奇龙里


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
·ISBN:7221063818
·条形码:97872210638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贵州旅游文史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神奇龙里》《贵州旅游文史系列丛书》,在内容上包容了前面所说的各个方面,涉及自然风光、风情风物、文物古迹、民间工艺、历史人物等等,其丰富的内容是宣传贵州和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好资料。可以预料,这套丛书的出版,对弘扬贵州的历史文化,提高贵州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促进贵州旅游业上档次、上水平,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编辑推荐 《神奇龙里》是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总序
龙里县概况
龙里草原风情美
走近龙里草场
神工鬼斧猴子沟
“世外”猴子沟
茫茫林海的诱惑
三元河畔布依情韵
生态园中魁花奇香
异彩纷呈话休闲
贵阳的“后花园”
莲花山奇洞幽幽
夏游金龙谷
龙城的璀璨明珠——冠山
旖旎秀美的水桥景区
“水桥春涨”胜景
千古沧桑话营屯
水乡族中“小家碧玉”
丹青水墨绘布庄
神秘的渔洞河
玛格诺吉的人情味
高山草原上的钓鱼塘
“林木王国”中的元老们
千古之谜——巫山岩画
一梦历千年——巫山岩画群掠影
六百年云台古寺
云台山传奇
龙城八景
路漫漫兮红军魂
彳亍漫路古驿道
钟灵毓秀翠微寺
马放南山鼓声稀——明清徙居龙里的将门后裔纪略
深山幽谷造纸人
谜一样的五百里观音洞
谷龙吊洞考古
黔南苗岭一奇葩
绿色苗药方兴未艾
桑梓桃李芬芳地
美哉,清水江畔农民画
丰富温馨的“花园”文化
龙城舞龙
布依管毫畅想曲
苗乡摆省掠影
走进大岩村
徐文长情系龙乡
诗词楹联选编
民间歌谣
奇罕的果里洞葬
挑花刺绣苗女情
布依山歌话婚俗
苗乡跳正月场
震撼心魄的苗族长鼓舞
千丝万缕陪嫁女
古今沿袭的敲牛祭祖
龙里布依族丧葬习俗
银饰龙凤牛角酒杯
布依族服饰
后记
编辑说明:大有可为的旅游文史
……
序言 一部以宣传介绍贵州旅游资源为主题的系列丛书:《贵州旅游文史系列丛书》即将陆续出版。它浩浩然40卷,还只能算是第一期工程,包容了几十个县市的山川河流、人文地理和历史。这部系列丛书是由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牵头与各市县密切配合,群策群力的成果。
大凡出书照例要有一篇序。写序的任务按照编委的决定落到了我的头上。为这样一部贵州旅游业基本建设性的丛书写序,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也是责任所在,不容推辞的。
接受任务之后,对于如何落笔却颇费了一番思量。按照一般写序的办法来写觉得好多想说的话无法说。
惯例,略为借题发挥,把想说的话尽可能地说出来。这样当然也就顾不上是否文不对题了。
生活在贵州将近半个世纪,足迹遍及全省各地,对贵州的山山水水和人文地理多多少少有一点发言权,深感:“公园省”这个美称贵州是当之无愧的。贵州的自然景观在于山、水、林、洞四个字上,又以山为主体,山、水、林、洞相为依托,相为照应。贵州的山多而奇壮,连绵起伏,波澜壮阔。明代大儒王阳明曾谓:“天下之山集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这就是对贵州之山极好的概括。贵州的水自有其独特的个性,它们从深山峡谷走来,或奔流直下悬崖,银浪倾泻,气势磅礴,形成以黄果树、十丈洞为代表的大小瀑布;或顺着山势蜿蜒曲折,潺潺而行,柔情缱绻,令人神往。如以花溪、小七孔、湃阳河、天河潭、草海等等为代表者。林在贵州是一个广泛而又多姿多彩的概念。有梵净山、雷公山、茂兰、宽阔水等自然保护区内郁郁葱葱、百类树种共存的原始森林;有遍布全省种类繁多的用材林、经济林;还应包括繁花似锦的“百里杜鹃”,以及染红乌蒙、苗岭的山茶、映山红等灌木丛林。洞是贵州的一绝。大自然将大片喀斯特地壳连同贫瘠给了贵州人民,也许是作为一种歉意的补偿吧,它同时也将一个个千奇百态的溶洞给了贵州。绚丽神奇的织金洞,融山、水、洞于一体的龙官是尽人皆知的了,全省已经初步开发和还待开发的溶洞有多少,至少现在恐怕是没有人能说得清楚的。从某种意义讲,贵州堪称洞的王国。“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据说这是冯牧同志的名言,去过黄山也去过织金洞的人会感到这话是恰如其分的。
文摘 龙里县概况
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东出口,驱车驰上西南出海大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穿越连绵10余里郁郁葱葱的马尾松林海,半小时就到了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贵州绿色苗医药之城——龙里。
龙,中国古代神话中充满灵性的动物,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精彩的篇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龙的精神,是龙的传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全国2500多个县中,以“龙”字起头的县名屈指可数。贵州省唯独龙里一县。
关于县名“龙里”的由来,一说是取县城南侧龙架山之“龙”与乡里之“里”而得名;另一说是“龙之故里”之简称。缘由如何,姑且不论。不过,在龙里县,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带“龙”的名称,随处可见。县城龙山镇,城中有龙平村,街道有兴龙路、青龙路、金龙路、腾龙路、铁龙路等,企业名有龙腾冶炼、天龙魔芋、黔龙水泥、金龙度假村等,店名有弘龙酒家、纪龙超市、龙泉宾馆、贵龙旅店、兴龙酒店、龙里米酒等;城东有村寨九条龙、龙丛街,城西有龙里老寨,城南有龙架山,城北有石龙沟和龙姓聚居的石头寨。乡名有谷龙乡,乡内有大谷龙、小谷龙、龙滩行政村。其它乡镇还有龙场、新龙、龙云行政村名。
后记 6月底,县里安排了编写《神奇龙里》的任务,且要求务必于8月之内交出稿件。仓促之下,根据丛书要求,迅速收集资料,拟定卷目篇目,安排人员撰写,适时调整布局,以期工作完善。
编写过程中,县各级领导较为关注,尤其是政协主席范吉林在组织、安排、审稿、定稿诸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省、州各界历来关心、爱护龙里的领导和文友杨长槐、杨霜、王艺、李菲、罗文亮、杨学明、卢有斌、何苦、陈国清、杨路塔、戢刚等的热情帮助。在写作过程中,编写组同仁们废寝忘食,相互激励,精诚合作,历时58天,使书稿通过审查,终于付梓。由于时间、人力的局限,书中部分作品未能作到精雕细凿,实为缺憾,所涉及的史实、资料,虽经认真查询、考证,基本准确,但难免挂一漏万,错漏之处,诚盼读者批评指正。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