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概论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金融基础概论 |
 |
|
 |
金融基础概论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29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504940585
·条形码:978750494058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人民银行全员岗位任职资格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改革逐步深入,金融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愈加显现,尤其是在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人民银行工作覆盖面更宽了,工作任务更重了,工作要求也更高了。要全面履行好新形势下中央银行职能,关键靠人才。为此,我们需要尽快培养一批懂理论、懂业务、会管理,并具有宏观金融分析能力的一流专家,培养一支具有搞好金融服务工作能力的强大的业务骨干队伍,为全面做好新形势下中央银行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目录 第一章 金融机构
第一节 金融组织体系
一、金融的概念
二、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三、金融机构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地位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三、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关系
第三节 金融监督管理机构
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四、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
第四节 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概述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主要业务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
第五节 信用合作组织
一、合作制的概念
二、合作制的原则
三、合作制与股份制的比较
四、城市信用合作组织
五、农村信用合作组织
第六节 其他金融机构
一、信托投资公司
二、财务公司
三、金融租赁公司
四、汽车金融公司
五、邮政储蓄机构
六、证券机构
七、保险公司
第七节 政策性银行
一、政策性银行概要
二、国家开发银行
三、中国进出口银行
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第八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一、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原因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和职能
三、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目的
四、债转股的概念和实施债转股的原则
第九节 境内外资金融机构与境外中资金融机构
一、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审批条件
二、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的现状与管理
三、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管理
第二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概述
一、货币政策含义及内容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传导效应
三、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协调
四、金融生态与货币政策
第二节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第三节 公开市场业务
一、公开市场业务概述
二、公开市场业务传导
三、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节 利率政策
一、利息和利率概述
二、利率的决定
三、利率体系与利率结构
四、我国的利率政策实践
第五节 存款准备金
一、存款准备金和存款准备金制度
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过程
三、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变革
第六节 再贷款与再贴现
一、再贷款
二、再贴现
第七节 信贷政策
一、信贷政策概述
二、信贷政策的作用
第八节 汇率政策
一、汇率制度
二、汇率政策
三、我国现行汇率政策
第九节 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1998~2002年的货币政策实践
二、2003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
第三章 金融调查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金融调查统计概述
一、一般统计工作方法概要
二、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基本规则
三、金融调查统计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金融调查统计体系的内容
一、景气调查
二、价格监测
三、货币统计
四、信贷收支统计
五、国际收支统计
六、资金流量核算
七、金融市场统计
八、金融稳健统计
九、金融规划
第三节 金融调查统计的数据公布系统
一、数据公布通用系统和数据公布特殊标准的制定背景
二、数据公布通用系统和数据公布特殊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三、中国数据公布系统
第四章 金融稳定
第一节 金融稳定概述
一、金融稳定的内涵
二、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
三、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和工具
四、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措施
第二节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一、金融风险及其种类
二、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三、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实践
第三节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和存款保险制度
一、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二、存款保险制度
第四节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行业自律
一、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二、金融机构行业自律
第五节 反洗钱与防范金融诈骗
一、反洗钱
二、金融诈骗及其防范
第五章 金融服务
第一节 银行结算账户和资金结算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
二、票据
三、银行卡
四、资金结算方式和结算纪律
第二节 支付清算服务
一、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二、支付清算系统的分类
三、我国的支付清算系统
第三节 现金管理
一、现金发行的含义及渠道
二、我国现金流通的特点
三、控制现金发行的主要措施
四、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
五、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制
六、人民币管理
第四节 经理国库业务
一、国库制度
二、国库的职责与权限
三、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四、国库现金管理
五、代理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第五节 征信管理
一、征信模式与征信内容
二、中国征信业的发展历程
三、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四、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五、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
第六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分类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三、金融市场的作用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同业拆借市场
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三、票据市场
四、证券回购市场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债券市场
二、股票市场
三、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第四节 外汇市场
一、外汇市场的概念
二、外汇市场的分类
三、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
四、外汇市场的主要功能
第五节 保险市场
一、保险市场概述
二、保险合同
三、保险费及其计算
四、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
第六节 黄金市场
一、国际黄金市场
二、我国的黄金市场
第七节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一、基本概念
二、金融期货市场与金融期权市场
三、金融期货、期权市场上的保值和投机
四、互换业务
第七章 外汇管理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概述
二、汇率
第二节 外汇管理概要
一、外汇管理的概念
二、外汇管理机构
三、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
四、我国外汇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改革
第三节 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管理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我国国际收支的统计
四、外汇储备及其管理
第四节 经常项目外汇管理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与经常
项目下可兑换
二、我国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三、打击逃汇、骗汇
第五节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一、资本项目下可兑换
二、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内容
三、外债与外债管理
四、直接投资管理
五、股票投资外汇管理
第八章 金融全球化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二、金融全球化的风险和防范
三、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四、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
第二节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一、我国在开放金融服务方面的主要承诺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第三节 国际金融合作
一、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及其职责
二、我国的国际金融合作
三、人民币周边流通与清算汇兑
四、我国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与国际金融
合作中的原则和立场
……
序言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开拓与创新的新世纪。合作与竞争将是这个世纪发展的主旋律。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将成为这场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我国“十五”规划把落实科教兴国、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摆在了重要战略位置上。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如何,不仅对金融业自身,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改革逐步深入,金融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愈加显现,尤其是在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人民银行工作覆盖面更宽了,工作任务更重了,工作要求也更高了。要全面履行好新形势下中央银行职能,关键靠人才。为此,我们需要尽快培养一批懂理论、懂业务、会管理,并具有宏观金融分析能力的一流专家,培养一支具有搞好金融服务工作能力的强大的业务骨干队伍,为全面做好新形势下中央银行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文摘 (三)金融组织体系的含义
金融组织体系是指与信用及货币交易有关的各种不同的金融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业务范围等方面分工协作的组织体系。经济决定金融,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着不同的金融组织体系。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组织体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银行的起源
最原始的信用中介组织是货币兑换业和银钱业,它们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古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寺庙就已出现,主要办理货币代保管、代收、代付等较为简单、原始的金融业务。它们的主要职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铸币和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二是货币保管;三是汇兑。
到中世纪,西欧各沿海国家的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逐步使这些信用中介机构演化为银行业,成为金融组织体系构成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金融组织体系的主体。“银行”一词出自意大利语,意为“坐长凳子的人”。意大利的商人为经商交易结算的便利,汇集在一起,坐在公园的长凳子上协商商品交易的结算和汇兑事宜。这就说明最初的银行业务非常简单,设备非常简陋,坐在长凳上即可进行金融交易活动。1.580年,在当时的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建立了威尼斯银行,威尼斯银行的出现标志着以“银行”一词命名的近代银行信用机构的诞生。此后,银行机构在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主要有:米兰银行(1593年)、阿姆斯特丹银行(1609年)、汉堡银行(1619年)、纽伦堡银行(1621年)、鹿特丹银行(1635年)等。
1694年,在当时英国政府的支持下,由私人发起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的诞生,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同时,也标志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
(二)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历程
我国金融机构的雏形始于唐代,到了明末清初,以票号、钱庄为代表的早期金融业已十分发达。但由于我国近代国力的衰竭及内忧外患,导致经济发展滞后,银行业发展迟缓。随着我国东南沿海门户的开放、洋务运动及其以兴办工矿交通事业为主体的利权运动的高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经营方式在我国的推进,票号、钱庄等旧式的金融业已不能适应生产方式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需要,1897年中国自办的第一家股份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信用制度的开端。在此之后,中国民族资本商业银行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