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生态放养鸡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规模化生态放养鸡 |
 |
|
 |
规模化生态放养鸡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5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ISBN:7810669583/9787810669580
·条形码:978781066958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规模化生态放养鸡》内容简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家禽业年产值已逾千亿元,基本满足了人们对蛋、肉的需求。但是,工厂化笼养鸡的肉、蛋的口味不佳,出现了药物残留超标、蛋黄颜色变浅、蛋白变稀、胆固醇含量较高等问题。这也是我国工厂化笼养鸡——鸡蛋价格一直偏低、鸡肉出口受挫,养鸡业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本地土鸡即柴鸡的放养悄然兴起,其肉、蛋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价格是笼养鸡的2~4倍。由此可见,工厂化养鸡的产品低价位运行并非是因为产品绝对过剩,而是因为其质量不符合人们的消费要求,畜牧业必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
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畜禽产品更大份额地占据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其出口量非但未见明显增加,反而屡遭封关,难以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畜禽产品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及人们有很高的消费欲望,但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人们对畜产品的安全忧心忡忡。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改变思维定势,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道路。以生态放养鸡为突破口,在农田、果园、林间隙地、山坡等地,利用优良的饲草、空气、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发展养鸡,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取之于自然,用于人类,是我国养鸡业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农牧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编辑推荐 《规模化生态放养鸡》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我国养鸡业的现状
第二节 生态放养鸡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生态放养鸡的生产现状
第四节 放养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放养对鸡产品品质的影响
第一节 放养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放养对产肉性能及主要器官的影响
第三节 放养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第三章 适宜放养的品种
第一节 放养鸡种的选择原则
第二节 地方品种
第三节 标准品种
第四章 放养鸡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
第一节 放养鸡的采食特点
第二节 鸡的营养需要
第三节 放养鸡的营养推荐量
第四节 鸡的饲料配合
第五章 雏鸡的饲养与管理
第一节 雏鸡的生长特点
第二节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 育雏方式
第四节 雏鸡的选择与运输
第五节 雏鸡的饮水与开食
第六节 育雏期的环境控制
第七节 雏鸡的管理技术
第六章 鸡的生态放养技术
第一节 放养场地的选择
第二节 鸡的放养技术要点
第三节 产蛋期的放养技术要点
第四节 不同场地的放养技术特点
第五节 不同季节的放养技术要点
第七章 生态放养鸡场的建筑与设备
第一节 放养鸡场场址的选择与布局
第二节 放养鸡舍的建筑
第三节 放养鸡场的设备和用具
第八章 生态放养鸡的常见疾病及防治
第一节 影响放养鸡防病的因素
第二节 放养鸡的发病规律与特点
第三节 放养鸡的疾病综合防治技术
第四节 放养鸡疾病的诊断
第五节 放养鸡的常见疾病及治疗
第九章 生态放养鸡生产模式
第一节 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主要生产模式的设计
第三节 应用效果及体会
第十章 生态放养鸡绿色产品生产技术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绿色食品标准
第三节 “A级绿色食品”禽及其产品质量标准
第四节 “A级绿色食品”鸡肉及鸡蛋的产地环境
第五节 绿色饲料的生产技术
第六节 “绿色食品”鸡蛋、肉的生产技术
第七节 鸡场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第十一章 放养鸡产品品质鉴定和屠宰加工
第一节 放养鸡的品质鉴定和分级
第二节 放养鸡的屠宰与加工
第三节 放养鸡产品的品质与加工
附录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节选)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节选)
附录3 家禽常用饲料成分表
附录4 家禽常用饲料中氨基酸含量
附录5 家禽常用饲料中矿物质含量
参考文献
……
序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家禽业年产值已逾千亿元,基本满足了人们对蛋、肉的需求。但是,工厂化笼养鸡的肉、蛋的口味不佳,出现了药物残留超标、蛋黄颜色变浅、蛋白变稀、胆固醇含量较高等问题。这也是我国工厂化笼养鸡——鸡蛋价格一直偏低、鸡肉出口受挫,养鸡业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本地土鸡即柴鸡的放养悄然兴起,其肉、蛋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价格是笼养鸡的2~4倍。由此可见,工厂化养鸡的产品低价位运行并非是因为产品绝对过剩,而是因为其质量不符合人们的消费要求,畜牧业必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
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畜禽产品更大份额地占据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其出口量非但未见明显增加,反而屡遭封关,难以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畜禽产品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及人们有很高的消费欲望,但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人们对畜产品的安全忧心忡忡。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改变思维定势,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道路。以生态放养鸡为突破口,在农田、果园、林间隙地、山坡等地,利用优良的饲草、空气、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发展养鸡,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取之于自然,用于人类,是我国养鸡业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农牧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摘 插图:

尽管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是畜禽产品,特别是鸡蛋和鸡肉屡遭“封关”,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或难以占据应有的份额,直接关系到出口贸易和刺激国内养鸡事业的发展水平。总之,笼养蛋鸡、快大型肉鸡的产品在一部分消费人群中已不能满足需求,其安全性受到质疑,产品品质较差、生产成本较高、污染环境等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养鸡业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以上问题,迫使我们改变思维定势,养鸡还可以走一条由鸡舍转移到田间、由高密度笼养改为放养的路子。用生态养殖方式改善鸡产品的品质,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利用生物相克,降低果园和农田的虫害,减少动物的意外伤害,走农牧、林牧和牧牧结合的道路;改进传统落后的庭院零星散养方式,使其与现代先进养鸡技术相结合,进行规模化生态放养,实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统一兼顾。
第二节生态放养鸡的意义
一、规模化生态放养鸡的概念
规模化生态放养鸡就是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将传统养殖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利用林地、草场、果园、农田、荒山等资源,实行放养和舍养相结合的规模养殖。以自由采食野生自然饲料为主,即让鸡自由觅食昆虫、嫩草、腐殖质等,人工科学补料为辅,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禁用任何激素和抗生素。通过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饲养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等,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同时,通过放养鸡控制植物虫害和草害,减少或杜绝农药的使用,利用鸡粪提高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