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理论与实例研究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理论与实例研究 |
 |
|
 |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理论与实例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6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
·ISBN:9787811131833
·条形码:97878111318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OF URBAN FOREST
内容简介 城市森林是森林培育学科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加强其建设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促进城市森林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森林各研究领域、各学科的最新成果,对城市森林建设与规划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紧密地结合研究案例(以南阳市的城市森林建设规划为例)进行规划,力图为我国的城市森林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森林规划设计、管理、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及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理论体系研究
2.1 城市森林的概念与特点
2.2 城市森林与相关概念相结合的方法论
2.3 城市森林研究的理论基础
2.4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的研究
第3章 城市森林规划建设体系指标与综合评价研究
3.1 影响城市森林评价指标的主要因素
3.2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3.3 城市森林的主要评价指标
3.4 评价原理与方法
第4章 南阳市概况
4.1 南阳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4.2 南阳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与分析
第5章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5.1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
5.2 南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利用潜力分析
5.3 生态敏感区
第6章 南阳市城市森林结构、类型与空间特征
6.1 南阳市城市森林的范围
6.2 南阳市城市森林类型的划分
6.3 南阳市城市森林绿地空间分布特征
6.4 郊区城市森林结构与空间分布
6.5 南阳市城市森林绿地的空间分布综合评价与发展方向
第7章 南阳市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研究
7.1 南阳市城市森林植物种评价与群落结构景观分析
7.2 南阳市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研究
第8章 南阳市城市森林生态功能研究
8.1 城市森林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研究
8.2 城市森林对热岛效应及人体舒适度影响研究
8.3 城市森林平衡生态系统碳氧功能研究
8.4 城市森林对道路噪声的影响研究
8.5 城市森林动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
第9章 南阳市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研究
9.1 总体规划的依据与原则
9.2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南阳城市森林主要树种推荐和选择
附表2 南阳市城市森林重点工程建设规划表
后记
……
序言 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城市人口近年来增长迅速,目前城镇人口比重占总人口的43%,未来20年我国城市化还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种种问题的产生,尤其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水环境污染、流域性污染更加突出,城市噪声污染加剧,酸雨污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热岛效应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降低,区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等。
种种环境问题的产生,使城市的人们认识到用科学的、生态的方法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性。自古由今,中外诸多学者先后提出了田园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园林、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以及森林城市等梦寐以求的绿色理想,城市居民中兴起了渴望绿色、回归自然的浪潮,人们向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森林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力的重要指标,并以其巨大的生态、社会功能,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做出巨大的贡献。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又对全球的生态系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正是在这些背景下,作为解决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森林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2002年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首次明确了城市林业作为林业发展的一项战略,城市森林建设成为国家林业战略的重要内容。
文摘 4.1.2社会经济交通状况
南阳自古以来就是交通枢纽,水运航程曾为中国古代南北天然水运航线之最长最盛者。目前南水北调干渠穿市而过,总长184km,年可享有12亿吨供水。随着许(昌)一南(阳)一襄(樊)、岭南高速公路以及西(安)一合(肥)高速公路的修建,将形成城区“十”字公路网络,加上312国道和通往陕西、湖北的公路,形成丰富的公路网络。大型飞机场可直航北京、广州、上海、郑州。焦枝铁路北到洛阳接陇海线,南到广西柳州连襄渝线、汉丹线等;宁西铁路横穿东西,与焦枝铁路相交形成“十”字铁路交通枢纽,东达南京,西至西安。便利的交通,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商品的流通,加强了南阳对外的联系与合作,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
后记 本书是以我的博士论文为蓝本,根据专家意见,又增加了实例研究数据,再经修订润色正式出版,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文献阅读到理论体系与实践的结合,从综合评价分析到城市森林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研究,再到南阳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的形成,耗时近三年。深深地感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的森林培育专家何方教授对本书的悉心指导。恩师何方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宽以待人,身体力行,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领会到老师的学术理念,学习了基本的慎思方式,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其真诚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平易的人格魅力,令人备感温馨,终生受用。同时,也要特别感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宋豫秦教授,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就南阳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过多次讨论、沟通,宋教授主持的规划项目为本书的最后形成创造了条件。
感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张日清教授、李志辉教授、李际平教授、项文化教授以及陈永忠博士、陈亮明博士、周德明博士等老师和同学,知识和经验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令人受益匪浅,为本书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资料收集、调查、试验、数据处理及图像工作,得到了南阳市园林局、林业局、规划局、环保局以及气象局的李保龙、门国平、彭德栋、郭占胜、郭鹏、勇浩、翟文继等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出版时又得到了同事朋友的支持和赞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另外,本文还吸收了一些中外专家学者的论著中的研究方法或观点(参考文献或文中说明)。在此,向所有对本文提供借鉴和帮助的各位专家学者、前辈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