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营销 >

消费者行为分析实务

2011-09-15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消费者行为分析实务 去商家看看
消费者行为分析实务 去商家看看

 消费者行为分析实务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18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030227727/9787030227720
·条形码:97870302277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市场营销类教材系列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消费者行为分析实务》以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及其内外影响因素为主线而展开,具体内容包括:绪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市场细分、产品策略与消费者行为以及价格策略、渠道管理、促销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分析实务》在力求涵盖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突出重点、深入浅出,把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此外,《消费者行为分析实务》还设置了学习目标、案例导入、自我测试、补充说明、示例等栏目,并在每章后安排了小结和练习题,以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力图最大限度地满足高职高专教学与学习的需要。
编辑推荐 《消费者行为分析实务》广泛吸取了国内外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成果,由微观到宏观、由个体到群体,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文化、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营销组合因素五个角度逐层剖析消费者行为,探讨了消费者行为案例与新现象,强调了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在营销中的应用。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的含义
一、消费者
二、消费者行为
第二节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一、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阶段
二、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学的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消费者行为学的学习内容
二、消费者行为学的学习方法
小结
练习题
第二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第一节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一、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第二节 消费者的特征和购买类型
一、消费者购买的特征
二、消费者购买的类型
三、消费者的决策类型
第三节 店铺因素与消费者的选择
一、消费者的商店选择
二、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店内因素
小结
练习题
第三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一)
第一节 需要
一、消费者需要的含义
二、需要的分类
第二节 动机
一、动机的含义
二、动机理论
三、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
四、消费动机冲突、压抑与消费回避
小结
练习题
第四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二)
第一节 知觉、学习和态度
一、知觉与感觉
二、学习
三、态度
第二节 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
一、个性
二、自我概念
三、生活方式
小结
练习题
第五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社会因素
第一节 消费者群体概述
一、消费者群体的含义
二、消费者群体的类型
第二节 主要消费者群的心理
一、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群体
二、女性消费心理
第三节 社会阶层与消费者行为
一、社会阶层的含义和特征
二、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
三、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
第四节 消费习俗与消费流行
一、消费习俗
二、消费流行
第五节 模仿与从众行为
一、模仿
二、从众行为
小结
练习题
小结
练习题

第六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文化因素
第一节 文化与消费者行为
一、文化的含义
二、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亚文化与消费者行为
一、亚文化概述
二、几种主要的亚文化群体
第三节 影响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因素
一、时间与空间
二、象征
三、契约与友谊
四、礼仪与礼节
第四节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经济因素
小结
练习题

第七章 市场细分、产品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市场细分与消费者行为
一、市场细分的概念与作用
二、市场细分与消费者行为
三、市场细分的方法
第二节 产品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一、产品的心理功能
二、新产品与消费者行为
三、产品名称、商标与消费者行为
四、产品包装与消费者行为
小结
练习题

第八章 价格策略、渠道管理、促销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价格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一、产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二、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特征
三、产品的心理定价策略
第二节 渠道管理与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渠道管理
二、终端销售点的管理
第三节 促销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一、促销的类型和特点
二、促销的心理功能
三、促销的心理效应
四、促销的沟通目标
五、促销类型的沟通能力
六、促销策略组合
小结
练习题
附录阅读思考资料
参考文献
……
序言 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家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B.Veblen,1857-1929)在《有闲阶级论》(Theory,Df the Leisure Class)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及其社会含义以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从西方引入我国,并且其已成为研究消费者在获取、使用、消费和处置产品、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加强与提高宏观经济决策水平、提高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效果、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的消费决策、实现文明消费就具有越来越重婴的意义,消费者行为越来越受到商界和学者的重视。
本书广泛吸取了国内外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成果,由微观到宏观、由个体到群体,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文化、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营销组合因素五个角度逐层剖析消费者行为,探讨了消费者行为案例与新现象,强调了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在营销中的应用。
本着高职高专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本书明确了每章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尤其是案例导入、自我测试、补充说明、示例、小结和练习题等特色栏目的设置,既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理论够用为度”的特色,又重点指出了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利于高职高专的教学与学习。
本书由方凤玲任主编,王武宪、陈国燕和周博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景延鹏(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一章;陈国燕(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编写第二章:王馨(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编写第三章;王武宪(陕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四章;周博(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编写第五章;吕亚平(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六章;方凤玲(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编写第七章及附录;黄丽萍(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编写第八章。本书由方凤玲负责统稿,并对演示稿进行了认真修改。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绪论
美国星巴克咖啡店是由三个大学生于1971年创建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这三个年轻人遇到过一个叫阿佛莱特·皮特的荷兰人。皮特经营的一家咖啡店在当地颇有名气。这三个年轻人后来移居西雅图,并在派克市场开设一家咖啡店。原料为皮特使用的高质量的新鲜咖啡豆,他们将该咖啡店起名为“星巴克”。
1982年,霍华德·舒尔茨加入星巴克,并担任市场和零售方面的主管。1983年,当他在意大利访问时被那里大量的咖啡店吸引了。意大利人在咖啡店开始新的一天,晚上还聚在那里闲聊。舒尔茨说:“看到这种情景,我就认定我们也应该这样做”。舒尔茨的这一决定改变了星巴克。
1987年,舒尔茨从三个最初创始人手中购买了星巴克。在预算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公司开始利用路牌和交通工具做广告,广告标题是“熟悉孕育着轻蔑”。公司试图以此来鼓励消费者品尝新产品。
舒尔茨将销售对象重点放在收入和教育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年龄在35~45岁的中年人身上。其中女性较男性又更多地受到重视,并且努力争取这一市场。
良好的口碑、始终如一的产品质量、有限但有效的广告宣传,最终带来了公司在西雅图的成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