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研究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研究 |
 |
|
 |
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20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7504941166
·条形码:97875049411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金融发展理论前沿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对在信贷市场存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银行行为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表明: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放大了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当放松货币政策时,银行信贷渠道放大了经济向新的长期均衡调整的过程中名义利率和汇率的膨胀程度,强化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积极效应。当货币政策收缩时,在经济向新的长期均衡调整的过程中与不存在银行信贷渠道的情况相比名义利率收缩的程度和本币升值幅度明显加强,强化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消极效应。以中国为例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确实存在,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点对于我们如何判断和把握货币政策的“松”和“紧”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的研究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经典的金融与货币理论把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这一国际前沿问题的理论研究推向深入,然后结合中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书在金融理论创新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白钦先 ,1940年生,山西省清徐县人,我国著名资深金融学家。辽宁大学经济学教授,金融学专业和政策性金融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任导师,应用经济首席学术带头人,曾被聘为中山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亚太金融学会(国际)中国理事;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曾多次获得辽宁大学最高奖——振兴奖,沈阳市劳动模范。
编辑推荐 本书对在信贷市场存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银行行为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表明: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放大了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当放松货币政策时,银行信贷渠道放大了经济向新的长期均衡调整的过程中名义利率和汇率的膨胀程度,强化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积极效应。当货币政策收缩时,在经济向新的长期均衡调整的过程中与不存在银行信贷渠道的情况相比名义利率收缩的程度和本币升值幅度明显加强,强化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消极效应。以中国为例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确实存在,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点对于我们如何判断和把握货币政策的“松”和“紧”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的研究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经典的金融与货币理论把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这一国际前沿问题的理论研究推向深入,然后结合中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书在金融理论创新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目录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
1.2 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贡献
1.5 本书基本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