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幻像与生命:《庄子》的变异书写

2011-09-04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幻像与生命:《庄子》的变异书写 去商家看看
幻像与生命:《庄子》的变异书写 去商家看看

 幻像与生命:《庄子》的变异书写


基本信息·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页码:449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9787807303985
·条形码:97878073039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在庄子“得鱼而忘筌”的书写要求下,本书按照庄子的三言(重言-寓言-卮言)来回应庄子的思想,因而这里的写作有着庄子式的虚拟对话,有着汉代墓葬文物上云纹般的密写术,有着中国书法绘画的心印,有着对柏拉图、《圣经》、维特根斯坦以及海德洛尔的戏仿与改写,有着对文学与哲学、文字与图像、经典文本解释与个体生命事件之间交错的双重解构式书写,这是创发的解释和变异的书写。作为一部思想严格的哲学书,从“ 余”这个唯一词出发,作者揭示了汉语思想与中国文化生命的秘密:总是通过留有“余地”以及对“剩余生命”的征用来滋生生活世界的幻像。而面对我们这个时代“无余”的境况,作者把“余”这个抽象的概念生命化与个体化,“余”即最为善化的“鱼“,也可以变异为任何的可能事物,直到变异为西方唯一神论中被拯救的“剩余者”与“耶稣弥赛亚”的生命、甚至这个字的发音与所有可能的含义,都播散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作者简介 夏可君,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师承邓晓芒教授。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曾留学于德国佛莱堡大学。2005—2006年跟随让-吕克·南希(Jean-Luc Nancy)教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学习。
编辑推荐 在庄子“得鱼而忘筌”的书写要求下,本书按照庄子的三言(重言-寓言-卮言)来回应庄子的思想,因而这里的写作有着庄子式的虚拟对话,有着汉代墓葬文物上云纹般的密写术,有着中国书法绘画的心印,有着对柏拉图、《圣经》、维特根斯坦以及海德洛尔的戏仿与改写,有着对文学与哲学、文字与图像、经典文本解释与个体生命事件之间交错的双重解构式书写,这是创发的解释和变异的书写。作为一部思想严格的哲学书,从“ 余”这个唯一词出发,作者揭示了汉语思想与中国文化生命的秘密:总是通过留有“余地”以及对“剩余生命”的征用来滋生生活世界的幻像。而面对我们这个时代“无余”的境况,作者把“余”这个抽象的概念生命化与个体化,“余”即最为善化的“鱼“,也可以变异为任何的可能事物,直到变异为西方唯一神论中被拯救的“剩余者”与“耶稣弥赛亚”的生命、甚至这个字的发音与所有可能的含义,都播散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目录
卮言
引线:鱼与庄子—鱼与耶稣
§Ⅰ 海子的弥赛亚期待:鱼与庄子
§Ⅱ 《福音书》的生命书写:鱼与耶稣
鱼之眼语:从盈余到剩余的踪迹
§Ⅰ 《诗经》中的鱼:生命的丰盈与友善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