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大海:百问篇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情系大海:百问篇 |
 |
|
 |
情系大海:百问篇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页码:12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ISBN:7110061396
·条形码:978711006139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郑和下西洋科普丛书
内容简介 15世纪初,当人们将波涛汹涌、神秘莫测的大海视为惊险畏途的时候,从东方神州大地走出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世界航海史上举世闻名的大航海家——郑和。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开辟了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先河,架起了中亚非友谊的桥梁,传播了华夏文明,促进了亚非区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使海上丝瓷之路空前繁荣和活跃。
郑和以“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凭借着超常的聪明智慧、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勇气和胆略,不折不挠、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受命率领当时世界上举世无双的庞大船队,以高超的航海技术,叹为观止的组织才能,指挥近3万训练有素的官兵,驾驭一二百艘船,战风斗浪,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在广袤无垠、凶险异常的大海上。郑和船队在28年中,七次远航东南亚、南亚、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织了海上交通网络。他们所到之处,不论国家大小、文化先进与落后,不分种族、肤色,积极宣传睦邻友好、共享太平的大明国策,开展了平等互利的贸易,传播了文明,建立了友谊。
这套丛书主要是面向广大公众,特别是为青少年读者而编写的。作者用大量的图片和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全面地介绍了郑和的身世和相关的主要人物,郑和七下西洋的全过程及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七下西洋在航海、造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媒体推荐 书评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弘扬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民族精神,国家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为配合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活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与中国科技馆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郑和下西洋科普丛书”,于7月6日正式出版发行。
“郑和下西洋科普丛书”一套共四册
综合篇--《帆鼓西洋》 时平著
百问篇--《情系大海》 于海明著
船舶篇--《舟船胜览》 顿贺等著
遗迹篇--《古迹寻芳》 杨新华等著
编辑推荐 600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谜——为什么一个刑余之人会被皇帝任命下西洋?他的航海究竟是怎样的波澜壮阔,最远又到了哪里?为什么东方千年的航海传统突然达到辉煌的高峰,又突然结束?……本书把这次有遗憾与惋惜,有骄傲与荣耀,有哀叹与失望,有豪情与辉煌的远航呈现给你。
目录 1.郑和是谁?2
2.郑和是他的真实姓名吗?2
3.郑和为什么又叫“三宝太监”?3
4.郑和的祖籍在什么地方? 3
5.郑和祖父、父亲为什么没有留下真实姓名?4
6.郑和小时候的生活怎么样? 5
……
文摘 书摘
.郑和下西洋以前有人出使过西洋吗?
明朝以前的皇帝遣使出行的例子很多。比如,汉代的张骞通西域、班固西行,唐代的丝绸之路等,都是以陆路为主;乘船从海上出使的较少,比较有名的是秦代方士徐福乘船出海,但他是去寻找长生不死之药,并不是为了睦邻友好,而且一去不返。即使从海上派遣使者,距离也比较近,如到日本、朝鲜、越南等邻国,到更远的国家似乎很少。
明成祖朱棣初步稳固政权以后,就向周边国家大量派遣使者。郑和下西洋前,有多人奉命出使周边国家及西洋各国,代表明成祖宣诏、赐物。
明成祖朱棣是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七日继皇帝位,郑和首次下西洋是永乐三年(1405)冬,在这三年多时间里,明成祖几乎年年遣使出访,对某些国家不是去一次,而是去多次。据史料统计:①1402年8月1日遣使赴朝鲜颁诏;②1402年9月遣使到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爪哇(今印尼)、琉球(今日本)、苏门答刺(今印尼)、占城(今越南)等国;③永乐元年(1403)二月遣使再次赴朝鲜;④永乐元年四月再次遣使赴安南;⑤永乐元年六月再次派给事中杨春等1 2人为正副使赴朝鲜、安南、占城、暹罗、琉球、真腊(今柬埔寨)、爪哇、苏门答剌等国;⑥永乐元年九月再次派太监马彬赴暹罗;⑦永乐元年十月派太监尹庆赴满刺加(今马六甲)、柯枝(今印度);⑧永乐元年闰十一月遣使赴安南;⑨永乐元年遣使帖木儿。上述史料充分说明了明成祖非常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按明成祖的话说:“今四海一家,正当广示无外。”对外国使臣来华应“宽宥之,以怀远人”。正是众多使臣出访,给郑和下西洋积累了经验。郑和下西洋的成功,这些先赴西洋诸国的使臣,如太监杨敏、侯显、尹庆等人也应该有一份功劳。P16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