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
 |
|
 |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6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105086580
·条形码:978710508658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是在各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别编写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缔造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建立,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上的民主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三十多年来,各民族自治地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编辑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是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面积与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河流湖泊
四、土壤
五、气候
六、植被
七、动物群落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矿产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四节 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沿革
二、现行政区划
第五节 名胜古迹
一、自然景观
二、人文景观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二、内蒙古民族统一的区域自治的实现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社会民主改革
二、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节 拨乱反正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一、农村牧区改革
二、国有企业改革
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一、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二、成立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
三、建立19个民族乡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加强立法建设
二、行政复议
三、政府法制监督
四、政府法制宣传
第四节 民族关系
一、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二、新型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第五节 人民生活
一、职工队伍
二、城镇就业
三、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四、农牧民生活水平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农业资源
二、主要农作物
三、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
四、农垦
第二节 林业
一、林业资源
二、荒漠化和沙化土地
三、林业法规与规章
四、林业机构与队伍
五、林业建设
第三节 畜牧业
一、畜牧业资源
二、草原畜牧业
三、兽医防疫
第四节 渔业
一、水产资源
二、水产经济
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渔业科技进步
五、渔业法制化
六、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第五节 水利
一、水资源
二、水旱灾害
三、江河治理与开发建设
四、水土保持
五、人畜饮水工程
六、水利工程供水能力
第六节 特色农业
一、马铃薯
二、杂粮杂豆
三、设施农业
四、蔬菜
五、区域性小经济作物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能源生产
一、煤炭工业
二、石油、天然气工业
三、电力工业
第二节 工业企业
一、工业产业比重
二、工业企业结构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文摘 那达慕盛会“那达慕”,蒙古语是游戏或娱乐的意思。那达慕盛会是内蒙古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它的前身是蒙古族一年一度范围不同、时间不一的“祭敖包”活动。当祭敖包的仪式完毕后,大家尽情地欢乐,尽情地“那达慕”。玩的项目最早只有骑马、博克、射箭3种,参加者都是男人,是“男人三种玩”。后来活动项目逐渐增加,如读书、唱歌、跳舞、下棋等,成了男女共同参加的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那达慕大会一般在6-7月间举行。
狩猎习俗 狩猎曾是蒙古民族一种很重要的生产方式,也是惊险有趣的体育和军事活动,“男子汉的最大乐趣”。尤其是荒年旱月的时候,牧民常把猎取野兽作为食物的补充,用动物的皮毛做衣服,或出卖交换其他生活必需品。
牧区有句谚语“打猎靠各家,猎物众人拿”,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分配方式。如果你在野外碰着谁打着了猎物,你完全有权利同猎人一样得到一份猎物,不必为“无功受禄”而自惭形秽。因为既然猎物天授,就应人人有份,都有权利享受这种“天慈之物”,猎人不得独吞。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后记 根据国家民委(民委发[2005]175号)文件精神,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副主席郝益东(现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修订委员会主任、以自治区民委副巡视员吴长林为编纂委员会主任的两套班子,对1983年版的《内蒙古自治区概况》进行重新修订。重修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根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从书》编辑大纲的总体要求,对自治区成立60年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纵向贯通横向规范,基本按照志书体例编纂。
二、本《概况》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对“大纲”所设章节有所改动,从而更为鲜明体现出地方特点和地方特色。
三、本《概况》在对1983年以来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认真疏理的同时,根据新发现的档案材料,对1983年以来的情况进行了调整和补充,使其更具规范性。
四、本书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自治区民委牵头,发改委、国资委、民政厅、财政厅、交通厅等30多个厅局提供了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相关资料;修订委员会、编纂委员会历经两年几易其稿,从严把关,最终完成了本书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