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维柯的哲学 |
 |
|
 |
维柯的哲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页码:22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34756049/9787534756047
·条形码:978753475604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大象学术译丛
内容简介 《维柯的哲学》讲述了:维柯是西方人文科学、历史哲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天才辈出的17世纪,他以创建一种人类社会的科学为己任,《新科学》是他的代表作。维柯的思想影响了赫尔德、洪堡、黑格尔和马克思,更准确地说,维柯是19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的根源。维柯是一位思想的天才,然而他不是驾驭自己思想的高手,他未能把自己原创性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系统地表述出来,这位意大利哲学家的思想光辉闪烁于他的零散论述中。《维柯的哲学》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美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对维柯思想的重新阐释。克罗齐在《维柯的哲学》中提炼了维柯历史哲学的精华,深入分析了维柯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学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其目的在于引领读者领悟维柯思想的本意,把历史哲学的研究推向更深广的层面。《维柯的哲学》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入门书,也是探究维柯思想堂奥的垫脚石。
编辑推荐 《维柯的哲学》是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维柯的知识论:第一阶段
第二章 维柯的知识论:第二阶段
第三章 《新科学》的内在结构
第四章 知识的想象形式——诗和语言
第五章 知识的半想象形式——神话和宗教
第六章 道德意识
第七章 道德与宗教
第八章 道德和法律
第九章 法律的历史状况
第十章 天意
第十一章 重演律
第十二章 形而上学
第十三章 历史的变迁——维柯历史论述的一般特征
第十四章 晦暗不明的历史和传说时期的新原理
第十五章 英雄的社会
第十六章 荷马和原始诗
第十七章 罗马历史与民主的兴起
第十八章 野蛮主义的复归:中世纪
第十九章 维柯与当代文化的趋势
第二十章 结论:维柯对后世哲学和历史思想的影响
附录一 维柯的生平与性格
附录二 维柯以后的思想史
附录三 维柯知识论的来源
译名对照
译后记
……
序言 我认为维柯的哲学有必要重新阐释,其理由可以通过维柯著作的影响和传记的注释毫不费力地推断出来。
在此,我只希望说明我的阐释不是维柯每部作品以及其中各部分的概要,而是在深谙其作品的前提下,对必要的地方进行补充,引导读者去领悟作者原意,并对现有的一些理解和评价予以核查。
在此前提下,我灵活引用了作者的原文,尤其是在涉及历史的章节里更是如此。可是,除了强调原作准确措辞之外,我认为把这些原文仅仅当作引证是不合适的。我原则上把散见于广阔范围内的片段结合起来,缩略或扩充成一些段落,并通过评论的方式灵活地加进了我自己的看法,接连不断地运用引语只能令人生厌而不能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凸显我言不尽意之处,愿意深究的读者可以在书中提供的参考文献的帮助下进行研究。
我渴望在我著作的每一个细节里,尽可能地展示我对维柯这个伟大名字的崇敬之情。我已经全力凝聚了他认为是真正的科学思想和特征的东西。正因如此,我甚至避开了对他的各种理解的争议,或满足于单纯的评论,或更多地以我的观点的整体连贯性来证明我的细节的合理性。我认为我所支持的一些观点是调查研究和争论的深思熟虑的成果,这些构成维柯文献的大部分内容,其余的则是我的个人观点,这也是本书的基本观点。我将不失时机地反驳那些模棱两可和自相矛盾的观点,我本应以详尽和直接的方式来这样做,但我并不认为在我阐释过程中采取这种方式是必要的。
文摘 第一章 维柯的知识论:第一阶段
在早期,维柯的知识论采用了直接批评和反驳笛卡儿主义的形式。笛卡儿主义已经统领了欧洲思想半个多世纪,在未来的一百年中仍将保持其在思想和精神领域中的最高权威地位。
众所周知,笛卡儿已经在几何学领域树立了完美科学的理想模型,并以此为榜样致力于改造哲学和知识的每一个分支。现在,几何学方法依循着分析的道路前进直至自明的真理,接着,通过综合演绎而达到越来越复杂的命题。因此,如果哲学想采用一种严格的科学方法,它也必须找到一种具有基本的和自明的真理形式的牢固基础,从这一基础中演绎出它的所有后继陈述,无论是神学的、形而上学的、物理的还是伦理的,都应如此。这样一来,自明性——清楚而明白的知觉或观念——就成了终极判定;直接推论——思维与存在、我思与我在的直观联系——提供了基本真理和知识基础。依据这种清楚明白的知觉,连同那些导致他走向我思的系统的怀疑,笛卡儿说服了自己:他已经一劳永逸地结束了怀疑论。
但是,按照同样的论证,那些没有或不能归结为清楚明白的观念和几何演绎的知识,在笛卡儿眼中必定失去任何价值和意义。这些知识包括了确凿可凭的历史、对数学领域之外那部分自然的观察、那些从人类特性的经验知识中抽取有效性的实践智慧和雄辩、诗及其虚构表象的世界。这些心灵的产品对于笛卡儿来说是幻觉和混乱的观点而不是知识:混乱的观念,注定要么变得清楚明白而不再存在于它们原初的自然之中,要么缓慢地沦落到哲学家不屑一顾的地步。数学方法之光照如白昼,使我们放弃无用的灯光,这种灯光在黑暗中引导我们时,也投下了骗人的阴影。
维柯和其他反对笛卡儿的人不一样,他没有把自己局限于对主观方法造成的宗教危机大呼小叫,也没有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他没有像经院学者那样去探讨“我思”是不是三段论,如果是的话,这种三段论是否有缺陷。维柯并非有悖常理地反对笛卡儿主义对历史、修辞和诗的藐视。他切中问题的核心,直指笛卡儿判定科学真理的标准,深究自明的原则。然而,这位法国哲学家自信他已满足了严格科学的所有要求。事实上,维柯看到了从笛卡儿打算满足的那些需要来考虑,他提出的方法助益甚微或毫无作用。
维柯说,真正的知识竟然是那种清楚明白的观念!我认为我所想的当然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是它绝没有科学陈述的痕迹。任何观念,即使是错误的观念也可能是自明的:我认为这种自明性也不会给这个观念以知识的力量。“他思考他存在”对
……
后记 维柯是19世纪思想的根源(克罗齐语)。他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西方的人文科学和西方哲学有奠基性的作用。我国老一辈学者朱光潜先生翻译了维柯的代表作《新科学》。在他的《西方美学史》中,朱先生为维柯单独辟出一章,强调了维柯美学思想在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韩震教授在他的《历史哲学》一书中强调了维柯的思想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联系。陆晓禾、周昌忠先生的《维柯著作选》也是我们了解维柯思想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后,艾赛亚?伯林的《反潮流》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为我们了解维柯,了解西方思想又开了一扇窗。本书是理解西方这一思想历程的组成部分。在本书中,克罗齐创造性地解读了维柯的《新科学》,从多维度展现了维柯的思想风貌,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丰富的思想宝库。
本书从柯林伍德的英译本译出。翻译是在两个世界里穿行,对于这一部著作来说,旅程就更是艰辛了。在翻译的过程中,在我面前有三座高山耸人云霄——维柯、克罗齐、柯林伍德。我用这样的诗句记下了那段跋涉攀登的历程:
古人形迹去无痕,书海浮槎来相问。
壁立千仞缘何计,深渊隔断古与今。
意关盛衰容万物,笔参造化穷天人。
桥上运思入无蔽,聆听字里弦外音。
本书是集体劳动的结晶。2003年秋,我译出了前20章的初稿,陶秀墩教授逐字逐句进行了修改,并处理了文中的拉丁文和希腊文部分。我的妻子吴素红女士帮我把译文录入电脑,这是怀孕的妻子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