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与笔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鞍与笔 |
 |
|
 |
鞍与笔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21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508612935
·条形码:978750861293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册为《鞍与笔》,收录了南国初访、大理孔雀、击筑的眉间尺、把黑夜点燃、小寨新年、春水泛滥时、袍子经、劳动手册、折一根芨芨草做笔等众多文章。张承志散文精选(插图珍藏版)是当代最具实力的作家张承志的散文精品汇本。共分三册,收录其几十年创作生涯中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同时还有大量作者创作的油画,摄影作品,不可多得,极具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张承志,原籍山东济南,穆斯林。1948年秋生于北京。高中毕业后罢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插队,放牧四年。这一特殊时代惠予的经历,使我深入了游牧生活。也是这一经历,鼓舞我用文学的口气发言,表达自己。1978年以来,若干次获得全国优秀短、中篇小说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1995年获首届爱文文学奖,但是途中的成绩名誉,不值得夸耀。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但是真正毕业的“学校”,也许是曾住进的蒙古家庭和西海固的贫瘠山地。在那里,我潜入了农村的底层,触摸了中国的深沉。曾就职于中国历史尊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但是均以退职为结束;因为生命的本质,不能玷污和束缚,哪怕放弃公职,意昧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一介自由作家的视野,自由而辽阔:我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观察,扩大为多角度的参照体系。三十年中,虽只是浅尝辄止,我学习过蒙古语、哈萨克语和满洲语;并在蒙古草原、新疆南北的维吾尔绿洲和哈萨克牧区以及甘肃、宁夏、青海的回族聚集地区,年复一年,住入农家,濡染和融入。不仅如此,生活丕惠顾我远去西班牙、摩洛哥、日本甚至坚忍的拉丁美洲,锻打我的见识,丰满我的思想,帮助我寻找一介知识人的道路。我的微渺文学,不过是三片大陆的一怀沙土石砾。我用一生履历,否定了寄生强权和屈从金钱的方式。如今回顾当初,三十年弹指而逝,其间锻炼了的,也许只是立场。
——读者作证:在我至今出版的六十余册书籍中,弁无附庸体制的文字。
编辑推荐 《鞍与笔》:我对爱情一词的体会,更多的不是得知于男女,而是得知于道路。真的,宇宙中没有不灭的事物,只有它,唯它最贵,唯它最深。渐渐地人觉得,命可弃,它不可弃。无论它好孬俊丑,好也想,且也思,无法舍弃。舍了它人就再难新欢,弃了它活着再无滋味。那种心境,才是爱情。
目录 南国初访
大理孔雀
击筑的眉间尺
把黑夜点燃
小寨新年
春水泛滥时
袍子经
劳动手册
折一根芨芨草做笔
心上关山
冰山之父
正午的喀什
从象牙塔到吐鲁番
马甸寺碑
相约来世
日文《鞍与笔》前言自译
首届“爱文文学奖”受奖致辞
简帛橘子洲
思想“重复”的含义
无题
Uyingiz
《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编后记
冷热六章
活在路上
文责初检
大地的诗
沙漠中的唯美
一册山河
三舍之避
中原迷茫
被潮水三次淹没
新《鞍与笔》编后记
……
文摘 插图:
后记 几年来出版呈着一种混乱的兴盛,我被卷裹其中,也有过一些重复出版。这其实是对不起自己的读者的。我只能说我在努力,尽量让每册都是“新书”。虽然没能完全杜绝重复辑引,我以往的散文集还是有个大致的接续,顺序大致是:《绿风土》、《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牧人笔记》。这本《鞍与笔》是第五本,主要收入了1995年和1996年的散文随笔。
书名取自我用日文写作的同名随笔集;需要提及的是,虽然我使用了同一个书名,但日文《鞍与笔》(东京,太田出版,1995年)和这本散文完全是内容不同的两本书。我喜欢这个书名,当然,更喜欢这样一种形象。它是我的历史,也是我遵循的道路。
1997.2开斋节
此集是在1993年,我刚从国外的游荡徘徊归来后不久,作为自己“在中国活着”(这句话原是用日语讲的“中国で生きゐ”,须知留学生赖在他人富裕中不归是怎样地被日本人蔑视)思绪的表达,交付印行的一部集子。
同样的思想,在内容不同的日文《鞍と笔》中,我尽力用日文也做了表达。就此事可以看出我多么喜爱这个书名。是的,鞍上的长旅,支笔的表白,这就是我受惠于造物主、欣喜领得的天命。
张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