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艺术 >

历代行草精选:枯树赋

2011-08-09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历代行草精选:枯树赋 去商家看看
历代行草精选:枯树赋 去商家看看

 历代行草精选:枯树赋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页码:2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SN:807351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0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董其昌(1555~1636),明代画家、书法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致仕。绘画专善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倪瓒等。讲究笔情墨韵,画格清润明秀。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转师晋、唐、宋诸名家,工楷、行、草书,自然秀雅。书画理论对后世极有影响,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等著作传世。其绘画多从古人画迹着手,通过悉心模仿和兼收并蓄地加以融会贯通,探求得古人的笔墨情趣。他擅长运墨,墨色鲜丽,层次分明,于意趣简淡中见天真秀润。这一运墨特点,也体现在他的设色山水画中。他还讲究笔法,往往皴、擦、点、染互施,追求运笔的丰富变化,强调不为物象所束缚。影响最大、也是最集中地体现董其昌艺术思想的是“南北宗论”,他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来解释自唐至明数百年的绘画发展,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将水墨渲淡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以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他自诩为南宗正派。
媒体推荐 书评
.

编辑推荐   董其昌(1555~1636),明代画家、书法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致仕。绘画专善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倪瓒等。讲究笔情墨韵,画格清润明秀。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转师晋、唐、宋诸名家,工楷、行、草书,自然秀雅。书画理论对后世极有影响,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等著作传世。其绘画多从古人画迹着手,通过悉心模仿和兼收并蓄地加以融会贯通,探求得古人的笔墨情趣。他擅长运墨,墨色鲜丽,层次分明,于意趣简淡中见天真秀润。这一运墨特点,也体现在他的设色山水画中。他还讲究笔法,往往皴、擦、点、染互施,追求运笔的丰富变化,强调不为物象所束缚。影响最大、也是最集中地体现董其昌艺术思想的是“南北宗论”,他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来解释自唐至明数百年的绘画发展,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将水墨渲淡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以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他自诩为南宗正派。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