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宗教文化概述:天地人生的别样体认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中华宗教文化概述:天地人生的别样体认 |
 |
|
 |
中华宗教文化概述:天地人生的别样体认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1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218060528/9787218060521
·条形码:97872180605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感悟中华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中华宗教文化概述:天地人生的别样体认》主要内容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如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容乃大,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崇德重义、修身为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编辑推荐 《中华宗教文化概述:天地人生的别样体认》:追求和谐,崇尚和美
见利思义,推已及人
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在传统文化中,佛教、道教与儒家共同满足了人们不同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古人常常说:以儒家治国,以道家修身,以佛家修心。可以做个比喻:儒家好像是个粮店,有着人们日常需要的秩序和伦理道德;道家好像是个药店,有着保养身体、维护健康、扶偏救危、随机应变的各种东西;佛家好像是个书店,最多的是升华心灵和超越凡俗的思想材料。这三家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对中国文化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
目录 第一章 大千世界,玄之又玄
第一节 佛教的起源
第二节 道教的兴起
第三节 佛教的教义
第四节 道教的理念
第二章 缘起性空,道法自然
第一节 缘起与解脱
第二节 万法皆空
第三节 鸠摩罗什与中观
第四节 道尊德贵
第五节 回归自然
第三章 六度万行,造福行善
第一节 布施度众生
第二节 持戒得清净
第三节 安忍显平等
第四节 精进而修行
第五节 净虑或禅定
第六节 般若智慧明
第七节 佛教的各宗
第四章 悟道修真,全真功行
第一节 修身与养生
第二节 外丹与内丹
第三节 修心养性
第四节 积德重善行
第五章 教外别传。明心见性
第一节 六祖慧能
第二节 弘法谈禅
第三节 棒喝机锋
……
序言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今天,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成果,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如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容乃大,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崇德重义、修身为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文摘 插图:

太子的父亲净饭王担心儿子会出家已经多年了,尽管他不断提高太子的生活水平,想尽办法令人去取悦太子,让太子开心,并且严令守卫宫城防止太子离家而去。然而,高大的城墙毕竟挡不住太子那颗早已离开了的心,在一个夜晚,太子终于潜出城去了,从此,他开始了出家修行的生涯。
太子出家的消息震撼了整个宫廷,整个宫廷都处于悲哀之中,然而此时的国王已经无可奈何,只好派遣了几个人找去侍候太子一同修道,希望有一天可以让他回来。而太子修行的过程是艰苦的,他不断地访求人们传说中的明师并前去学习,他尝试了当时一些流行的修行方式,比如种种的苦行,他修习这些苦行足足有六年之久。这些艰苦使太子身体枯瘦、形容枯槁,而太子终于发现,这些办法根本不能使人摆脱烦恼,于是就断然放弃了苦行。
佛经中记载,放弃了苦行之后的太子,决心自己去寻求解脱的方法,于是他来到尼连禅河边的一棵大毕钵罗树下,盘膝端坐,静静地思考了数天,克服了内心的所有欲望,降服了前来侵扰众多的魔军。(据佛经记载,佛所说的恶魔的军队,贪欲为第一军,忧愁不快为第二军,饥渴为第三军,渴爱为第四军,忧郁与困倦为第五军,恐怖为第六军,疑惑为第七军,伪善与傲慢为第八军,另外,追逐名利和尊敬、虚名、自赞贬他,也是恶魔的军队。)最后,在一天早晨,他终于大彻大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