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化工 >

酒精生产技术

2011-07-23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酒精生产技术 去商家看看
酒精生产技术 去商家看看

 酒精生产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295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
·ISBN:7030137949
·条形码:978703013794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生物技术类专业教材系列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酒精生产技术》系统地介绍了淀粉质原料、糖蜜原料酒精生产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生产技术、有关设备以及酒精生产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废液处理;酒精通用试验方法;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酒精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同时简要介绍了特级酒精和燃料酒精生产技术。
编辑推荐 《酒精生产技术》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生物技术类专业教材系列之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酒精的性质和分类
1.2 酒精的用途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3 酒精的生产方法及其工艺流程

第2章 酒精生产的原料和辅料
2.1 酒精生产的原料
2.2 辅料
2.3 水

第3章 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技术
3.1 原料的预处理
3.2 原料的蒸煮
3.3 糖化剂制备
3.4 蒸煮醪的糖化
3.5 酒母制备
3.6 糖化醪的发酵
3.7 发酵成熟醪的蒸馏和精馏

第4章 酒精活性干酵母(AADY)的应用
4.1 酒精活性干酵母的应用和发展概况
4.2 应用酒精活性干酵母的优越性
4.3 酒精活性干酵母的分类
4.4 酒精活性干酵母的性能
4.5 酒精活性干酵母的质量指标及其检测
4.6 酒精活性干酵母的应用技术
4.7 酒精活性干酵母的应用实例

第5章 糖蜜原料酒精生产技术
5.1 糖蜜原料酒精发酵的特点和工艺流程
5.2 稀糖液的制备
5.3 糖蜜发酵酒母的制备
5.4 稀糖液的发酵

第6章 特级酒精生产技术

第7章 燃料酒精生产技术

第8章 成品酒精检验技术
8.1 成品酒精试样的采集
8.2 感官要求
8.3 理化检验

第9章 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及污染治理
9.1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
9.2 杂醇油和醛酯馏分的利用
9.3 酒精酵母的综合利用
9.4 酒糟液污染和综合利用

第10章 酒精生产计算
10.1 淀粉出酒率及淀粉利用率的计算
10.2 酒精生产计算
10.3 酒精工厂生产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参考文献
附录
1 食用酒精国家标准(GB10343—2002)
2 工业酒精国家标准(GB/T394.1—1994)
3 无水酒精国家标准(GB678—1990)
4 变性燃料酒精国家标准(GB18350—2001)
……
序言 本书是由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共同组织编写。全书系统介绍了淀粉质原料和糖蜜原料发酵法生产酒精的原理、生产技术以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特级酒精和燃料酒精生产技术以及酒精活性干酵母(AADY)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同时还增加了成品酒精检验技术、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酒精生产新技术等内容。全书的编写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已学习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并结合参加酒精生产实习、实训,基本掌握酒精发酵机理和生产工艺理论,能选择和制订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掌握酒精生产技术和具体操作方法,能分析和解决酒精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初步掌握成品酒精检验技术;同时应初步具有选用新菌种,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进行酒精工厂设计的能力,并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酒精工业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书由王传荣、赵辉、翁连海、李晓华编写。其中第1、4、8章及第3章的第3.3、3.4、3.5、3.6节和附录l、2由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王传荣编写,第2、6章及第3章的第3.7节、第9章由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辉编写,第7、10章及第3章的第3.1、3.2节和附录3、4由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翁连海编写,第5章由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晓华编写。王传荣负责主编,张安宁高级工程师负责主审。
文摘 插图:


4.原料粉碎对工艺过程的影响
原料粉碎对工艺过程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原料吸水膨胀的影响整粒原料由于质地坚硬程度和颗粒大小不同,在预热处理时,吸水膨胀速度也不同。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同原料,质地越坚硬,颗粒越小,其膨胀速度越慢,反之亦然。对相同原料而言,腐败的原料较正常原料吸水膨胀速度快,颗粒越小,则吸水膨胀速度越快。每升高10℃,膨化速度增加1倍。
(2)对加热方法的影响不同粉碎度的原料粉对热的敏感性不同,原料粉碎度越大,热处理效果越好,但在加热过程中,粉浆的黏度也随之迅速增加,当粉浆黏度达到一定限度时,造成粉浆外溢,形成大量的原料损失。因此,对于粉碎度较大的粉浆应当采用缓慢加热的方法,在不小于15min的时间内加热至60~70℃。对于原料粉碎度较小的粗粉浆而言,粉浆对热的敏感性较小,粉浆升温后黏度上升缓慢,因此,采用快速加热的方法进行粉浆加热处理,在3~5min内加热至85。C。
(3)对工艺条件的影响在原料粉碎后,生产加工工艺进入预热和蒸煮工艺过程。由于原料粉碎程度越大,原料表面积越大,植物组织的破坏也越大,其热处理效果越好,在相同的工艺要求下,细粉浆比粗粉浆的加热温度略低,时间也可缩短。但在粉碎过程中,粉碎所需要的时间较长,能量消耗较大。
3.1.3原料预处理流程
依据物料输送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机械输送干式粉碎预处理流程、风送湿式粉碎预处理流程、风送干式粉碎预处理流程、混合输送干式粉碎预处理流程四种。但无论是哪一种流程,它们都是以物料的输送流程为主线,在连续不断的物料输送过程中,合理布置除杂装置、粉碎机等原料预处理设备,使原料预处理在连续的动态过程中完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