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机械 >

机械制造难加工技术

2011-07-14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机械制造难加工技术 去商家看看
机械制造难加工技术 去商家看看

 机械制造难加工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42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11252365/9787111252368
·条形码:97871112523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机械制造难加工技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写作主线,介绍了机械制造难加工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车削细长轴的关键技术及车削方法、车削螺纹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特殊孔的切削加工、在车床上作非车削加工、特殊材料的切削加工、切削疑难问题对策和数控难加工技术。在介绍加工方法时,将制造工艺和操作技能相结合,并注重介绍其中的关键技术、技术对策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读者有一定的帮助。
《机械制造难加工技术》是一本技术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科技类图书,既可供从事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工人使用,也可以供相同或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学生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车削细长轴的关键技术及车削方法
一、细长轴的加工特点和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二、中心架及其使用方法
三、跟刀架及其使用方法
四、使用中心架和跟刀架时的注意事项
五、车削细长轴的刀具及几何形状
六、车削细长轴的装夹方法
七、细长轴的加工方法
八、切削用量选择实例
九、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第二章 车削螺纹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螺纹的基本知识和常用表
二、螺纹车刀
三、车床的调整和交换齿轮计算
四、车削三角形螺纹
五、车削梯形螺纹
六、车削矩形螺纹
七、车削蜗杆螺纹
八、车削多线螺纹
九、车削丝杠螺纹

第三章 特殊孔的切削加工
一、精孔钻削
二、小孔钻削
三、深孔切削加工
四、缺料孔钻削
五、在圆柱面上钻孔
六、钻削骑缝孔和中心距较小的孔
七、钻削二联孔
八、在斜面上钻孔
九、在薄板上钻孔
十、在橡胶材料上钻孔
十一、在有机玻璃上钻孔
十二、钻削孔距有精度要求的孔
十三、变单孔钻削为多孔钻削
十四、在普通台式钻床(Z512)
上进行半自动多孔钻削
十五、在万能工作台钻铣床上钻孔

第四章 在车床上作非车削加工
一、在车床上加工多边形
二、在车床上磨削加工
三、在车床上珩齿加工
四、在车床上铣端面和钻中心孔
五、在车床上滚压加工
六、在车床上铣削加工
七、在车床上插削加工
八、在车床上镗削加工
九、在车床上抛光和研磨

第五章 特殊材料的切削加工
一、不锈钢切削加工
二、高锰钢切削加工
三、淬火钢切削加工
四、高强度钢切削加工
五、高温合金切削加工
六、钛合金切削加工
七、纯铜和纯铝材料切削加工
八、工程塑料切削加工
九、橡胶材料切削加工
十、有机玻璃切削加工
十一、硬玻璃切削加工

第六章 切削加工疑难问题对策
一、车刀与车削
二、圆柱孔与圆锥面车削
三、成形面车削与表面滚花
四、特殊结构零件车削
五、提高车削效率的几项技改成果
六、分度头在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七、用一把三面刃槽铣刀或组合三面刃铣刀铣花键
八、铣削离合器及保证加工质量的技术对策
九、铣削齿轮及保证加工质量的技术对策

第七章 数控难加工技术
一、多拐曲轴的加工
二、多线螺纹配合件加工
三、复杂工装类零件的加工(一)
四、复杂工装类零件的加工(二)
五、用户宏程序(一)
六、用户宏程序(二)
七、现代车削中心的加工
八、数控铣削的现代加工技术
九、电火花加工
参考文献
……
序言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工队伍,半数以上是技术工人,他们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工人自身,提高技术水平都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本书从车削细长轴的关键技术及车削方法、车削螺纹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特殊孔的切削加工、在车床上作非车削加工、特殊材料的切削加工、切削疑难问题对策、数控难加工技术几个方面,论述了机械制造难加工技术。其中的“难”有三层含义:一是书中略去低起点的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广,有一定的深度;二是论述的加工技术其工艺比较复杂,技术难点多,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三是对读者应有“引路牌”的作用,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了变“难”为“不难”,我们采用的编写方法是,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线,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然后加以分析,进而明确解决办法。这些办法有的是先进经验,有的是绝招窍门,有的是实践措施,虽不能肯定地讲是“最好”的办法,但它能适应生产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介绍加工方法时,强调其中的关键技术、技术对策和注意事项,希望读者能以此为鉴,在生产实践中少碰钉子,少走弯路,并能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尽快地提高技术水平。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著作、论文和杂志,还得到了张学询、孙树仁二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由邢鸿雁、陈榕林主编,陈野、王利欣、张磊、刘辉、郑云、兰玉红参加编由于时间仓促,业务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第一章 车削细长轴的关键技术及车削方法
  九、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1.弯曲度不符合要求
  车削细长轴时弯曲度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及锯决办法如下:
  1)由于坯料自重或本身弯曲度太大,车削时在跟刀架的限制下,产生弹性变形,迫使工件处在正确位置上进行切削。但车削加工后,弹性变形恢复,使工件又回到原来弯曲变形的状态,故加工后的细长轴有较大的弯曲度。其解决办法是对坯料进行矫直和热处理。
  2)装夹工件时顶尖顶得过紧会将工件顶弯,发生弹性变形,车完后也会使工件产生弯曲。这种情况下,应调整顶尖松紧程度,即顶尖与工件中心孔不应顶得太紧。
3)切削用量过大,切削温度高,冷却不均匀,引起热变形,造成工件弯曲。此时,应改善冷却润滑条件,控制工件热变形。
4)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选择不当,造成切削力过大,引起工件变形。应采取的措施是,减小背吃刀量,增加进给次数,并且注意合理地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使之适应细长轴的车削。
5)刀尖与支承块间距过大。这时要调整间距,使其不超过2mm为宜。
2.用中心架支承时外圆连接不好
用中心架支承车削细长轴时,先把工件装夹在两顶尖之间(或一端用卡盘,另一端用顶尖装夹),在工件上对着中心架的部位(约在工件的中部)车出一个宽于中心架卡爪的凹槽,一般宽为30~50mm,直径应大于工件直径尺寸(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装好中心架,调整好三个卡爪,即可进行车削加工。一端车好后将工件卸下,调头重新装夹,调节中心架,再车另一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