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军队组织编制学

2011-07-07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军队组织编制学 去商家看看
军队组织编制学 去商家看看

 军队组织编制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415 页
·出版日期:2001年12月
·ISBN:7801375130
·条形码:978780137513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军队组织编制学》是以军队组织编制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著作。军队组织编制,是国家、政治集团及其军队确定的军队基本组织制度,包括军队的规模、结构、组织体制和编制,历来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代世界新军事革命理论认为,新军事革命的内容主要由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和军队组织编制三部分构成。军队组织编制变革,是实现军事革命的重要环节。从我军的实际看,改革军队组织编制,是实现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总目标,加强质量建设,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要求。编写《军队组织编制学》,正是为了揭示军队组织编制发展的基本规律,阐明确立军队组织编制的基本原则,研究探索军队组织编制建设的新情况、新特点、新思路,为军队组织编制建设提供理论服务,为发展军事科学理论体系和院校教学服务。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军队组织编制与军队组织编制学
第二节 军队组织编制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军队组织编制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军队组织编制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第二章 军队组织编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古代军队组织编制的演变
第二节 近代军队组织编制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军队组织编制的发展

第三章 军队组织编制基本原理
第一节 军队组织编制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及阶级的政治需要
第二节 军队组织编制必须与经济、科技、装备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三节 军队组织编制必须以战略战术和作战任务为依据
第四节 军队组织编制必须保持国家和民族的特色

第四章 军队总规模与总定额
第一节 军队总规模、总定额概述
第二节 军队总规模、总定额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军队总规模、总定额的制约因素
第四节 确定军队总规模、总定额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军队总体结构
第一节 军队总体结构概述
第二节 军队总体结构的发展演变
第三节 现代军队总体结构
第四节 军队总体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军队总体结构的确定与调整原则

中篇

第六章 军队组织体制概述
第一节 军队组织体制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军队组织体制的类型
第三节 确立军队组织体制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军队领导指挥体制
第一节 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概述
第二节 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的构成
第三节 总部、军种、战区、军区领导指挥体制
第四节 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 军队教育训练组织体制
第一节 军队教育训练组织体制概述
第二节 我军教育训练组织体制
第三节 制约军队教育训练组织体制的基本因素
第四节 军队教育训练组织体制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 军队政治工作组织体制
第一节 军队政治工作组织体制概述
第二节 我军政治工作组织体制的构成及特点
第三节 确立军队政治工作组织体制的原则

第十章 军队后勤组织体制
第一节 军队后勤组织体制概述
第二节 军队后勤组织体制的演变
第三节 现代军队后勤组织体制的构成与类型
第四节 确定军队后勤组织体制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军队后勤组织体制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军队装备管理体制
第一节 军队装备管理体制概述
第二节 军队装备管理体制的结构和类型
第三节 确定军队装备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及其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军事科学研究组织体制
第一节 军事科研组织体制概述
第二节 军事科研组织体制的发展
第三节 军事科研组织体制的类型与构成
第四节 确定军事科研组织体制的要求
第五节 军事科研组织体制的发展趋势

下篇

第十三章 军队编制概述
第一节 军队编制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军队编制的类型
第三节 确定军队编制的原则

第十四章 陆军部队编制
第一节 陆军部队编制概述
第二节 陆军部队编制类型
第三节 陆军部队编制的发展趋势

第十五章 海军部队编制
第一节 海军部队编制概述
第二节 水面舰艇部队编制
第三节 潜艇部队编制
第四节 海军航空兵部队编制
第五节 海军陆战队编制
第六节 海军岸防部队编制
第七节 确定海军部队编制的基本要求

第十六章 空军部队编制
第一节 空军部队编制概述
第二节 航空兵部队编制
第三节 地面防空兵部队编制
第四节 雷达兵部队编制
第五节 空降兵部队编制
第六节 保障部队编制
第七节 确定空军部队编制的基本要求

第十七章 地地导弹部队编制
第一节 地地导弹部队编制概述
第二节 地地导弹部队编制类型及特点
第三节 地地导弹部队编制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地地导弹部队编制的发展趋势

第十八章 机关编制
第一节 机关编制概述
第二节 各类机关编制结构
第三节 确定机关编制的要求
第四节 机关编制的发展趋势

第十九章 院校和科研机构编制
第一节 院校和科研机构编制概述
第二节 院校和科研机构编制的特点
第三节 确定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编制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院校和科研机构编制的发展趋势

第二十章 军队编制管理
第一节 军队编制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第二节 军队机构的设置与管理
第三节 军队人员编制管理
……
序言 《军队组织编制学》是以军队组织编制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著作。军队组织编制,是国家、政治集团及其军队确定的军队基本组织制度,包括军队的规模、结构、组织体制和编制,历来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代世界新军事革命理论认为,新军事革命的内容主要由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和军队组织编制三部分构成。军队组织编制变革,是实现军事革命的重要环节。从我军的实际看,改革军队组织编制,是实现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总目标,加强质量建设,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要求。编写《军队组织编制学》,正是为了揭示军队组织编制发展的基本规律,阐明确立军队组织编制的基本原则,研究探索军队组织编制建设的新情况、新特点、新思路,为军队组织编制建设提供理论服务,为发展军事科学理论体系和院校教学服务。
《军队组织编制学》编写的指导思想:第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服务,为我军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服务,为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服务。第二,坚持以我为主,突出中国特色,充分反映我国、特别是我军组织编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同时,借鉴外国军队组织编制建设特别是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组织编制建设的有益经验。
文摘 二、中国军队组织编制向近代的转变
近代中国军队的组织编制,由于受清朝腐败的社会政治制度和落后的经济、科技的制约,落后西方200多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在外患和内忧的强大压力下,希图变法求强。清后期和民国初期参仿西方军事组织制度,逐渐开始了由古代向近代军事组织制度的转变。
在军事领导体制上,清朝于20世纪初改兵部为陆军部,下设承政、参议2厅和军衡、军乘、军实、军制、军需、军学、军医、军牧、军法等司。另设海军部统管全国海军,下辖职能部门7个司。并设立类似于总参谋部性质的“军咨府”,协助皇帝掌军权,“秉承诏命,襄赞军谋”(《宣统政纪》卷十四)。
清朝军队组织体制变革主要表现在建设近代海军和编练新军上。1860年,曾国藩向清政府奏议建立海军,获得批准。此后,清朝经过努力,至80年代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师(海军舰队)。其部署是:北洋水师军舰14艘,分驻大沽、旅顺、营口、烟台,管辖奉天、直隶、山东海面;南洋水师军舰17艘,分驻江宁、吴淞、浙江等地,负责东南沿海一带海面;福建水师军舰ll艘,负责巡守台湾,守卫厦门、海口以及琼崖海面。三支水师分别由淮系李鸿章、湘系曾国荃和左宗棠掌握,互不统辖。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损失殆尽。1885年,清政府决定设立海军衙门,重点建设北洋海军。再次向德国和英国购置各种铁甲舰多艘,北洋海军至1888年拥有铁甲舰、快船、运船、鱼雷艇等25艘,官兵4000人。北洋海军编为中军、左翼、右翼、后军四队。中军编快船3艘;左翼、右翼各编铁甲舰l艘、快船2艘;此9艘舰船为战舰。后军船、艇作为预备力量或负责后方接应、保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