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蓝色方略:21世纪初的海洋与海军

2011-06-24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蓝色方略:21世纪初的海洋与海军 去商家看看
蓝色方略:21世纪初的海洋与海军 去商家看看

 蓝色方略:21世纪初的海洋与海军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1518039
·条形码:978780151803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海洋不仅记录着漫长的历史,而且创造着独特的文化。伴随海洋新世纪前进的足音,我们组织众多的专家学者,历时3年,编辑出版了这一大型系列丛书。内容既有海洋军事知识,也有海洋政治、经济知识;既有海洋地理介绍,又有海洋探险、神话和传说方面的趣闻;既介绍了海洋的历史与未来,又展示了世界海军的现状与发展。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对于繁荣我国海洋文化事业,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激励广大海军官兵和青少年投身于热爱海洋、建设海洋和保卫海洋的伟大事业中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媒体推荐 序言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而且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这片广袤的蓝色国土及富饶的矿产资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纵横捭阖的空间。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曾有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历史,但其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严重束缚了中华民族面向海洋的开拓进取精神,特别是明、清两代厉行禁海达400多年,致使中华民族一再错过由海洋文明引发的发展机遇;而此时西方列强却逐渐走上了海洋强国之路。1840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首次轰开了中国封建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一次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和奇耻大辱。美丽富饶的海洋只有悲哀,只有抽泣……
恩格斯说过,航海事业根本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做胜者,其国力常占做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结束了任人蹂躏宰割的历史。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发展海洋事业、维护海洋权益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强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半个多世纪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以深邃致远的眼光关注并身体力行地领导着中国海防力量的建设和海洋事业的发展。人民海军的创建和成长壮大,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战略思想的转变,体现了中华民族洗雪耻辱、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坚持改革开放、开辟沿海经济特区、开创大洋和极地考察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利用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宏伟抱负。我们坚信: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必将在21世纪富强、民主、文明的光辉进程中,以海洋强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世界人口数量剧增、陆地资源锐减、环境污染严重,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海洋权益的矛盾和争夺日趋激烈。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海洋世纪的呼唤,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与海洋的联系更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
海洋不仅记录着漫长的历史,而且创造着独特的文化。伴随海洋新世纪前进的足音,我们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历时3年,编辑出版了这部《海洋与军事》大型系列丛书。该丛书包括《中华民族与海洋》、《蓝色冰点》、《海军兵种史话》、《决战大洋》、《海洋世界大观》、《海洋历险》、《海洋文化》、《海军纵横谈》和《21世纪外国海军》等9套32本,内容既有海洋军事知识,也有海洋政治、经济知识;既有海洋地理介绍,又有海洋探险、神话和传说方面的趣闻;既介绍了海洋的历史与未来,又展示了世界海军的现状与发展。我们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对于繁荣我国海洋文化事业,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激励广大海军官兵和青少年投身到热爱海洋、建设海洋和保卫海洋的伟大事业申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敬望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珍爱和指正。
编辑推荐 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利做胜者,其国力常占做胜。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海洋世纪的呼唤,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与海洋的联系更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蓝色方略》带你认识海洋,了解海洋资源、军队建设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海洋军备。
目录
海军:蓝色利剑
○蓝色的海洋,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片天 ○蓝色的海洋,人类不断认知的领地 ○蓝色的海洋,荡涤着血雨腥风 ○蓝色的海洋,演绎着纹秤论道 ○蓝色的海洋,锻造着蓝色利剑

美国:霸海制陆
○建立无敌海军,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调整海上战略,巩固海上霸主地位 ○实施从海到陆,跨过远洋指向濒海 ○推崇网络中心战,变为独霸全球支柱

……
文摘 书摘
美国海军还根据其所担负的作战任务和未来作战阶段的设想,明确提出了加强反潜战、防空战、对岸突击战、反水面舰艇战,两栖战、水雷战等6种基本作战类型的作战能力建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美国冷战期间,美国海军和陆战队在贯彻实施遏制战略、海上战略的过程中,参与应付各种危机、冲突,接受作战实践的锻炼,如,伊朗
抢救人质行动,空袭利比亚活动,处理古巴导弹危机以及在格林纳达、海地、巴拿马等地的联合军事行动。这些行动都反映了美国海军不但能在战时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平时更能通过显示力量和对危机作出迅速反应来执行美国的对外政策。
在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中,美国海军尤其在处理古巴导弹危机和对格林纳达采取的军事行动中表现突出,从而使美国海军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1962年,美国、苏联之间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在这一危机中,美国海军采取了海上封锁的“检疫措施”,迫使赫鲁晓夫屈服,并撤走了在古巴部署的导弹,使危机在对美国有利的情况下得以结束。
1983年10月25日,美国对远在3000千米之外的南美加勒比海岛同格林纳达发动突然的武装入侵,在为期4天的作战中,美国先后出动15艘舰船,230架作战飞机,海军陆战队1200人作为这次作战的先头部队首先登陆。1986年3、4月间,在不足30天的时间内,美国采用了海、空军联合作战方式和快速战术先后两次空袭利比亚,轰炸了多个重要目标,共击沉、击伤利比亚导弹艇5艘,击毁飞机20多架。
任何角逐都是实力的反映,任何角逐都需要实力。地球上的四大洋就好比是远离陆地的擂台,各大国的海军力量纷纷在这个舞台上比武亮相。优胜者除了丰厚的收入外,还会威名加于四海,威慑世界各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海军力量角逐于海洋之上,互相争夺,各不相让。但是,结果还是美国海军在四大洋上取得了优势。
在大西洋上,美国海军取得了主导地位。对于美国而言,大西洋的交通线作用无疑是最大的,因为欧美两大集团的最主要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两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约有2200个大型护航运输队共75000多艘船只是经大西洋开往欧洲的,同时还有7700个护航运输队共17万多艘运输船通过大西洋的沿海交通线,战争期间损失的船舶吨位也主要是在大西洋上。考虑到大西洋在美国及西欧国家利益中的重要地位,在美国的主导下,美国与西欧国家一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