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历史上的三种人:皇帝官吏草民政治博弈真相

2011-06-07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历史上的三种人:皇帝官吏草民政治博弈真相 去商家看看
历史上的三种人:皇帝官吏草民政治博弈真相 去商家看看

 历史上的三种人:皇帝官吏草民政治博弈真相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300066453
·条形码:97873000664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朗朗书房

内容简介   研究历史是医治思想疾病的最好药方。在历史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人类经历的记录;在这些记录中,人们可以给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找到经验和教训,把好的事情当做典范而防止卑鄙腐败堕落事件的产生。本书历史逻辑清晰,理论概括精当,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叙事翔实,是一本近来少有的历史通俗之作,也是继《中国人的历史误读》之后又一部历史通俗化力作。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讲述老百姓看得懂的历史!
  本书是一部通史点评型的通俗作品,以社会学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历史上的特定人群及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如皇帝雇凶杀权臣、对妇女的摧残刑罚等等。通过历史描点,努力勾勒出一幅“温柔的血腥”画卷。在温柔,的君臣父子、勤政爱民、忠君报国的道德面纱背后,存在惊人的血腥:皇权集团在社会顶端同时奴役官僚与草民两大群体;官僚群体又在利益分配中表现为上欺皇权、下压百姓的贪婪本质;而草民社会总是在默默承受中等待着极限的到来,推翻皇权。
作者简介   綦彦臣,1964年10月生,自由传稿人。自1991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经济、社会、历史、哲学论文(含译文)100余篇;2004年,出版著作有:译著《地平线并不遥远》、专著《资本主义的另一条腿》、编著《经济学的智慧》,《中国人的历史误读》(著,2005 8.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中国古代言论史》(通俗读本)即将由澳门大学社会人文学院改为教材。
媒体推荐 书评
研究历史是医治思想疾病的最好药方。在历史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人类经历的记录;在这些记录中,人们可以给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找到经验和教训,把好的事情当做典范而防止卑鄙腐败堕落事件的产生。本书历史逻辑清晰,理论概括精当,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叙事翔实,是一本近来少有的历史通俗之作,也是继《中国人的历史误读》之后又一部历史通俗化力作。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讲述老百姓看得懂的历史!

编辑推荐   研究历史是医治思想疾病的最好药方。在历史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人类经历的记录;在这些记录中,人们可以给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找到经验和教训,把好的事情当做典范而防止卑鄙腐败堕落事件的产生。本书历史逻辑清晰,理论概括精当,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叙事翔实,是一本近来少有的历史通俗之作,也是继《中国人的历史误读》之后又一部历史通俗化力作。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讲述老百姓看得懂的历史!
  本书是一部通史点评型的通俗作品,以社会学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历史上的特定人群及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如皇帝雇凶杀权臣、对妇女的摧残刑罚等等。通过历史描点,努力勾勒出一幅“温柔的血腥”画卷。在温柔,的君臣父子、勤政爱民、忠君报国的道德面纱背后,存在惊人的血腥:皇权集团在社会顶端同时奴役官僚与草民两大群体;官僚群体又在利益分配中表现为上欺皇权、下压百姓的贪婪本质;而草民社会总是在默默承受中等待着极限的到来,推翻皇权。
目录
皇帝篇
第一章 秦始汉高又如何
一、寡人之疾在心里
二、盛世君王患“疯病”
三、皇帝性生活关涉王朝变局
第二章 面对权臣与面对外邦
……
文摘 书摘
  不过,母亲的不检点始终是他心中的阴影,所以他决心用不立王后的形式来限制自己的妻子们利用权力谋求婚外性快乐。他的心理对女人过分敏感。公元前219年,他过长江支流湘江,渡到‘个叫湘山祠的地方,遇上了大风。他以为本地的神仙在作怪,就问随行博士:“湘君是什么神?”博士答道:“据说,是尧帝的女儿娥皇与女英,也是舜帝的妻子,葬在此地,成了湘神。”①秦始皇不听便罢,一听就怒火三千丈,他下令:“调3000名犯人,把湘山上的树都给砍了,让山变成赭色。”
  所谓“赭其山”,就是把植被全凿去。通过这一极端行为可以看出,他是个心理疾病十分严重的人,何况至高无上的权力又便于他发泄呢!
  心理疾病严重的人再怎么用药,也难见其效。
  为了长寿,秦始皇坚定不移地求仙药、找秘方。就在他下令伐湘山之树即“赭其山”那一年的早些时候,他听从了术士徐福的进言,派出了童男童女数千人到海中的三座神山(名日“蓬莱、方丈、瀛洲”)求仙药。虽然徐福一去不复返了,但他还没心灰意冷,七年后再次组织求仙即寻找长寿秘方活动。
  与徐福的逃逸不同,本次活动纯粹是一场政治阴谋。
  一位姓卢的儒生对秦始皇说:“我们这些做臣下的人常为皇帝寻求奇药仙人,结果收获不理想,因为有些怪异的东西损害了奇药仙人。要是皇帝不张扬行止,就能避恶鬼,恶鬼不到,真人就到。真人是什么呢?他们入水不化,火烧不燃,能在云气之上生活,与天地一般长寿。现在皇帝治理天下,心里不静,操心过度。为了静心,乃至求到不死的仙药,皇上的行止就不能让人知道。”
  秦始皇满足了卢生的要求,开始隐匿行踪。凡有泄露皇帝行踪的人,一律处死刑。他不仅约束他人,而且也严格要求自己,他不再自称“朕”,而代以“真人”。
  在稳住秦始皇后,另一位姓侯的儒生与卢生密议说:“始皇这个人生性凶狠,又自以为是,专门任用狱吏而只让儒生装门面,七十个博士于国无用。他又自己专权,天下大小之事尽由他一个人决断,太贪权了!别说没仙药,就是有,也不能给他找!”
  于是二人逃亡,隐藏起来,不见了踪影。当秦始皇得知被卢生欺骗后,勃然大怒,让最高法官逮捕了几名儒生,刑讯逼供,穷追猛治。儒生们抗不住酷刑,胡说八道,四处牵连,其中“证明”有重罪的460人全被活埋了。其余大部分(“轻罪”的)就发往边境,以囚身从军。
  这个决策引发了父子矛盾。他的大儿子扶苏批评他处置失当,被以监军的名义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