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孝经智慧

2011-05-11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孝经智慧 去商家看看
孝经智慧 去商家看看

 孝经智慧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20949375
·条形码:9787209493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孝经智慧》是当代国学研究名家姚淦铭教授讲读《孝经》智慧的新著,我们这本《孝经智慧》由五个部分组成,然而却可以从任何一个感兴趣的地方去读:
一是,由古代的《孝经》直接讲到现代智慧的转换,这是希望古为今用、执古御今,让现代人能用上《孝经》的智慧,为现代人的人生、事业的成功进行针对性的现代解读。
二是,由《孝经》而讲述它的“案例读本”,那就是著名的、影响深远的《二十四孝》。这也许能让我更加近距离地看到孝的魅力与作用。因此本书实际上就相当于两本书的叠加了,一是解读《孝经》的书,一是解读《二十四孝》的书了。
三是,《孝经》的智慧典藏在历史中、层积在每一个王朝中,我们将其抽绎出来,供大家品味一番。为什么那么多的王朝都重视《孝经》,希望用《孝经》来治身、治家、治国、治天下?此中智慧就像丰富的矿藏,有待我们去开发,更有待我们去冶炼,铸成现代的智慧。
四是,围绕着《孝经》,数千年的历史生发的许多谜团,讲述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孝经》到底经历了哪些饶有趣味的事情。
五是,从解读《孝经》元典入手,让大家去阅读、浏览、流观、欣赏这本经典,知道《孝经》到底讲了些什么。
作者简介 姚淦铭教授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著名主讲人之一,应央视邀请,先后作了关于国学大师王国维、老子文化等系列演讲,影响了全国数百万人,好评如潮。姚淦铭还是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的著名主讲人之一,应上视邀请,作系列讲座《孔子》,同样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并获“最具亲和力”奖。所出电视讲稿书,均成为畅销热门书。
姚淦铭,文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教育部直属“211大学”之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研究所所长,被校方授予“江南大学名师”称号,被学生多次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曾获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奖。多次出访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进行讲学与学术交流。
姚淦铭还将老子的智慧和现代人的人生、事业、商道、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作为专题研究,并先后为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的DBA与MBA、深圳华为集团、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公司、银行如花旗银行和建设银行等、中原国学讲坛、大庆油田培训中心、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培训中心等企业家培训班,讲授过《老子智慧与企业管理》、《老子智慧与人生》、《老子智慧与事业》,《孔子智慧与企业管理》、《孔子智慧与人生》、《孔子智慧与事业》等,深受欢迎。他还为上海市政府、南京市政府、深圳市政府、石家庄市政府,以及亳州市、鹿邑县、栾川县、诸暨市政府等,某些部队、医院等干部培训、市民学堂讲演,均受到热烈欢迎。
姚淦铭数十年以来专心从事学术研究,有深厚的功底,比如对古代文化、哲学、经学、文献学、语言学、文字学、书学、饮食文化等,均有论著出版,又如对大师学术也有研究。出版个人独立专著有11部。
编辑推荐 插图:


《孝经智慧》卖点:
卖点一:作者知名度高,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
  姚淦铭教授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著名主讲人之一,应央视邀请,先后作了关于国学大师王国维、老子文化等系列演讲,影响了全国数百万人,好评如潮。姚淦铭还是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的著名主讲人之一,应上视邀请,作系列讲座《孔子》,同样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并获“最具亲和力”奖。所出电视讲稿书,均成为畅销热门书。
姚淦铭,文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教育部直属“211大学”之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研究所所长,被校方授予“江南大学名师”称号,被学生多次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曾获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奖。多次出访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进行讲学与学术交流。近年来在全国多家电视台文化讲坛栏目讲演几十场次。博学且能言,在学生和电视观众中拥有不少“粉丝”,是含金量颇高的“学术明星”,其讲座和著作均获得市场认可。
卖点二:市场空间大,同类书较少
  目前我国“国学热”方兴未艾,国学经典的相关图书,特别是当代名家解读的,要么畅销,要么长销。《孝经》也是流传千年的先人智慧经典,“十三经”之一,也需要将其进行现代性的阐释,以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但相比于市场上汗牛充栋的讲解《论语》、《老子》、《庄子》等的图书,《孝经》的相关图书寥寥,名家讲解更是空白。姚淦铭讲读《孝经》智慧可谓应运而生。
卖点三:雅俗共赏,“读”以致用
以当代视角解读经典是普及经典图书的最佳方式,而深入浅出、知识与谐趣并举,则是作者姚淦铭讲演和写作的特长。再加上本书图文并茂,译讲元典的同时,并枚举大量现代案例,因此,定能雅俗共赏,“读”以致用。
卖点四:内容全面权威,亦可各取所需
本书五部分内容,读者可以全方面了解《孝经》,也可以从任何一个感兴趣的方面着手去读:现代运用/经典原义,智慧/谜团,《孝经》/《二十四孝》。另外,由于作者以其治学严谨的教授和备受欢迎的讲演人的“双重身份”著成此书,故研究阅读、消闲阅读均可。
目录
篇一:《孝经》现代智慧
孝的现代份量和尊严
鲁迅评《二十四孝》的智慧
读毛泽东的《祭母文》
朱德一生中的最大遗憾
元帅?将军?士兵的孝行
孝文化:挖掘?宣扬?开发
“孝道”让一首歌曲唱红
2.2亿人的一堂《开学第一课》
孝子传的现代新续编
《孝经》与“想一想,死不得”
孔子“色难”命题的现代问卷
从《孝经》来说“弑师案”
《孝经》与清明节的思考
外国女孩的“孝悌”深情
新机融合:《孝经》的“谏诤”
“孝”与商业营销智慧
《孝经》?孝?与企业家
《游子吟》:现代孝文化的载体
美国奥巴马的“孝道”
动物世界:孝乌?驴子孝?孝牛
再思:《孝经》与现代生活

篇二:《孝经》与《二十四孝》
《孝经》的民间解读本
虞舜:孝感动天
汉文帝:亲尝汤药
曾参:啮指心痛
闵子骞:单衣顺母
子路:为亲负米
郯子:鹿乳奉亲
老莱子:戏彩娱亲
董永:卖身葬父
郭巨:为母弃儿
姜诗:涌泉跃鲤
蔡顺:拾椹供亲
丁兰:刻木事亲
陆绩:怀橘遗亲
江革:行佣供母
黄香:扇枕温衾
王裒:闻雷泣墓
吴猛:恣蚊饱血
王祥:卧冰求鲤
杨香:搤虎救父
孟宗:哭竹生笋
庾黔娄:尝粪忧心
唐夫人:乳姑不怠
朱寿昌:弃官寻母
黄庭坚:涤亲溺器
篇三:《孝经》智慧典藏
从《孝经》的孝字说起
“孝”词语场的“考古”
《论语》孝论的智慧
曾子孝论与智慧
曾子与孝的故事
孟子孝论与智慧
老子?庄子?孝的智慧
智慧:孝是会延衍滋生的
散点透视:汉代?孝?孝治
首载古代正史的孝子传
《世说新语》与孝的记述
唐代的《女孝经》与《孝女传》
孝与忠:唐代的一场辩论
话说佛教两经之谈孝
宋代孝、悌、忠的故事
蒙元:孝治?孝教育?孝传播
元大臣受孔子戒的故事
明清两朝的孝文化略说
明清皇帝教子读本中的“孝”
正史为孝子、孝女立传
清戴名世的《孝子诗》
孝的传统的衰蜕
篇四:《孝经》历史与谜
《孝经》的作者之谜
先秦?《孝经》?踪迹
魏文侯注《孝经》之谜
千年绵延的真伪之谜
《孝经》汉代发现之谜
《孝经》的文本之谜
古文《孝经》的面目
汉代《孝经》的经之地位
《孝经》的纬书之谜
《古文孝经》与孔传的传奇
郑玄避难潜心注《孝经》
郑注《孝经》的历史风雨
历史上百家注《孝经》的盛况
唐玄宗与《孝经》
唐玄宗的《孝经序》
话说《孝经注疏》
宋?古文《孝经》?石刻
朱熹改编《孝经》
元代吴澄的《孝经定本》
《孝经》定格在《十三经》
帝王?《孝经》?注讲书传
篇五:《孝经》元典译讲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
序言 论国学智慧,则孝道不能不讲,《孝经》不能不读。因为此中的智慧不是肤浅而是太深,义理不是迂腐而是太重,层积不是薄陋而是太厚,作用不是轻微而是太大,现代智慧不当置若罔闻而是太亟须转换。
孝,是一棵从人的心灵深处生长出来的道德之树的根,根正才能大树茁壮,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根蒂牢固才能花果飘香。
孝行,是顺应人心、顺因人性、顺从人情、顺依人本之德行。我们需要从这种道德的根本上去浇灌、去培土、去养育,并将孝行弘扬之、广大之、寥廓之。
孝道,是因性而明教、追文反质的至道。它是从人性中揭示出来、概括出来、提升出来的,又返回去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人、办事、立身、齐家、处世、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孝经》,是孝道的理论总结,又是古代“五经”之总纲、“六艺”之根本。明代的黄道周说:“《孝经》者,道德之渊源,治化之纲也。六经之本,皆出于《孝经》,而大、小戴《礼》,皆为《孝经》义疏。”
孝、孝行、孝道、《孝经》的意义与价值,《吕氏春秋?孝行览》有这样的话,值得今人体会:“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而天下从者,其唯孝也。”虽然有些夸大其辞,且文化背景也有很深的百代隔离的沟壑,但是其深层的理念与智慧也许还是值得人们去体味的。
我们这本《孝经智慧》由五个部分组成,然而却可以从任何一个感兴趣的地方去读:
一,从现代社会来观察与《孝经》的联系,直接诠释现代智慧的转换,这是希望古为今用、执古御今,让现代人能用上《孝经》的智慧,为现代人的人生、事业的成功进行针对性的现代解读。
二,由《孝经》而品读它的“案例读本”,那就是著名的、影响深远的《二十四孝》。这也许能让我们更加近距离地看到孝的魅力与作用。因此本书实际上就相当于两本书的叠加了,一是解读《孝经》的书,一是解读《二十四孝》的书。
三,《孝经》的智慧典藏在历史中,层积在每一个王朝中,我们将其抽绎出来,供大家品味一番。为什么那么多的王朝都重视《孝经》,希望用《孝经》来治身、治家、治国、治天下?此中的智慧就像丰富的矿藏,有待我们去开发,更有待我们去冶炼,铸成现代的智慧。
四,围绕着《孝经》,数千年的历史生发出来的许多谜团,讲述在历史中的风风雨雨中,《孝经》到底经历了哪些饶有趣味的事情。
五,在以上的基础上,大家一定会有一种愿望,那就是直接去解读《孝经》原文,于是笔者就引导阅读、浏览、欣赏这本经典,让大家知道《孝经》到底讲了些什么。在这里,此书又不仅是两本书的叠加了,而是三本书的叠加,因为在这一部分我们还把唐玄宗的《孝经注》全部插入到书里了,《孝经》十八章的每一章里,可以欣赏到间接影印来的宋刊本的《孝经唐玄宗注》。
现代人曾经冷淡、冷冻了孝道与《孝经》,然而孝之道永远不会消逝殆尽、灭迹无踪,因为孝的根子就扎在每个人的心的最深处、情感最原始的生发地。尽管有的人的心灵已经荒芜,甚至不堪回首,但是一旦触动,便会如一道闪电照亮那地方。
但愿本书或能像一道闪光,虽微弱但还能烛照到达心灵的深处,虽闪烁但还能照亮前行的路标,让暗昧者辨明,让明哲者更明!
笔者常感慨,我们讲传统,但是往往不知道传统的智慧到底结晶在哪里?我们批判传统,但是常常会犯很大的错误;我们确实需要传统在弃取之后融入现代生活,但是每每会迷茫一片。国学智慧怎样融入现代生活?就是这样的一个难题。笔者徘徊流连于此,希望慢慢来一番驽马十驾,孜孜汲汲地上下求索吧!

作 者
2009年4月
文摘 篇一:《孝经》的现代智慧

《孝经》早与现代人久违了,现代人哪有这闲工夫、闲心思去读这一本“闲经”?但是,当不时从媒体中传来那些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赤裸化、工具化、荒漠化的贪欲报道时,人们会感叹官员的腐败、暴富的无德、狂徒的贪婪、诈骗的顽劣、暴力的可畏、人心的不良,现代人的心灵怎么会如此这般滞后于先进的社会?
我们确实太多地忘记了“孝”在历史、在当下的分量与尊严。然而无视“孝”的教化之日,也就是亵渎了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庄严之时。现代人若要守望自己的灵魂,守护人性的本分,守持做人的道德底线,能够淡忘“孝”的教化吗?

——作 者




孝的现代分量和尊严

中国的孝文化有着漫长的历程和丰富的层积,其精髓绵延维系了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对稳定中国社会、凝聚中华民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孝在现代曾经被批判、践踏、涤荡。新文化运动中,提出反对“吃人”的礼教,主要就指孝道、妇道等,乃至整个宗法制度。此后则众所周知,这种理念和做法越演越烈,直到“文化大革命”达到极点,破除“四旧”,“造反有理”,许许多多所谓的“地富反坏右”的“黑五类”的“孝子贤孙”被批斗。谁还敢说孝、读《孝经》、说《二十四孝》?谁还敢出版属于禁毁之列的有关孝的书籍?
历史似乎轻轻地翻过了这一页,却永远会被后人不断翻阅这一页,因为人们要借读史来明智,所以历史的这一页当然不会被人们遗忘。
孝,在现代还有自己的分量和尊严。试看,在一个“孝”教育缺乏的年代、地方,往往会生长出种种的社会的“毒瘤”。
我们也许还记得八十年代那件抓捕“二王”的惊天动地的大案。1983年,大年三十,沈阳王宗、王宗玮持枪连杀了4人以后,流窜全国,继续杀人抢劫,经过7个月零6天才被击毙。他的父亲因为包庇罪,也被判刑7年。当时满街上都张贴着“二王”的照片,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悬赏通缉令。据说悬赏通缉、特警、巡警、道路检查点和“110”,这些中国刑侦网络就是从“二王”以后开始建立的。
2007年9月,距离1983年“二王”被击毙的24年后,他们当了一辈子中学老师的父母接受了采访。其母亲说,4个孩子都是姥姥带大的,“文革”时,两派就在大院里武斗,动刀动枪,甚至埋地雷,这时正是哥俩容易学坏的年龄。他们的枪是从沈阳大北监狱偷来的,有一个还当过兵,当过班长。“看过那么多报道,只有一个作家说过‘二王’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因素。我们觉得写得真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