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孔子的智慧(纪念珍藏版)

2011-05-05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孔子的智慧(纪念珍藏版) 去商家看看
孔子的智慧(纪念珍藏版) 去商家看看

 孔子的智慧(纪念珍藏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化出版社
·页码:21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39932430/9787539932439
·条形码:97875399324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博集天卷

内容简介 《孔子的智慧(纪念珍藏版)》内容简介:孔子乃一介布衣,既非教主,也不是上帝的儿子,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现实中的失败者;然而,他却以自己七十三年的人生,穿透了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用一生坎坷的命运,创造出古今中外最温柔、最诗意、最无可替代的哲学。
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魅力何在,而他的智慧是什么呢?
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不仅从《论语》,更从《礼记》《孟子》《中庸》和《大学》等古籍中精致而妥当地撷取儒学经典的智慧哲思,以诗意雅致的文字,于风趣睿智中,为我们解读经典,对孔子思想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论述。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孔子的思想不只是“处世格言”“道德修养”,更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执著追求,充满了诗意的情感内容,具有“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孔子的思想代代相传,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心魂”。
林语堂先生以他一生的个人体晤,激活了孔子的智慧,唤醒了我们的文化心灵;让孔子走出历史的时空框架,与我们直接对话,亲切可喜不在话下。在这繁盛、浮躁、充满变数的时代,读《孔子的智慧(纪念珍藏版)》使人有一种朴素的幸福感。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
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
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媒体推荐 我推荐这本书,因为它选材精致而妥当,具普世化的绚丽色彩,使人读来会有一种幸福之感。
  ——傅佩荣
孔子走出他在历史上的时空框架,与我们现代人以白话文直接对话,亲切可喜不在话下。孔子的思想又以英文这种国际语言展示在我们眼前,好像由此彰显了普世化的绚丽色彩,使人在惊艳之余又多了几分自豪之感。
林语堂先生在评价中西文化时站在一个较为平衡的位置上。他在《孔子的智慧》短短二十多页的导言中,就多次以摩西及耶稣来与孔子作为对照比较,藉此凸显东西方的圣人“心同理同”的深刻涵义。这对西方世界的读者来说,自然深具启发性;对我们中文读者而言,也不难由此体会人类所共有的心灵胜境。
我推荐这本书,因为它选材精致而妥当,使人读来有一种幸福之感。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所知道的林语堂先生,其实就是,很难得的兼具有“君子”和“文艺复兴人物”之长的人。前者比后者多一份优游园林的隐逸雅致,后者比前者多几分新时代男儿的慧黠矫健。……林语堂先生的著作又多又好又极富使命感,百年之内恐怕很少有人能接近他所缔造的光荣纪录。
  ——张晓风(台湾著名散文作家)
编辑推荐 《孔子的智慧(纪念珍藏版)》:体悟中华文化“心魂”所在,解读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精神根底
中国人无可替代的精神根底和心魂所在
林语堂
一代国学大师
华语文坛最幽默睿智的一支笔
于日用常行中抚慰心灵,圆融人性,安顿人生
碌碌而行,原来,孔子才是我们心灵的寄托,《论语》才是我们精神的皈依
全球最人山版商兰登书屋(Random House)邀约好书
同学人师林语堂孔子观的完整展现
第一本向西方世界系统介绍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历经数十年畅销不衰,了解孔子及其学说的首选佳作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孔子生平
第三章 中庸
第四章 大学——伦理与政治
第五章 论语——孔子的格言
第六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一)——《礼记·经解第二十六》
第七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二)——《礼记·哀公问第二十七》
第八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三)——《礼记·礼运第九》
第九章 论教育——《礼记·学记第十八》
第十章 论音乐——《礼记·乐记第十九》
第十一章 孟子
……
文摘 插图:


为什么说治理国家的生活首先在于整顿好自己的家庭呢?他自己的家人都无法教育好,反而能教好别人的,没有这个道理。所以君子不一定走出自己的家庭,他的文化榜样延伸而感化一个国家。孝道是用来侍奉君主的,悌道是用以侍奉兄长的,慈爱是用来治理百姓的。《尚书·康诰》说:“就像母亲爱护初生的婴儿一样。”从来没有一个姑娘是先学会养孩子而后嫁人的。如果你的本能是健全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目标,也不会离得太远。一个家庭学会了仁爱,一个国家就会学到仁爱;一个家庭学会了谦让,一个国家就会学到谦让;一个家庭贪婪和狠戾,一个国家就会不守法纪。事物的法则就是如此。这就是所谓“一句话可以破坏一件事,一个人可以使国家安定”。尧舜为天下作出了仁爱的表率,人民就会学习他们;桀纣给天下作出了残酷的样子,人民也会模仿他们。他们的命令如果和他们的行为相反,百姓就不会听从。所以,君子必须先要求自己然后要求别人,自己没有过恶然后才去责备别人的过恶。在他自己的身上不采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反而能影响别人明白宽恕的道理,这样的事情是不会有的。所以治理一个国家的生活在于整顿好自己的家庭。《诗经·桃天》说:“桃花那样地艳丽,桃叶婆娑多美盛!那个女儿嫁到了夫家,一家和睦真安宁。”做到了全家和睦安宁,然后有资格作一国的榜样教导别人。《诗经·蓼萧》说:“和睦的家庭敬爱兄长爱护弟弟。”敬爱兄长爱护弟弟,然后有资格作一国的榜样教导别人。《诗经·鸬鸠》说:“君主的礼仪丝毫不差,就能使一国井然有秩序。”君主的行为足够成为父亲、儿子、哥哥、弟弟的榜样,而后百姓自然会效法他。这就叫做治理一个国家的生活在于整顿好自己的家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