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明星故事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诺贝尔文学奖明星故事 |
 |
|
 |
诺贝尔文学奖明星故事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24086150
·条形码:978722408615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诺贝尔之星
内容简介 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财产中的3100万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患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份分别授予近年来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世界和平等方面作出突出成就和巨大贡献的人。诺贝尔文学奖金由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基金会统一管理,由瑞典文学院评议和决定获奖人选,因此,院内设置了专门机构,并建立了诺贝尔图书馆,收集各国文学作品、百科全书和报刊文章。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性价值。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更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这也正是作家所关怀的。
泰戈尔、福克纳、海明威、加缪、马尔克斯等人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声誉,他们也无一例外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明星故事》中罗列了一大批像他们一样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作者的非凡经历,因为如果把他们的文学作品比作盛开的鲜花,那么他们的经历正是盛开鲜花的沃土。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nard Nobel,1833一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奖的创立人。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从小主要受家庭教师的教育,16岁就已经成为一名化学家,能流利地说瑞典、英、法、德、俄等国家的语言。1850年离开俄国赴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又赴美国深造。结束美国的学习后,他又前往、父亲在圣彼得堡的工厂工作,直到1859年该工厂破产为止。重返瑞典以后,诺贝尔开始制造液体诈药硝化甘油。生产硝化甘油的工厂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因为一次严重的爆炸事件诺贝尔被人认为是“科学疯子”,此后,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工厂。
诺贝尔对炸药的研究并没有因此停止,他在后来的一段自述中先后提到了自己所发明的几种炸药:“猛炸药、无烟火药、‘巴立斯梯’或称C89号”。除此之外,他在金世界都有炸药制造业的股份,成为名副其实的“炸药大王”。
虽然在很多时候,炸药并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应用于消灭战争和人类和平事业等领域,但诺贝尔仍然是一名和平主义者,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1896年12月10日,63岁的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莫雷去世后,他所遗留下来的920万美元,以其年息(每年20万美元)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等。五种奖金(经济学奖为1969年瑞典国家银行所设),以奖励当年在上述各领域内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奖项之一。《诺贝尔文学奖明星故事》介绍了泰戈尔、罗曼·罗兰、萧伯纳、福克纳、海明威、马尔克斯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非凡经历。因为如果把他们的文学作品比作盛开的鲜花,那么他们的经历正是盛开鲜花的沃土。
目录 苏利·普吕多姆
亨利克·显克维奇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塞尔玛·拉格洛芙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罗曼·罗兰
阿纳托尔·法朗士
哈辛托·贝纳文特·马丁内斯
威廉·巴特勒·叶芝
乔治·萧伯纳
格拉齐娅·黛菜达
亨利·伯格森
西格里德·温塞特
保尔·托马斯·曼
约翰·高尔斯华绥
伊凡·亚历克赛维奇·布宁
路易吉·皮兰德娄
尤金·奥尼尔
珀尔·赛登斯特里克·布克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佩
约翰内斯·威廉·杨森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赫尔曼·黑塞
安德烈·纪德
威廉·福克纳
柏特兰·亚瑟·威廉·罗素
温斯顿·丘吉尔
厄纳斯特·海明威
胡安·拉蒙·希门内斯
阿尔贝·加缪
伊沃·安德里奇
让-保罗·萨特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
奈莉·萨克斯
撒母尔·约瑟夫·阿格农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川端康成
萨缪尔·贝克特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海因里希·伯尔
帕特里克·怀特
埃温德·约翰逊
索尔·贝娄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
切斯拉夫·米沃什
埃利亚斯·卡内蒂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克洛德·西蒙
沃尔·索因卡
约瑟夫·布罗茨基
卡米洛·何塞·塞拉
内丁·戈迪默
德里克·沃尔科特
托尼·莫里森
大江健三郎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
君特·格拉斯
维迪亚达尔·苏莱普拉萨
德·奈保尔
凯尔泰斯·伊姆雷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
多丽丝·莱辛
……
文摘 插图:
